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前沿】孙若风:文创时代——天工开物 迎接中国审美创新大潮

【文创前沿】bjcc-top

【专家视点

文创时代——天工开物  随物赋形

文/ 孙若风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科教教育司原司长)

文创时代,人与物、审美与生产生活形成了新的关系。文创以独特的创新创造,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也从一个新角度证明了劳动创造美。这是对事物和自我的双重发现,是对事物之材与自我之材的双重利用。而中国审美传统,由于暗合了今日文创的特征,为彰显这种本质力量,埋下了历史伏笔,为文创忽然飙起为当今引人瞩目的审美主潮流,奠定了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我们有必要对历史上有过的相关审美意识及表现进行一下“复盘”:
——天工与人工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的认识与宋明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的特殊时期有关,同时代与之接近的还有李时珍、徐光启等人,新的社会现实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格物穷理的兴趣,但其认识又都可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找到根基。
从文创的角度看,值得关注的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人文视野。《天工开物》反应了一代文化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德国汉学家薛凤认为,宋应星呼吁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关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和演进,并且试图对科学技术寻找一个哲学上的宇宙论原则。他对形而下的工匠技术的思考,他所认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让他将自己的文字纳入到一个更大的关联之中,而非简单地记录工艺过程。与狄德罗《百科全书》不同的是,宋应星不是为了收集知识,而是为了解释世界。二是天人合一、人力与天工相协调,《天工开物》书名就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和《周易·系辞》的“开物成务”。三是由空谈走向实践,关注百工日用,体贴民生民计,也就是与宋应星同时代的李贽提出的“百姓日用是道”。宋应星五次科考不中,走出书斋,接触社会,在新现实、新思想作用下,开阔视野,打开了一个科学技术世界,也打开了一个文人审美世界。另外,《天工开物》123幅插图,描绘人物286个,有农夫、工匠、牧童、织女、士兵、入河采玉的少数民族,表情各异,有生动的劳动场面和生活气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应了技术特点,也给人美的享受,可以说是较早反应生产技术的文创产品。
——独乐与众乐

先秦时期的孟子表达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天工开物》是对百工的礼赞,表现出审美上的大众情怀和世俗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在审美创造上就追求大众性,精英化、贵族化作品并不特别受待见。诗经《风雅颂》,“风”冠其首。它是各地民歌民谣,置于被视为正音的“雅”、朝廷之音的“颂”之前。在古代一些当权者或文人心目中,美是有雅俗之分的,比如所谓俗文学,指的是世俗化、商业化、以满足娱乐消遣需要的作品,像说书、戏曲之类,但“雅”不是体现在远离社会大众上。这种大众化追求,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唐宋诗词,很多都是靠坊间歌女传唱流传开来,“凡有水井处皆唱柳词”。宋人彭乘的《墨客挥犀》记载了白居易写诗先念给老婆婆听的故事。这种对审美参与者的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匈奴长期与中原打仗,然而,《匈奴歌》却收进了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的手下斛律金唱的《敕勒歌》,唐初李延寿在《北史》中就提到它,同样收入《乐府诗集》,明代王世贞称其为“一时乐府之冠”。对来自异域的文化艺术,也表现出欣赏的态度,唐代两京胡风盛行,胡食、胡服、胡乐、胡舞,从西域到中原,从市井到宫廷,一路受追捧。“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白居易都是著名铁粉。
——主动与互动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很多作品都是主动与互动合成的作品。文人雅集,相互唱和,共同选定主题、营造环境,相互激发,相互酬答,雅人、雅事、雅兴,成就一段又一段风流。在共同的创作活动中,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寄达;可以是各自完成作品,也可以是你一句我一句或你一笔或我一笔共同完成;可以是诗来诗往,也可以是琴、棋、书、画、乐、茶、酒、香、花等等纷繁杂陈,还有曲水流觞一类的游戏。如果抽去这些互动生产生的作品,中国的文学艺术将大会逊色,比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与白居易的唱和之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琵琶行》则记载了他在浔阳江头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互为知音的过程,彼此成就了一首好曲、好诗。中国古代优秀小说、戏曲也是在勾栏瓦肆中,说书人、表演者与“列位听官”、“列位看官”共同打磨出来的。
——原生与衍生

