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石矿建材领域的拓荒人——香港砂石行业的180年
石矿建材领域的拓荒人
在砂石行业,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香港、乃至全国砂石行业代表人物——拥有“石矿大王”美誉的吕志和博士。
1955年吕志和先生成立嘉华公司,并将此前其经营的大型开山机械投入矿山开采,从此拉开了香港石矿行业机械化的大幕。
1964年,嘉华公司获得安达臣道石矿场开采经营权,成为香港首家拥有采矿牌照的公司。
20世纪70年代开始,嘉华建材成为香港主要的石矿产品和混凝土供应商。他旗下的嘉华集团为香港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石矿建材。
他也是香港乃至全球酒店旅游休闲业的成功标杆。在香港尚以制造贸易为主的时代,前瞻到香港将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前景,在一片滩涂上修建了当时香港最高水准之一的五星级酒店。
……
他开创了石矿建材领域一个又一个的先河!是名副其实的拓荒人!
从香港,到大陆,嘉华在砂石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生产工艺、企业管理、矿山恢复治理等各方面理念都深深地影响着同行。
香港,亚洲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是“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天堂”。
自1841年开埠以来,香港的石矿(砂石)开采已有近180年的历史,远在混凝土大规模应用之前就已大量存在,从手工破碎到机械化开采,从矿场林立到全面规范,为寸土寸金的香港开辟了大量新土地。
香港地名中的石塘咀、钻石山、石澳 、石门等也以别样的方式留下了石矿场曾经的身影。
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曾透露,香港石矿业可追溯至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随后开展的建设需要大量石材。香港岛沿岸的筲箕湾、石塘咀及摩理臣山,九龙半岛沿岸的茶果岭、茜草湾、牛头角及鲤鱼门和何文田采石山等均为当时的主要开采点,石矿场的数量超过100个。
在1900年之前,混凝土技术尚未大规模走入全球建筑业,香港的石矿场主要开采花岗岩“方石”,作为早期建筑物、挡土墙、水塘及海堤的主要建筑材料,目前,香港仍存留大量本地花岗岩石块打造的建筑物。
在香港的石矿场从业人员中,除英占之前就已在港的人群外,还有大量从广东地区前来谋生者,其中来自梅州五华地区的客家人善于采石工艺,不少五华人来港谋生,从事打石工作。
据《愚公移山——艰苦的打石者》一书记载,1840至1850年代,因工作辛苦、环境较差,当时石匠的工资冠绝香港劳工,日薪约为1.38先令,而当时香港劳动工人日薪只有7便士。而早期解决劳资纠纷也较为简单直接,当时的报纸上常有打石工人罢工的报道,其中提到“打石行业的东西家常常以打斗解决工资纠纷”。
早期的手工打石工具 图源:香港发展局
1900年后,建造工程开始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香港石矿业转为集中生产碎石,部分手工工序劳动强度有所下降,为女工等人群进入石矿行业创造了机会:
男工负责需要力气的工作如“放炮”、“开山”,将巨石凿开;
女工和老人则使用石锤等进行打碎石工作,制作混凝土需要的碎石原料;
每天下班前,所打碎石计算重量,按照纪录发放工资。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香港石矿行业维持了近100年的手工劳作为主的状态,石匠们用双手一颗颗打出了香港建设所需的海量碎石,而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石矿行业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港人口增加,开启了飞跃式的发展,对砂石的需求也大幅攀升,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为石矿场机械化提供了契机。
早期的安达臣道石矿场(一区)
1955年,香港砂石行业代表人物、“石矿大王”吕志和发觉建筑业对砂石需求高涨,遂成立嘉华公司,并将此前其经营的大型开山机械投入矿山开采,从此拉开了香港石矿行业机械化的大门。1964年,嘉华公司获得安达臣道石矿场开采经营权,成为香港首家拥有采矿牌照的公司。
1960年代开始,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开始了经济腾飞,在众多大型基建以及房屋建设的刺激下,从1960年至1990年,香港的石料年消耗量由300万吨增至1800万吨。1960年前后,香港石矿行业盛极一时。
而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香港土地资源有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本地可供开采的土地越发受限。在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之前,香港所有石料均来自本地石矿场。改革开放后,香港部分砂石开始由大陆供应,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统计,至1987年已有约40%的砂石从大陆途经珠海、深圳海关而来。
与此同时,在行业自发与政府的主持下,香港石矿业逐步走向整合与大型化、规范化。
由于地少人多、布局密集,部分大型石矿场甚至与居民区仅有一街之隔,且在香港的体制下,一切均运行在法律的框架下,各部门执法严苛,香港石矿开采各项标准严格。仅以矿山台阶验收为例,政府公务人员会对边坡上每个石块的角度与位置进行检查,堪称“变态”。
起步早、执法严、信息畅通,让香港石矿行业在理念上领先大陆一步,逐步形成了规范、环保、安全的生产模式,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香港官方数据显示:
