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76)一场败仗就会成为大众的弃子

读通鉴(76)挑战者打一百场胜仗没有用,一场败仗就身死道消

注:吴王起兵的时候,年纪已62岁,古代这个年纪属比较年长的,吴王为什么要起兵,有很多的原因,吴王自己的太子被景帝格杀,也因为吴国一直比较富裕,偏安于大汉一角,匈奴多次侵扰汉兵,汉文帝在位时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景帝即位后任用的人并不都是严谨长者,真的大才,能通透天下的。说到底,吴国有钱,吴王不甘心为人下,心里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如果自己当皇帝一定能比现在的皇帝干得好!

等削吴国会稽、豫章郡诏书至吴,吴王立即先起兵,诛杀汉吏二千石以下;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皆造反。楚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王刘戊,刘戊杀张尚、赵夷吾。赵相建德、内史王悍劝谏赵王刘遂,刘遂烧杀建德、悍。齐王后悔,背约城守。济北王城坏未修建完工,其郎中令劫太守,济北王不得发兵。胶西王、胶东王为渠率,与菑川、济南共攻齐,围临菑。赵王遂发兵住其西界,欲待吴、楚俱进,北使匈奴与连兵。

吴王将全国士卒都发动,下令国中说:"寡人年六十二,亲身自为将;最小的儿子年将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为士卒。"一共征集二十余万人。南使闽、东越,闽、东越亦发兵跟从。吴王起兵于广陵,西涉淮,因而合并楚兵,发使遗诸侯书,罪状鼂错,欲合兵诛之。吴、楚共攻梁,破棘壁,杀数万人;乘胜而前,兵锋锐甚。梁孝王遣将军击之,又被吴楚联军击败两军,士卒皆逃还。梁王在睢阳城闭门自守。

当初,文帝且崩,告戒太子说:"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及七国反书闻,上乃拜中尉周亚夫为太尉,带领三十六名将军前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复召窦婴,拜为大将军,使屯荥阳监齐、赵兵。

一开始,鼂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特别反感,都提出抗议。黾错父亲听说后,从颍川来见黾并对黾错说:"皇上初即大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

黾错说:"是这样的;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黾错父说:"刘氏安矣而鼂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说:"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黾错为名义。

皇上与黾错议出军大事,黾错欲令皇上亲自将兵而自身居长安守城;又说:"徐、僮之旁吴楚所未下者,可以予吴。"

注:黾错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是太了解了,他为劝儿子而自杀以谢天下人,而这个黾错,打着为国为民的招牌,做的都是些什么事呢?大敌当前,他竟然让景帝去第一线,而他留守长安,这个不成功,又要割地而资敌,全无战意。两军相较,将勇者胜,不仅是意志力的较量,更是士气的比拼,黾错这是什么军师智囊?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强而添乱罢了。

黾错一向与吴相袁盎不善,黾错所居坐,袁盎辄避;袁盎所居坐,黾错亦避;两人未尝同堂说话。及黾错为御史大夫,派官吏按盎受吴王财物,抵罪;下诏赦袁盎为庶人。吴、楚反,黾错谓丞、史说: "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袁盎,宜知其计谋。"

丞、史说:"事未发,治之有绝;今吴举兵西向,治袁盎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谋。"错犹与未决。有人告诉袁盎黾错要害他的事,袁盎恐胥,夜见窦婴,为言吴国所以反,愿至君前,当面对状。窦婴入宫言于皇上,皇上乃召袁盎。袁盎入见,皇上正与黾错调兵发粮。皇上问袁盎:"今吴、楚反,于公对这事怎么看?"

袁盎回复说:"不足忧也!"

皇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袁盎答:"吴铜盐之利则有之,安得豪杰而诱之!诚令吴得豪杰,亦且辅而为谊,就不会造反了。吴王所引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诱以暴乱。"

黾错说:"袁盎策之善。"

皇上说:"计安出?"

袁盎对答:"愿屏左右。"皇上屏人,独黾错在;

袁盎说:"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于是屏黾错。黾错趋避东厢,甚恨。皇上卒问袁盎,袁盎对答:"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鼂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于是皇上默然良久,说:"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袁盎说:"愚计出此,唯皇上孰计之!"于是拜盎为太常,密装治行。后大余日,上令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欧劾奏黾错:"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制答:"可。"

黾错殊不知。壬子,皇上使中尉召黾错,绐载行市,黾错穿着朝服腰斩东市。皇上乃使袁盎与吴王弟子宗正德侯通使吴。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上书言军事,见皇上,皇上问曰:"道军所来,闻鼂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说:"吴王为造反准备数十年了;发怒削地,以诛黾错为名,其意不在黾错。且臣恐天下之士钳口不敢复言矣。"

皇上说:"何哉?"