原生来自新的发现和创造。创新是中国审美的传统。古汤《盘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审美一直贯穿着这样的“日新”的精神、通变的态度。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专门论述文风、审美与时俱进、“与世推移”的规律,并且在分论各类文体时用历史考察的办法分析了它们的流变。以变求新,是中华文化保持着生命力的关键,也是中华美学保持着持久魅力的关键所在,一部中国传统美学史,就是一部审美活动的创新史,它系统地表现在审美理念、方式、方法、途径等几乎所有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又特别重视对已有文化资源的新开发,在已有曲调上翻唱新声,以此作为求新求变的一种方式。比如用典,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色,刘勰说它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而成功用典,又总能故事求新,不露痕迹。从今天来看,用典就是原有创作成果的衍生成果。唐代诗人元稹根据自己经历写了《莺莺传》,很快就有了同一题材的曲词,又有了鼓子词、话本、诸宫调,又有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此后还不断有新的“二次元”出来,已经类似于今天所谓IP。
这些审美传统,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今天的中国审美,既与这样的传统相承续,又发生了巨大变化。
旧时代普通劳动者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主体和享有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成为文化主人。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获得发展,全社会创造美、欣赏美的机会增多、能力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视野的开阔,特别是对美好需求愿望的增长,审美积极性也堪称空前。有些审美活动,已经不是创作者、生产者单方面提供,而是与欣赏者、消费者共创共享的成果,比如乡村旅游民宿,就是民宿经营者提供具有审美氛围的环境,与入驻的客人共同营造场景、共同演出的一台“戏”。有些审美活动欣赏者、消费者提前介入,有的是个性化定制,一个最终的审美产品,是筹智、筹力、筹款的众创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种种文化艺术形式更加普及,参与审美活动也更加便利,突破了审美的最后壁垒。社会大众随时、随地、随心参与,一不留神就“误入莲花深处”,进入审美过程。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新基建”的推进,大众参与审美的门槛更低,我们将迎来的一个全民审美的时代。
由此带来了审美内容的丰富性。与中华文化特有的多元性、包容性相联系,审美对象包罗万象,而且,以万物皆美为理念,古人的审美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周易·系辞上》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在他们的眼中,有天地自然之美,有人伦社会之美,有文学艺术之美;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美;有都市之美、有乡村之美。钟嵘《诗品》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候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聘其情”。刘勰《文心雕龙》用骈文分析了各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用诗的语言描绘了各种诗歌的风格特点。今人的视野远比古人开阔,而且,由于审美主体的广泛参与,参与方式是兼具创造与享有,因而审美内容有了明显开拓。比如,全球化密切了国际合作,美美与共的理念促进了相互间的认同、欣赏。科技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上打开了新的认识天地,也同时打开了新的审美天地。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还在现实世界之外提供了虚拟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审美世界。与这个时代相联系的工业文化、信息文化、服务业文化,还有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等等,层出不穷。老年文化、少儿文化、青年文化、传统文化、时尚文化,这些文化的细分,深化了对这些文化的认识,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特别是大众审美回归,有更多的眼睛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有更多的活动在平静如水的日子里创造美、享受美,延伸着美的舞台。创意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把美作为一种能量赋予生产生活的种种“物件”,使得社会大众沉浸式地生产生活于美的空间。
审美活动的创新也更加活跃。与审美创新高度关联的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被今天看作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主要方略,审美创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带来了文化自信,也带来了审美自信。人民群众成为审美主人,他们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美、体验美、表现美,显示出极大的创新热情和极强的能力,并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活力。民族文化、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并且活化到大众日常生活之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是目前开拓文化市场、拉近审美产品与消费者距离最有效的办法。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日积月累中提升着全社会的审美能力,涵养着审美创造力。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为审美创新提供了手段和便利,并且降低了创新成本,为大众抵达审美的生活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今天这种审美参与的广泛性和创新性,为围绕文创开展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广大的生产、消费者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天工与人工相结合、主动与互动相结合、原生与衍生相结合,正是文创的魅力和优势所在。文创要顺应民族审美的传统趣味、心理结构、接受方式、消费习惯,跟上时代变化,引导、推动群众性的审美活动和大众式的审美创享,必须找准路径、推手,顺势而为:
一是特色发展
特色文化、时尚文化和文化创意,三者的梯级、综合应用,是一条有效的路线。近年来,国家着力促进特色文化,这也是各地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原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指出“所谓特色文化产业,即依托地方性或民族性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形成的产业形态”。国家发布并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等等,都是与特色文化相关的工作。特色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是活化特色文化的重要方法,更是目前赢得市场,尤其是争取年轻消费者的法宝。越是特色的,就越是时尚的,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也是一个潮流。文化创意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只有经过创意的慧眼,才能排沙拣金,把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从各类文化的茫茫大海中打捞出来,也只有经过创意之手,才能把地方文化和时尚文化捏合在一起,如盐入水,如风入林。创意在审美创造中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受重视。它不限于艺术创作,也不限于文化创意,还包括通过创意组织调动起来的活动。中国古人就会运用类似方法,比如唐代陈子昂在京城以摔千金琴赢得诗文声名。今天更是一个创意制胜的时代,创意不仅自身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而且是调动各类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且,人人可创意,约翰·霍金斯认为,每个人生来具有寻找新的、有趣的、实用的可能性的本能和冲动,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意和创新的时代,并不是说今天的创意比昨天的更好,而是指起来越多的人变得比以前更有创意,更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意能力。
二是科技提升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也是支持美的创造的助力。这一轮世界性的科技革命与我们国家蓬蓬勃勃的美学创造迎面相遇,抓住机遇,就会产生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效应。文化科技和旅游科技的应用,将促进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充分展示文化和旅游之美。更重要的是,科技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能够赋予科技以生活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互联网的崛起,给审美创造带来了重大变化,审美主体因此而壮大,审美世界因此而拓展,审美条件因此而便利,审美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和运营模式因此而日新月异。科技又一次展现了它推动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人类审美提高的作用,并且将会是审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正像任何科技在应用于文化艺术领域、审美领域一样,都会是一个双刃剑。在数字文化铺天盖地而来时,也要注意它有可能对审美造成的不利作用,比如,要防止在线取代了在地,虚拟挤占了现实,碎片破坏了完整。审美的一些功能,只能在现场、在面对面的交流、在集体的创造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有些审美,到达现场仍然是“铁门槛”。因此,在文旅行业积极参与“新基建”时,不应忘记传统基建方面的欠帐要抓紧还上;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让百姓读书、看戏时,应该知道,社区和乡村图书室所具有的读书磁场是其他地方不可取代的,看戏还是演员与观众在场互动才更有看戏的感觉。在互联网上,观众选择性强了,当然是好事,如果有向导,效果会更好。在浩如烟海的网上文化产品制作上,如何让精品脱颖而出,最终在千漉万淘中留下来成为经典,这样的筛选机制是必需的,但现在似乎还没有找到办法。文化是一代代人累积起来的,审美成果、审美经验也是这样一个累积过程,互联网时代,如何完成这样的累积,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三是城乡联动
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是开展审美活动的两大分野。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力量汇聚乡村,艺术家、设计师、乡村创客、乡村民宿经营人和管家,以乡村为主战场的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旅游,吸引了众多文旅企业,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时尚文化交汇,使乡村成为审美创造和审美活动的最活跃的空间。与此相呼应的是以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星罗棋布的社区图书馆、活动室,每场都是平常百姓的主场。要发挥基层文旅部门的作用,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城乡文化领头人的作用。应该有更好的机制,让从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能人起到灵魂作用。
四是产业促进

