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长录:母亲就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倪长录,男,笔名雪蝉,作品先后刊发于《诗刊》《星星诗刊》《飞天》《诗选刊》《青年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儿童文学》《散文诗》等报刊。作品先后选入《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等十几种选本。2018年获《飞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诗歌三等奖,2019年获《飞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大赛”诗歌二等奖。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酒泉日报社做编辑工作。
组稿编辑:金陵倦客
诗八首
倪长录
埋下炊烟就老了
埋下一缕炊烟
娘就老了
井水不安于生活的平静
泛起了一片白花花的水声
有一缕暮色
大胆地攀上了娘的头顶
潦草地长
故乡,在瞩望里遥远时
岁月在其间,满面沧桑
却一声不吭
眼看年纪一把一把飘远了
炊烟咳嗽着
为何仍扯住娘的手
不放啊……
一阵西风 ,踉踉跄跄
吹走了地上
所有的脚印
 

 
母亲始终是一把冬天的柴禾
故乡青青,又青青
泊进无限的缅怀之深
祁连山下家门并不高大
眺望里
游子的脚步越行越远
归途越远越行
四季经风的
是一把艾草熏香的茅檐
斜倚柴门
或坐井台
母亲始终是一把冬天的柴禾
操一口纯正的乡音
泪水打回内心
绕过芦花,走回故乡
我们仍属于泥土
回家看看
瓷碗里,荡着米酒的淳香
土炕上,暖着手足的亲情
民谣很甜
民谣的叶子结在女儿的双唇
一群攀着乡音和童趣
长大的兄弟
温火煨酒 ,挑灯寒暄
乡情在母亲的一篮红枣里
变得憨厚十分具体
一生的感触不必说出
火塘里燃着许多道理
临行,握紧母亲的手
别情,就是一股暗流
眼角轻轻一揩
已架不住一声故乡的问候
水缸立足灶前满母亲一生的温馨
风俗吹乱檐上的茅草
头顶,一缕炊烟
拎起沉重的家园
村庄,在一片温顺的蛙鸣中坐稳
扎下水井,深深的根
晨光集结鸟声
推开勤劳人家的门
让村庄的脸上落满春风
辣椒,高照经年的灯笼
在母亲的呼唤声中长大的孩子
从不迷途
民谚身披绿衣
光鲜照人
陈年老酒在民间隐姓埋名
浸润心头那一片沃土
母亲的袖笼边
野菊或者白茅的调子
渐渐舞出
秋天的宁静
水缸立足灶前
装满母亲一生的温馨
水桶勒紧腰带
年年在深井里洗心革面
雪流传乡间
是一种能潜心把握的爱
与栖身南墙的玉米
同时耀动生活的色彩
那些夜晚
在一扇寻找温馨的窗口
母亲手拿针线缝缝补补
油灯底下
握紧了所有的日子
阳光抹平道路  炊烟吊起井水
即使平静的井水
在母亲的歌声里
也很容易掀起岁月的涛声
透过黄土的山风水情
多少次
当我俯下身来就感觉到
母亲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而家园蛰伏的地方
生活的温暖与麦秸稔熟的气息
来自一方烘热的土坑
和母亲年年岁岁的呼唤
游子的背上,永远吸着几声母亲的呢喃
 
