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万只小龙虾只是“揭幕” 服务电商“世界杯”还有更大看点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点燃了球迷热情的同时,也上演了一场夜宵外卖的竞速赛。麻小、啤酒不再需要提前囤货,在每场开赛前半小时下单即可在洗脑广告轮番轰炸之际送餐上门,美味和竞技从来没有如此默契和贴合需求。这种极速外卖体验是此前世界杯观赛所难以实现的。这种绿茵速度,其实正是体现了外卖在多个维度的深耕细作,方才能做到这种夜宵配送的“点球”效果。

文丨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那么,在麻小、啤酒不再需要趁着比赛开始赶往饭店、超市采购之际,我们能透过世界杯外卖大数据,看到怎样的星辰大海?4年又4年,未来外卖市场还有多大的潜力和看点可期?

4年之后,外卖携麻小啤酒助兴世界杯

4年前的巴西世界杯,其实外卖并未成为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因为,当时的外卖市场才刚刚起步不久,夜间配送能力还有待打磨,以至于在当时我们并未看到啤酒、麻小这样的美食能在开赛前送到家门。

如易观智库的数据就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约150亿元,每日订单规模约为百万单左右。这个数字当时看起来其实是很亮眼的,因为像其中的主力选手美团外卖,在巴西世界杯时才上线不到一年,能驱动外卖市场达到百亿交易规模和日均百万单已算不错。

不过,当时的外卖即便是在一线城市,也仍然是以午餐和晚餐为主,对于早餐和夜宵的配送能力有限。因此,上述数据更多的就是集中在午、晚餐两个用餐高峰期,对于因世界杯而催生的夜间配送并未形成气候。

而四年看似很短,在外卖市场而言,却是一日千里。如2017年的数据就显示,仅美团外卖在当年的市场交易规模就达到1710亿元。而最新数据则是,截至2018年5月,美团外卖的每日订单量已经超过2100万。而这一指标在一年前的2017年3月,才刚刚突破1000万。从2013年11月美团外卖上线到2017年日订单突破1000万,用了40个月时间,而从1000万到2100万订单,则只用了14个月。

从外卖市场的150亿元到美团外卖的1710亿元,是质的提升,美团外卖从0到2100万也不过是三四年的光景。如此增速,一方面是用户已经养成外卖订餐的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外卖平台不断去夯实自身根基,在物流配送能力、服务水平、商户监督等多个维度进行赋能,在这些能力的支撑下,方才实现了在午晚餐之外的夜宵、超市购等,可以打破常规时间的限制,只要用户有需求,外卖平台就竭力满足。这也正是能在今年世界杯期间外卖大展身手的关键。

如美团外卖发布的世界杯揭幕赛夜宵数据(21:00-24:00)显示,截至6月14日22点50分,美团外卖15分钟内夜宵订单量较前日增长40%。当晚消费者通过美团外卖平台下单的啤酒超28万瓶,相比上周同期增长71.8%,白酒订单涨幅为31.45%,小龙虾销量超153万只,烤串订单增幅达到68.8%,串串香增幅达42.86%。

由此来看,这些此前需要用户亲自前往消费和采买的食材,已然可以在深夜也能在家即可叫到。这样的体验,无疑是为今年世界杯增加了一道饕餮,带给用户速度和品质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一个管窥外卖市场的窗口,从夜宵这一由于时间差而考验外卖平台配送效率和商户管理能力、资源协调能力的品类,看出外卖平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积累与沉淀。

已非少年的外卖 日2100万订单只是开始

在世界杯外卖大数据的背后,是外卖行业已经形成稳定的格局,美团外卖打头、饿了么+百度外卖紧随其后,彼此间更多的较量已经不是数据维度,而是比内功、拼软硬实力。

以外卖最大的技术难题——物流为例,相对于电商物流,外卖的物流时效性颗粒度是分钟,有明显的高峰期,且容易受到天气、交通等情况的影响。如何提升物流效率和在诸如下雨、深夜等特殊时间节点确保效率和品质的一致性,是外卖平台决一雌雄的关键。换句话说就是,平时的表现再好也是正常的,只有在诸如世界杯夜宵需求爆发这样的情境下能按时完成任务,方才是真正的实力肌肉所在。