审美是超功利的,但是,组织开展审美活动,提供审美服务,可以是产业的。通过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更便捷的渠道和方式。在大众性的创业创新中,文创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文创不仅自成门类,而且赋能于越来越多的相关行业,成为相关行业之间的黏合剂。乡村创客是城市“双创”的下乡,文创更是其主要手段。近年来倡导“工匠精神”,而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和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正与古人在制作产品的时候倾注自己的情感、美感是一致的。今天的生产大多是流水线、批量化,但不意味着找不出可以与古人一样注入情感的渠道。从已有的文化艺术产品中提取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去与相关行业的产品融合,是一种文创方法,但不只这种方法。其实,只要产品经过创意比过去多了人性化、多了出人意料的巧思,多了克服困难的技艺,让欣赏者、消费者多了些舒适、惬意,对藏匿在产品背后的制作过程中的智慧有所领悟,对其中精湛的技艺、娴熟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达有所体会,对产品中尚存的人的温度有所感知,能得到精神的滋养,那么,都是符合美学本性的生动表达,都是好文创。
当此众多创新主体风云际会、各类创新创造风起云涌之时,任何一种变动,哪怕是在细微末节,都有可能产生蝶变效应,引发审美风暴,重构审美体系。要更加自觉地链接中国古代审美传统,把审美与天工、人力结合,与百工结合,与百姓日用结合,与实学精神、民生意识结合。“满眼生机日生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好的文创,应该师法眼前生机勃勃的鲜活世界,天工开物,随物赋形,物各尽其妙,景各尽其美,人有其风格,代有其高峰。
(文创前沿-CQH   来源:傅说新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