邓公说:"夫鼂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袁盎、刘通至吴,吴、楚兵已攻梁壁矣。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谕吴王,令拜受诏。吴王闻袁盎来,知其欲游说,笑而应说:"我已为东帝,尚谁拜!"不肯见袁盎,而留军中,欲劫使将;袁盎不肯,使人围守,就将杀袁盎。袁盎得间隙,逃脱归报。

注:袁盎这种人是典型的国贼小人,吴王故意和他演一出戏,让他回报景帝,这人在吴为相国多年,吴王是否要反叛,他心里早应该是清楚的,却在这个时候让皇帝杀黾错。解决问题的办法变成制造问题的起点。

太尉亚夫言于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许之。亚夫乘六乘传,将会兵荥阳。发至霸上,赵涉遮劝说周亚夫:"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肴、渑阸陿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大喜说:"七国反,吾乘传至此,不自意全。"今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使吏搜肴、渑间,果得吴伏兵。乃请赵涉为护军。

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吴兵急攻梁王,梁王数次派人向条侯求救,条侯不答应;又使使告条侯于皇上。皇上使告条侯救梁王,周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将轻骑兵出淮泗口,绝吴、楚兵后路,塞其军饷道路。梁王使中大夫韩安国及楚相张尚弟张羽为将军;张羽力战,安国持重,才能得颇败吴兵。吴兵欲向西,梁王婴城自守,吴兵担心向西会背后受敌;即走条侯驻军地,会下邑,欲战。条侯坚壁不肯战;吴军粮绝卒饥,数挑战,终不出。条侯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帐下,周亚夫坚卧不起,顷之,复定。吴兵奔壁东南陬,周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士卒多饥死叛散,乃引而去。二月,周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刘濞丢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连夜逃亡走;楚王刘戊自杀。

注:吴王是典型的志大才疏,准备了几十年要造反,收罗了大量的乌合之众,战略上缺的东西太多,漏洞频出,碰到一个梁王当路,就逼迫无路,进退失据,后面人都不过是些贪图利益的短视小人。

吴王之初发也,吴臣田禄伯为大将军。田禄伯说:"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关中,此亦一奇也。"

吴王太子劝谏说:"大王以反为名,此兵难以借人,人亦且反王,柰何?且擅兵而别,多他利害,徒自损耳!"吴王即不许田禄伯。

吴王专并将兵。吴兵未渡淮,诸宾客皆得为将、校尉、候、司马,独周丘不用。周丘者,下邳人,亡命吴,酤酒无行;吴王薄之,不任。周丘乃上谒,对吴王说:"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臣非敢求有所将也,愿请大王一汉节,必有以报。"吴王乃予之。周丘得节,夜驰入下邳;下邳当时听闻吴王反叛,皆闭城自守。至传舍,召令入户,使从者以罪斩县令,遂召昆弟所善豪吏告曰:"吴王反,大军马上就到,屠下邳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今先下,家室必完,能者封侯矣。"出,乃相告,下邳皆下。周丘一夜得三万人,使人报吴王,遂将其兵北略城邑;比至阳城,兵十余万,破阳城中尉军。闻吴王败走,自度无人与自己能共成功,即引兵归下邳,未至,疽发背死。

壬午晦,日有食之。

吴王因为弃军逃亡,吴军就溃散了,往往稍降太尉条侯及梁军。吴王渡淮河,走丹徒,保东越,士兵大约万余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出劳军,使人矛戟击杀吴王,盛其头,驰传到长安。吴太子刘驹亡走闽越。吴、楚反,凡三月,皆破灭,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谋为是;然梁王由此与太尉有隙。

三王之围临菑也,齐王使路中大夫告于天子。天子复令路中大夫还报,告齐王坚守,"汉兵今破吴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国兵围临菑数重,无从入。三国将与路中大夫盟约说:"你反关说:『汉已破矣,齐趣下三国,不这样说,马上屠杀你。』"路中大夫既许,至城下,望见齐王曰:"汉已发兵百万,使太尉亚夫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无下!"三国将诛杀路中大夫。齐初围急,阴与三国通谋,约未定;会路中大夫从汉来,其大臣乃复劝齐王无下三国。会汉将栾布、平阳侯曹襄等领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齐孝王惧,饮药自杀。

胶西、胶东、菑川王各引兵归国。胶西王徒跣、席藁、饮水谢太后。王太子刘德说:"汉兵还,臣观之,已疲,可袭,愿收大王余兵击之!不胜而逃入海,未晚也。"

胶西王说:"吾士卒皆已坏,不可用"

弓高侯韩颓当遗胶西王书说:"奉诏诛不义:降者赦除其罪,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

胶西王肉袒叩头,诣汉军壁谒说:"臣昂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子穷国,敢请菹醢之罪!"

