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图录—元朝卷:元,元末起义军
元朝 ( 公元1206年~1368年)
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中国,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6年灭南宋,1279年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窝阔台建都和林(今蒙古国境内);1263年,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元朝的统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转移。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西北至新疆东部,北到西伯利亚(一说到达北冰洋),东到大海(包括台湾),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包括西藏、云南、今缅甸东部。元朝领土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一说2200万平方公里)。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4](元惠宗)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
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元代主要行使纸币,同时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银锭之统称'元宝'即来源于元朝。元初曾一度禁止使用铜钱。后来虽然铸过不少种类的钱币,但数量较少,用以流通的主要是纸币。传世较多的小钱,多属庙宇钱和供养钱。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至元通宝
铸造背景: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铸造时间 :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铸
特征:有蒙、汉文两种。形制有大小多种。
蒙文(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折二
至大通宝
铸造背景: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铸造时间:至大1308年~1311年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
特征: 仅小平钱,另有蒙文当十钱。
至大通宝 小平
大元通宝
铸造背景: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铸造时间: 至大1308年~1311年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
特征: 非年号钱。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匀。折十蒙文的发行量比较大,较为常见。
蒙文(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至正通宝
铸造背景: 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铸 各种至正通宝、元宝、之宝等钱。顺帝时期是元代铸钱最多的时期,所铸钱种类亦颇复杂。有'供养钱'、'地支纪年钱'、'纪值钱'等,每种钱又有多种。至正之宝权钞钱:顺帝至正年间铸。钱背面有'权钞壹分'、'伍分'、'壹钱伍'、'弍钱伍'、'伍钱'等字样,这些钱数是对纸币的作价。本来纸币是代替金属币流通的价值符号。权钞钱则相反,用本身有 价值的金属铸币来代表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这不但在我国,而且在世界货币上也是罕见的。
铸造时间: 顺帝至正1341年~1370年
特征: 背有蒙汉两种记值
至正通宝背辰 小平
至正通宝背辰折二
至正通宝背卯 折二
至正通宝背辰 折三
至正通宝 折二
至正通宝 背二 (蒙汉文)
至正通宝 背二(蒙汉文)
元代农民起义军钱币
龙凤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刘福通等农民起义领袖拥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改元龙凤,
铸造时间: 公元1355--1356年铸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钱。背无文。
龙凤通宝 折三大样
天佑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江南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据高邮为都城,建元天佑
铸造时间: 公元1354年--1357铸。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四种,钱文正面楷书背面有纪值的篆书。
天佑通宝折三
天佑通宝折五
天定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迁都江州,该元天定
铸造时间: 1359-1360年铸造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
天定通宝折三
大义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称帝于江州(今江西九江),改元大义,
铸造时间: 公元1360年铸
特征: 大义通宝。有 '小平'、'折二'、'折三'三种,流通于长江中游地区
大义通宝 折三
说
说明来源: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