鲁光芬 |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文|鲁光芬

我的父亲到2018年正月初二已逝世有21个年头,终年71周岁。我的母亲到腊月25日已逝世9载,终年73周岁。每当春节来临,父亲母亲的忌日快到之时,我的心就飞回了故土,思绪万千。眼前涌现出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是流在我血脉里的记忆,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我的父亲没有高贵的遗传基因,于1926年丙寅年出生在距桑庄镇2里地的一个小村庄。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四。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我的爷奶在父亲10岁时离开了人间,大伯给别人打长工,二伯被抓去当壮丁,三伯、姑姑和父亲相依为命,使父亲从小学会了做饭,纺花织布,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任。

父亲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但他一生最大的优点是:记忆力超强,勤劳细心耐心,宽厚正直无私。致使他的后代儿女、里孙、外孙、孙女、外孙女以及重孙几十人都遗传了他的优点和高尚品质,正如我母亲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你爹真是老党员啊!

父亲从小没读过书,只上过几天夜校,但记忆力超强。他的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记得儿时我在织布机边上玩耍,父亲边穿穗子边给我出道题:”有100个蒸馍,30个和尚来分馍,每个和尚能分几个馍?”我左算右算算不清,这时父亲和蔼可亲地说:“每个和尚3个馍,分掉90个,剩下10个馍,3人分一个。”小时候我多次在织布机旁的大马灯下背毛主席语录,背课文,当我能熟练背下来时,父亲竟然也能背上几段。

父亲当时织的棉布是3元钱一匹,有白色的棉布,有蓝白相间的条条布,有红白相间的格格布,花色品种齐全,既能做衣服穿,又能做铺单。附近村里有人来买布,父亲边量边裁边用心算,等他量好裁好叠整齐,钱也算出来了。

父亲的第二大优点是:勤奋、细心、耐心。他除了每天正常的出工出力干集体活外,其余时间都扑在他的"织布事业"里,这是他的绝活、拿手活。每一次织布前,他都要把纺好的线锭用拐线机拐成盘线,用浆糊浆好,搭在竹竿上自然风干,等彻底干透,选个晴朗的日子在打扫干净的场里落筒、经线。他先把线筒有顺序地套在木柱上,将所有线头固定在第一根经柱上,再循环依次绕到最后一根经柱,然后把经线从一根根缯线中穿过,至到穿完所有经线才开始织布。工序十分繁杂,需要细心耐心。只有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完成任务。

父亲织布时,轻松自如,熟练老到。他脚踩踏板,右手投梭,穿过经线交给左手,循环往复,"哐当,哐当”,几十年如一日,用他勤劳的双手、巧手织出了条条布,格格布,白棉布。(当然,小小年纪的我也学会了织布,偶尔也能织上半尺、三寸。)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在"哐当,哐当”的织布机声中睡眠的。

父亲的第三个优点是:宽厚正直无私。无论亲戚邻居谁来借取东西,只要家里有,他立马无私给予。

父亲和母亲是1953年结的婚,婚后,父亲和母亲轮流坐在纺车前"嗡嗡"纺线,轮换坐在织布机前"哐哐"织布,以此收入养家糊口,供我们兄妹四人上学穿衣。

我的母亲鲁门栾氏生于1935年乙亥年,姐弟三人,在那战乱的年代,母亲的姐姐我的姨嫁给了当地富甲一方的显赫家庭张府,姨夫家族时代从医,姨夫是原邓县春风阁的高材生,(后在镇平工作)姨夫的哥哥当时是保长和丁大牙都有来往,我外爷外婆为了面子把家产的一部分给我姨作陪嫁,我姨出嫁时风光无限,坐的是几个人抬的大花轿,前面有高头大马引路,前呼后拥五、六里地。我外爷外婆把他们的二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嫁给了距他们二里地的鲁府和我父亲结了婚。婚后母亲生育我们兄妹四人。

母亲一生最大的优点是重视教育,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母亲供我们兄妹四人上学,一心指望我们四兄妹跳出农门,出人头地,光宗耀祖。79年我高中毕业后又连复读三年结果名落孙山,当时我的母亲和我一样伤心痛心。