弓高侯执金鼓见之说:"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

胶西王顿首膝行,对答说:"今者鼂错天子用事臣,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刘昂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七国发兵且诛黾错。今闻黾错已诛,刘昂等谨已罢兵归。"

将军说:"王苟以黾错为不善,何不以闻?及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以此观之,意非徒欲诛黾错。"

乃出诏书,为胶西王读之,说:"王其自图!"

胶西王说:"如昂等死有余罪!"遂自杀,太后、太子皆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皆伏诛。

郦将军兵至赵,赵王引兵还邯郸闭城固守。郦寄攻之,七月不能下。匈奴闻吴、楚败,亦不肯入边。栾布破齐还,并兵引水灌赵城;城坏,赵王遂自杀。

皇帝以齐王最初无叛乱之心,以迫劫有谋,非其罪,召立齐孝王太子刘寿,是为懿王。

济北王欲自杀,幸全其妻子。齐人公孙玃谓济北王说: "臣请试为大王明说梁王,通意天子;说而不用,死未晚也。"

公孙玃遂见梁王说:"夫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捍寇,又非有奇怪云以待难也;虽坠言于吴,非其正计也。向使济北见情实,示不从之端,则吴必先历齐,毕济北,招燕、赵而总之,如北,则山东之从结而无隙矣。今吴王连诸侯之兵,驱白徒(没有训练过的士兵)之众,西与天子争衡;济北独底节不下,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夫以区区之济北而与诸侯争强,是以羔犊之弱而捍虎狼之敌也。守职不桡,可谓诚一矣。功义如此,尚见疑于皇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使有自悔不前之心,非社稷之利也。臣恐藩臣守职者疑之!臣窃料之:能历西山,径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上有全亡之功,下有安百姓之名,德沦于骨髓,恩加于无穷,愿大王留意详惟之!"梁孝王大悦,使人驰入长安以告皇上;济北王得不坐,徙封菑川。

河间王太傅卫绾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卫绾以中郎将事文帝,醇谨无他。皇上为太子时,召文帝左右饮,而卫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嘱皇上说:"卫绾长者,善遇之!"故皇上亦宠任焉。

夏,六月,乙亥,诏:"吏民为吴王刘濞等所诖误当坐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

注:景帝灭了本国之乱,其政权一下子得到了稳固,不仅内部作了一番清洗,而且也通过这样的大事件培养和发现了一批可以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0)

相关推荐

  • 《西汉趣事》之十:晁错被杀 亚夫受命

    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削吴国会稽.豫章郡的诏书送到,吴王就率先起兵,诛杀汉朝任命的年奉两千石以下的官员:胶西.胶东.淄川.济南.楚.赵也杀反对反叛的官员,一起发兵反叛.齐王后悔,退出盟约. ...

  • 晁错向汉景帝提出两个建议,被腰斩的一点都不冤

    古代的种种酷刑中,最惨的除了凌迟,当属腰斩. 腰斩,顾名思义,行刑者用巨斧将犯人拦腰砍断,由于人体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所以一时半会还不得死去,会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体会这种剧痛. 最著名被腰斩的人,就 ...

  • 《西汉趣事》之十一: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上集说到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话,走蓝田,出武关,顺利扺达了洛阳.高兴地说:"七国叛乱,我却乘驿車到这里,真是连我自己都想不到能安全到达.如今我占据荥阳,荥阳以东不足忧虑了.''周亚夫派人搜索殽 ...

  • 2021备考基础题型专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

  • 清君侧并不能阻止七国叛乱

    时间:2012-02-11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孝文帝的政策过于宽松,吴王刘濞日益骄横,到孝景帝时,时为御史大夫的晃错已敏锐地感到国家存在分裂的严重性.他向孝景帝说:"昔高祖 ...

  • 制订朝仪的故事

    汉高祖的一批功臣,尤其是从沛.丰起兵一向跟着他的那一帮人,原来都是不分彼此的哥儿们.他们大多举止豪爽,言语耿直.对于读书人或者官员们讲究的那些礼貌,他们不但不习惯,有些根本不懂.在官里宴会的时候,大伙 ...

  • 周亚夫结局为何比父亲周勃更惨?

    时间:2011-12-10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周亚夫任河内守时,有一个人叫许负的人对他说:"你3年后肯定封侯,封侯8年,你一定为将相,掌握国家大权,十分尊贵.这以后再过9年 ...

  • 读通鉴(54)刘邦一直打败仗

    读通鉴(54)刘邦一直打败仗 夏,四月,楚军围汉王于荥阳,形势紧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特别担心.项羽使使至汉,陈平用接待天子的规格接待.等礼节进行了一半,见到楚使,假 ...

  • 读通鉴(49)没有人心里满意都准备再打一场

    读通鉴(49)项羽封王没有人满意 注:天底下的人心最难平,大家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应该多拿,所以不管项羽怎么分,不把天下人心这个问题先解决了,封了王的,觉得自己地方不好,小了,而心里不平衡,没有封到的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