以美团外卖为例,其就应用大数据、AI和LBS技术打造了一个外卖超级大脑:“O2O实时物流配送智能调度系统”,这一系统解决的正是让正常高峰和特殊场景下需求的如约满足。即,可以针对不同配送场景智能调度,让订单与骑手可以智能匹配,进而确保运力系统始终处于最优状态。这也正是美团外卖“从下单到外卖送达只有28分钟”这一自2016年就实现的时效保证,所释放出的稳定市场格局的能量所在。如国家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就显示,目前美团外卖用户数超2.5亿,占据62%的中国市场份额,活跃配送骑手超过50万,覆盖城市1300个,日完成订单破1800万。而TrustData公布的数据则显示,用户端,美团外卖独立APP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总和;在商户端,美团外卖商家版DAU近120万,以倍数级优势拉开与竞对的差距;DCCI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团外卖以79.9%的用户渗透率、53.9%的用户使用份额位列行业第一,超过饿了么与百度外卖之和。

由此来看,在稳定的市场格局下,恶性竞争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发生,这也让美团外卖、饿了么等主流平台可以用心去做更多细枝末节的深耕细作,竞争是一方面,自我成长、成熟是另一方面。而且,经受了今年世界杯夜宵大战的考验之后,已非少年的外卖行业也由此走进“青壮年”的新时代。

如数据显示,2017年,外卖保持了惊人的发展速度,相比2016年更加突出的变化是一大批传统餐饮人停止观望,纷纷加入战局。市场规模方面,这一年的线上外卖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和2011年的203.7亿元相比增长了13.7倍。而预计到2020年,外卖的线上化率将达到90%,餐饮在线外卖达到7000亿,将占餐饮大盘的13.5%-14%。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要玩转逼近万亿级的外卖市场,除了练好物流等内功,做到对各种特殊节点、场景的配送能力保证外,还在考验各平台的生态打造能力。

外卖不只是外卖,生活服务电商有更大想象空间

外卖不仅仅是外卖,其所面向的用户群在每日的生活中是有一个完整链条的,未来,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一日三餐能送到家(办公室)的外卖,更需要一个能全面赋能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站式生活服务电商平台。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团在团购、外卖等成熟业务之外,还进军出行市场、收购摩拜等。用王兴的话说就是,“虽然我们看起来像是在发展很多不同的业务,但实际上只是朝着一个目标在努力”,“仔细观察所有垂直领域后,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某个用户群体形成交集;而就餐、点餐、看电影、旅游、租车的用户,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不错,与饿了么的为外卖而外卖相比,美团做的是跳出外卖做生活服务,以生活服务电商矩阵的构建去打造生态,树起更高的护城河。

王兴在接受硅谷科技新闻媒体The Information的采访时,更是将“Amazon for service”列为美团的未来,即,将美团一直以来的“纵情向前”概括为:服务市场的亚马逊。王兴坦言,“看起来我们做了很多事,但实际上我们只做一件事。你可以从亚马逊或淘宝上买到各种东西,但这些只是实体商品的电商平台,而美团是一个聚合各类服务的电商平台。”

懂懂笔记认为,美团通过在外卖、出行等多个领域占据关键位置,实际上正是体现了生活服务电商与实物电商相比,其想象空间才刚刚开始。既然用户除了外卖,还有更多刚需,尤其是还存在不少痛点的刚需,那么,美团切入进来用美团的方式去戳中这些痛点、更有效率和质量的去满足其中的需求,反而会让其外卖等业务的根基更加牢固。因为,用户一旦习惯了美团这种“包办”式的一站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就势必会形成习惯甚至是路径依赖。而当用户意识到在不同平台去分别解决订餐、打车等需求时反而会浪费时间,那么,美团这样的“包办”就会逐渐取代原有的各种品类的独立平台。一个数据是,过去一年,共计超过3.2亿用户在美团上进行过至少一次消费,而且大约90%的用户流量都是来自于美团自己的APP。显然,这种超级APP能有效降低用户获取服务的成本。

而王兴却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仅以美团每天会产生2100万单的外卖服务为例,尽管这一单量已经占据了整个美团接近一半的业务量,但王兴的算盘里却是,“单就中国13亿人口来看,大部分都是一日三餐,每天就应该有40亿顿饭。”

王兴相信和希望的是,美团未来将会服务于中国6.5亿中产阶级人群。为此,美团甚至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致力于开发出能够送餐的智能机器人。王兴对此表示,这种送餐机器人能够在五年内投入使用——“说实话,这仅仅是时间问题”,王兴如此笃定。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种研发和落地智能机器人的同时,美团还在诸如面向骑手的智能语音系统、针对配送时效的大数据+AI算法等方面,去持续的优化外卖业务。而这种优化和对新技术的笃定,也一样在美团的打车等更多业务线上进行着。如此,美团本身实际上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美团,从千团大战到外卖厮杀到出行战场,美团从未在成功面前止步。这也让它的竞争对手必须时刻将心提到嗓子眼,不敢有一丝松懈。而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或倒逼更多的选手更好的提升自身,共同将赛道拓宽。这正是已不是少年的外卖市场真正的想象空间所在。

    推 荐 阅 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