难忘我在高中时代,母亲多次炸好焦鱼、马虾送到十一中的校园里,在穰东高中复读那一年,母亲让我哥送来面,送来钱,送来衣。

结婚时,母亲请来木工做了两把大椅子,装了6床十几斤重的印花绸缎被子。婚后我在乌鲁木齐生下女儿,拍了照片写信一并寄回去,母亲立马寄过来小棉衣、小棉被。又让我16岁的弟弟千里迢迢来乌市帮我带小孩,帮我做家务,又送来一大包棉衣棉被。

婚后的生活并不容易,我从乌市返邓当民办教师,生活相当拮据,母亲送来粮面油,送来羊送来鸡,帮我脱贫。又派我弟弟送来一窑货的砖让我盖了门面房有了安身之地。从小读书的我,不会针线,不会做饭,不会农耕,受到婆家人的歧视,是母亲帮我拆洗小孩衣物,帮我拆洗被子,央我大表姐、二表姐给小孩们做鞋做衣。在我生儿子做月子期间,是母亲来洗尿布,做家务,让我弟弟来帮我代课,一切免费。

慈母手中线,子女身上衣。灯下密密缝,意恐冻着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母亲培养我读书学习,是母亲扶持我居家过日子,是母亲帮扶我渡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难忘小时候,我耳朵有点聋,父亲和哥哥轮换拉着架子车把我和母亲送到县医院检查,拉到七里店扎针。多少次在村后面的果树园里挖“毛毛爪",这种野生植物和猪肉拌面一起蒸让我吃,能去热解毒。(当时猪肉0.70元一斤)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多少同龄孩子饥不果腹,衣不遮体,而当时的我吃的是白蒸馍,穿的是花衣裳,的确良。这与母亲勤劳勤俭,养猪养羊,养鸭养鸡,加工纺花织布,勤俭持家,节衣缩食,精打细算是分不开的。

去年10月份,我做了一个小手术,(八天后出院)我躺在床上泪水象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滴:我想起了母亲的葱花面叶,想起了母亲的鸡蛋面疙瘩,想起了母亲的锅出溜,想起了母亲摊的煎饼。想起了我小时侯穿的花衣裳,还有多少人羡慕的灰色毛领大衣……

呜呼!千言万语也写不完父母的养育之恩,痛哉!再有一万字也难以表达作为女儿的愧疚之心。我的爹,我的妈,你们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草根出生的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每逢春节、清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来一寒衣节,我的心就飞回了故土,看到那荒草掩埋的坟地,我情不自禁双膝跪地,双手合十,跪拜叩头,内心默念:我的爹,我的妈,你们在哪里?我为他们焚烧纸钱,含泪忏悔。祈祷他们在天堂里没有痛苦,一路走好!祈求他们在天之灵护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万事如意!

我是含着泪一气呵成的……

谨以此文来祭奠我的父亲逝世21周年!

谨以此文来祭奠我的母亲逝世9周年!

(2018年元月29日于郑州)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鲁光芬,笔名明天更辉煌。从事教育16年,下海经商18年。从小至今一直爱好文学。闲暇之余喜欢倘佯于书海,喜欢阅读朗诵。喜欢与作者心灵互交。也喜欢用文字抒情。
(0)

相关推荐

  • 小说前沿·张西云、吕志荣作品‖总第907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作者简介]张西云.吕志荣.(排名不分先后) 小年 文/张西云(辽宁) 多年以来,我都不曾忘记那个小年. 那年我好像十三四岁.一进入腊月,母亲就让我的父亲到集市上去买染线的颜料,颜料 ...

  • 渐去的手工“牵机”“纺线”技艺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返"古",又喜欢上了纯天然绿色的"老粗布"制品.可我小的时候,身上穿的盖的铺的都 ...

  • 父亲的织布机为什么出现在这家大饭店里?