1966年前,香港有大量持有“许可证”的小型石矿场,主要从事生产建筑石料;
1974年,香港最后一家持“许可证”的石矿场关闭,石矿业进入政府合约经营时代;
1980年,香港仅存由政府经营的2家石矿场及7家合约石矿场,产能共约1500万吨;
1988年,香港石矿场数目减至6家,其中1家政府经营、5家合约经营;
1989年,香港开始制定石矿场修复计划,剩余石矿场将逐步修复关闭;
截至目前,香港并无新开石矿场计划。
1989年以及1997年,香港制定石矿场修复合约,合约石场中的女婆山石矿场、南丫石矿场、石澳石矿场、安达臣道石矿场的修复工程已分别于1995年6月、2002年12月、2011年1月及2017年7月完成。
目前,香港仅存屯门蓝地石矿场仍在运行,年产逾80万吨石料,并预计在2022至2023年左右完成开采,结束历史使命,而在 2017 年,香港建造业共使用超过2500万吨石料,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如未来香港无新增新开采点的计划,石矿场在香港或将成为历史名词。
已修复的石澳石矿场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碎石并不是香港唯一难以实现自给自足的建筑材料。
此前,香港的河砂也大量依赖从大陆输入,而在限制河砂开采已经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大陆在2006年底曾完全禁止天然砂出口,在严重依赖大陆河砂供应的港澳台地区掀起了“砂石风暴”,从此,大陆对港澳台河砂出口实施配额制。
对香港而言,由于在混凝土和砂浆生产中作为细骨料使用的河砂锐减,建筑业界将目光转向碎石生产中的石粉以及经过处理后的机制砂,当地称“机砂”。经过调整配合比,香港混凝土生产中开始大量使用机制砂,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在大陆被称为“石屑”的0-5mm花岗岩石粉。
香港《石头记:石矿的前世今生》专题展览
2018年6月27日至9月10日,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联合香港规划署举办《石头记:石矿的前世今生》专题展览。展览分为四个部分:香港石矿场的历史足迹、采石工序及石材应用、前石矿场用地发展,以及香港对新石矿场的需求。现场除了以展板作图文并茂介绍,还展出一些昔日矿场工人开采时使用的工具和历史片段,十分珍贵。
2013年4月,香港建造业议会完成了《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生产用河砂替代品研究》第一阶段混凝土部分,正式指出作为混凝土和砂浆的骨料,机制砂或许是比河砂和石粉更好的替代品,并对其中的微粉控制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香港建筑业混凝土生产中的河砂使用量呈断崖式下跌,部分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细骨料的选择上更是只选用石粉与机制砂,C80等规格的混凝土也不例外,河砂作为混凝土用细骨料的机会越来越少。
香港建筑业者对河砂输入减少的忧虑着实有先见之明,近年大陆加强对天然资源的保护,大陆供香港的河砂量一直持续下降,2017年为166万吨,2018年仅为149万吨。
为了更进一步减少河砂供应量下降的冲击,在2016年香港建造业议会完成《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生产用河砂替代品研究》第二阶段砂浆部分研究的基础上,2018年香港发展局向各部门发出技术通告,要求自当年10月1日起,所有政府工务工程应采用机砂制造水泥砂浆,并在涂灰泥、墙身批荡及地台批荡等工序上使用。
巨型项目连连 填海用砂吃紧
长期以来,填海造地一直是香港拓展新用地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建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项目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砂料大胃王。根据香港机场管理局文件,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工程需要填海造地650公顷,全部所需的海砂填料高达1亿立方米,全部系统造价达1415亿港元。
香港建筑业物料联会行政总裁寗汉崇表示,因用作填海的海砂供应不足,进行三跑工程的承建商以机制砂替代,所以需要更多石料来生产机制砂,这导致香港在2017年共消耗了2500万吨砂石,较正常年份高出了1000万吨。
机场管理局就此发表声明,三跑道系统项目的填海工程进度受恶劣天气及填料供应影响出现滞后,但不会影响三跑道系统项目整体工程的时间表。
此外,2018年10月,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拟于交椅洲附近分阶段填海造岛约1700公顷,按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填海砂料使用量的比例推算,“明日大屿”需使用2.6亿立方米砂料。
根据寗汉崇的说法,由于填海消耗量较大,香港建筑业界目前可动用的机制砂所剩无几,甚至需要从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地运入海砂,他希望政府可再争取恢复从大陆输入海砂。
2019年5月16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后透露,广东省同意为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填海工程供应部分海砂,令工程可顺利推进。此外,广西也会为三跑道工程供应海砂,首批海砂料于短期内到港,此举或将缓解香港大规模填海工程用砂料的燃眉之急。
香港砂石行业已经走过近180年,酸甜苦辣少有外人知。在大陆砂石行业转型升级、风云激荡的当下,香港自身碎石与建筑用砂的供应也受到明显影响。是保证一定量的自给度,还是完全依赖外部供应?这是摆在目前香港砂石、建筑业者以及政府面前亟需考虑的问题。
来源:砂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