不管游子去哪里,走了多远
背上,都吸着几声
母亲的呢喃
春天的作坊,离家出走的游子
虽难以收拾归家的脚步
可足音却一直响在故乡
甜甜的耳边
一只麻雀
从镰刃上溅起一阵惊叫
麻雀恋巢
麻雀露水一样嫩的身子
嗖地一声
从母亲的目光里滴进了那边的麦田
我就察觉事情有些儿不妙
在这炎热的季节
一个不幸的消息
就如一块燃烧着的冰
让七月的麦田欲言又止……
转眼又到秋天
大雁南飞时节
母亲仍擦不净耳朵里那串
潮湿的脚步声
如果等冬天再次顺着山峰
滚下一身雪味
就会发现村头那条熟悉的小河
早已瘦在了异乡的昨天
时光如梭  岁月不待
冷风,反而能更加吹暖
游子心中的家园
提起野菜娘微弱的眼神就扑棱扑棱亮了
记忆里,提起野菜
娘微弱的眼神就扑棱扑棱
亮了
苜蓿、荠菜或者地丁
金黄色的小花
苦味道的小名
遍布乡野
我蓝布衣衫的童年
大半就跟在野菜后边
挨饿的日子
唯有野菜,留在柳条篮子里
和娘唱艰辛清苦的歌
野菜汤蓝汪汪的调子
直刮嗓子
野菜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
野菜和我们贫贱的生命
已经连在了一起
提起野菜就想起了娘
在娘那边
野菜香得使我们的童年
不能安宁
简朴温柔的野菜
贴心暖地的野菜
让娘稍一低头,便能从我们身上
嗅到野菜
淡淡生命的清香
母亲的身后留下一片被刈割的岁月
 
草深三尺
母亲的心事就郁郁葱葱
吮一片青草的口弦
母亲听见不事声张的水
淌过八月
催生无限爱怜
人烟稀少的地方
青草最茂   阳光不停地
飘落滩涂
母亲的草镰一拢一收
割倒一大片
青草的年纪
却割不破青草万丈的惆怅
和自己勤劳的歌声
镰刀口齿伶俐
母亲牵着这只铁打的山羊
年年钻进深深的草丛
一口一口
啃掉秋天的尾巴
和满身疲惫的红尘
青草潮水般退却
还是看不见割草人的脸
这是西北偏西
暮色喊累   镰刀喊疼
喝了一瓢蛙鸣
我跟在身后背一捆黄昏
吆喝回家的羊群
割草的人
披着蓝色头巾的母亲
这才怀着莲一样的心事
一身素衣
怀抱井水
向生活细碎的快乐出发
身后
留下一片被刈割的岁月
唢呐声里爬出的母亲做了炊烟的伴娘
民谣披肩的村庄
炊烟 ,一根生动的草
斜长在天上
乡愁望见 ,深了屋檐
爱情望见 ,香了乳房
玉米的绿蚊帐里
点上月亮这盏灯
唢呐声里爬出的母亲
便做了炊烟的伴娘
从此,两板手掌的大斧
砍倒贫穷
一根炊烟的绳子
吊死饥荒
远远望去,炊烟是谁的新娘
被母亲打扮得如此漂亮
五谷的身子青春
稻草是草裙鹅黄
炊烟底下
子女们在纳凉
春暖花开     秋收冬藏
沙枣心思熟透
故乡的女儿们
一个个都从娘心上揪走
揪不走的是那炊烟
迷离的守望
扑进娘怀里
炊烟是娘怀里永不出嫁的女儿
被故乡高高地捧在岁月的掌上
眼里一泓春水盈盈 
  
四月,杏花套红,桃花彩印
春的题目,便在乡村的版面
耀眼了
想着谷粒一年比一年饱满
娘心里有一片沃土润润
看着父亲 一天比一天瘦弱
娘眼里有一泓春水盈盈
从春天播下第一粒豆子开始
娘就等啊等
与雨水聊天,和谷子开会
娘说,哪天肩胛胛上的肉
跳个不停
哪天家里
肯定就要来个亲人
娘说,这可比变天时
她那患有关节炎老腿的疼
还要灵
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娘
那温暖的期盼
回家的感觉才那么的好
可是,一辈子
住在疼痛里的娘
她却不知
何时才能将一串串
求学、打工、外嫁的儿女们
豆子一样
一股脑儿结到秋的家门
令我飞扬的,
不是你注视的目光,
而是我年轻的心。
往期刊登诗人:

王猛    阿风   倪金才   黑小白  董玮   耀旭    高小树   成小二   苏小北   琪轩   曹三娃   半亩花田   阿登   梁琴   铁包金  薄小凉 老猫   张草   量山     李晓慧     唐德林     曹新华   连山   燕子飞  唐曼   荆棘草      五人精选合刊      宛渴        胡有琪      温雄珍    木隶南     敏男 李二猴子李琼 阿杜阿光 哑榴   鵎鵼
长按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