    顾家有字 推平民作家  读大众文学 散文速递 <父亲和他的织布机> (本文刊发于2016.6.21新老年周刊) 文/顾呈波 前几天,同学开了一家怀旧餐厅,需要一些旧物件摆放,父亲的旧织布机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五)卷布

    卷布:这里的卷布不是把织好的布卷起来的意思,而是指把经好的布(织布的经线)卷起来以利于架在织布机上面.卷布的用具有卷布架.圣子和刷布刷子以及衬布用的引子.卷布圣子是一个不到一米长小臂粗细的的四棱木头, ...

  • 人世间‖梁 炜:母亲织布

    来稿选登 母亲织布 文/ 梁炜 母亲一沾上棉花,晚上就很少睡觉了. 白天,母亲要参加生产队里的生产劳动,做家务,作务那一亩七分自留地.晚上,她才能忙她的织布纺线活儿.棉花念子搓完了.接着就是纺线.那纺 ...

  • 【03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王玉川作品

    父母只有快乐之外的劳累 王玉川(河北) 小时候,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似乎就做两件事:上学和玩儿.当一年中的几个有限的节日一过,就盼着放寒假过年了,那是快乐的大聚会.穿新衣和小伙伴比美,敞开肚皮吃:最主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的家织布/张西云

    织布,对母亲来说,是最值得荣耀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村子里盛行织布.家里老老小小.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是家织布做成的.除了衣服之外,家里的床单.被子,也都用家织布,有巧手的妇女用剩余的线头织成提 ...

  • 【诗歌】鲁光芬/致敬你,驻村书记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鲁光芬 刘书记驻扎双庙村三年多啦! 双庙村的贫困户已成了他 ...

  • 鲁光芬 | 堂嫂

    堂嫂 文|鲁光芬 智者劳心,巧者老力.堂嫂张氏属于这两种都占的人.65岁的堂嫂至今仍风韵优存,秀色可餐.走路步履轻盈,说话笑容可掬,性格温柔善良.她最大的特点是:勤快,善良,仗义,重视教育. 先说勤奋 ...

  • 鲁光芬 | 读书阅人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读书阅人 文|鲁光芬 从我认识文字后,我对文字.对读书有一种敬畏.渴求之心,从我记事起,如果有一件好衣,一顿美餐,一本好书,三选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一本 ...

  • 鲁光芬 | 静等花开

    静等花开 文|鲁光芬 那年,我终于在花洲书院东侧附近买了一套独家院.刚搬迁不久,两位做生意的朋友(襟甥关系)从距邓州几百里地的许昌市花都鄢陵送来了两盆铁树以示庆贺,从此,院子里的铁树和我一路同程,相伴 ...

  • 鲁光芬 | 感恩的心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感恩的心 文|鲁光芬 农历五月,俗称毒五月,暑气逼人,骄阳似火.十五日傍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闻讯得知婆家三哥过世了.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赶回老家,披麻戴孝的孝子们个 ...

  • 鲁光芬 | 中秋是缕乡愁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中秋是缕乡愁 文|鲁光芬 秋风送爽,中秋来临.每到中秋,就有回忆.想起中秋,感慨万千--就像叠叠的浪涌上心海,翻滚着思绪:又像淡淡的风吹进心田,拔动着心弦-- 那一年,我 ...

  • 鲁光芬 | 我的表哥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我的表哥 文|鲁光芬 三年前乙未年的十月初七,我的表哥狠心地撇下他的妻儿以及众亲离开了人世,当时惊悉表哥仙逝,我是一路泪花从郑州赶回桑庄为表哥送行的. 表哥是我姨家的儿子 ...

  • 鲁光芬 | 遇见《花洲文学》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遇见<花洲文学> 文|鲁光芬 丙申冬月,有幸遇见<花洲文学>,每周一.三.五,我都会挤空在该平台浏览细阅,开始留言点赞,分享喜悦-- 丁酉冬月,一 ...

  • 杂文荟 | 鲁光芬:手机带来的忧乐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手机带来的忧乐 文|鲁光芬 现在通讯发达,人人都有手机,随着手机的普及,上至老人,下到小孩都有手机伴随. 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是的,现在的手机功能特别齐全,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