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河畔鱼水情

文/马玉萍(作者系马文波将军之女,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原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

打记事儿时起,我就常常听到街头巷尾的乡亲们的议论,他们指指点点地说:“这个孩子不是老魏亲生的,是要来的。她的爸爸在北京,是大官儿!”听到这些话,我有点儿诧异,但懵懂中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我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十多年之后,我的亲生父母真实地站在我的眼前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我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春季。那时,晋察冀军区机关正驻扎在太行山深处胭脂河畔的城南庄。为了清除解放石家庄的障碍,我军发起了正太战役。晋察冀军区机关跟随聂荣臻司令员开赴了前线。但是我的父亲母亲却没有能跟随部队开拔,因为我降生了。

我的父亲马文波,是从鄂豫皖走出来的红军干部,四方面军电台的技术侦察人员。他经历过长征,三过草地,两过雪山。在延安他参加了8年抗战,是我军技术侦察战线的骨干。解放战争开始后,他转战来到了晋察冀,先任军区二局副局长,后又任情报处处长。母亲金瑞英也是红军干部,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无线电训练班报务教员。

看着襁褓中的我,他们夫妇二人犯了愁——怎么带这个孩子呀?部队配发的一头骡子的两个箩筐,已经有前面生的一儿一女坐满了,没有地方了。再说了,带上个刚出生的婴儿行军作战,那是不可想象的,孩子很难成活。为了让我能活下来,爸爸妈妈决定把我交给当地的老乡抚养。

为了尽快追赶部队,我出生才四五天,爸爸就急着给我找人家了。他抱着我,由村干部领着,四处打听有没有人家能收养这个孩子。但是,因为这里曾是日本鬼子扫荡的重灾区,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的困苦,大多数人家无力抚养别人的孩子。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户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这户人家住在城南庄后街,男人姓魏,人称老魏,是个铁匠。魏家刚刚夭折了一个婴儿,全家人正在悲痛之中。当得知解放军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老魏答应了我爸爸的请求,双手接过了刚刚7天的我。从此,我就成了铁匠的女儿,老魏就成了我爹,他的妻子就成了我娘。

因为我娘生了奶疮,不能带我,爹就承担起了抚养我的责任。他既当爹又当娘,操碎了心。我爹他白天把我揣在他的棉袄里,晚上就把我揽到他的臂弯里。他把食物嚼烂了吐到我的嘴里,像鸟儿喂食一样给我输送营养。他给我把屎把尿,喂饭喂水,多少个夜晚睡不了囫囵觉。爹对我视若亲生,我和爹相依为命。即便在我有了两个弟弟之后,爹依然不改初衷,对我的疼爱超过对他自己儿子的爱。在爹的呵护下,我一天天长大了。

这期间,我的亲生父母虽然也曾提出想把我接到北京上学,但终因我和爹的感情难以割舍,我没有离开。

我15岁那年,我娘突然得急病去世了。正在读初中的我,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推碾子、做饭、洗衣服、照看弟弟,俨然成了家庭小主妇。我远在北京的爸爸妈妈得知我的情况后,他们千里迢迢看我来了。

第一次见到我的亲生父母,我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当爸爸妈妈看到当年那个瘦弱的婴儿已经出落成了一个秀气的少女,他们由衷地感激老魏。他们知道,孩子能有今天,全靠老魏的精心照料,那得耗费多少心血呀?他们再三地表示了感谢。但是,他们看到我要承担那么多家务,他们有点儿心痛,尤其担心我荒废了学业。爸爸妈妈和老魏商量:“能不能把孩子接到北京去上学?”

我爹没有答应,因为他舍不得我离开。爸爸妈妈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去上学?面对两个家庭的关爱,我好难抉择。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爹的身边,因为我不忍心丢下爹。

在村干部的协调之下,经过反复商讨,我爹和我爸爸妈妈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让我带上我的弟弟即我爹的大儿子,一起跟随我的爸爸妈妈到北京去一趟,去认认那里的家门,见见那里的兄弟姐妹,然后再把我们送回来。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北京,我见到了我从未见过面的一母同胞的5个兄弟姐妹。我们这个家团聚了!但是,因为惦记着爹,我没有多住。我和我农村的弟弟只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就返回家乡了。我又回到了爹的身边。

又过了两年,我以优良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由于学校离我家有40里的山路,太远,我只好住校,不能守在爹的身边了。这时,在乡亲们的开导下,我爹想开了,他决定让我到北京去上学,把我还给我的亲生父母。

我爸爸派了王秘书来接我。王秘书受我爸爸委托,向我爹提出了两点请求:一点是请我爹算一下,我17年的生活费一共有多少,我爸爸会照单全付;第二点是转户口时需要改姓名,不然北京不给上户口。我爹回答说:“钱,我一分也不要。我养她不是为了钱,我要的是她那颗心。只要她走了之后,别把我忘了。至于姓名,既然不好上户口,改就改吧,只要心不变就行。”于是,我的名字由“魏德兰”改成了“马玉萍”。至今我都惊讶我爹的胸怀,他为了我的前程,为了另一个家庭的团圆,他把他17年的心血拱手送出,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就这样,在我17岁那年,也就是我上高一的时候,我回到了我亲生父母的身边。我人虽走了,但爹临别时的嘱咐“不忘记”“不变心”6个字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了伴随我一生的“警世恒言”,时时提醒我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本。

在我离开我爹后的50多年里,我曾无数次地回家看望爹。我还把爹接到身边来住,和他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我经常给他寄钱,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在爹晚年的时候,我的母亲给予了他很多的资助,帮助他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在爹离世之后,我依然经常回家看看,去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看一看太行山的日出,摸一摸胭脂河的河水,和乡亲们聊聊家常,听听乡音,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温馨。

我现在已年逾古稀,儿时的这段经历一直铭刻在心,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对我的恩情。这是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和老百姓鱼水相依的真实见证,它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取得了成功。

我们必须记住,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才是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

《新阅读》2020年10月

(0)

相关推荐

  • 父母有哪些骚操作让你至今记忆犹新?

    父母有哪些骚操作让你至今记忆犹新?

  • 【校园】(124)|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的爸爸

    指导老师 陈秀清 我的爸爸 文 / 吴哲豪 我的爸爸身材魁梧,理着小平头,显得十分帅气.又粗又长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那样神采奕奕.爸爸一笑起来就露出了洁白牙齿,笑声爽朗,令人喜欢. 爸爸 ...

  • 陕西省近代人物——包森

    包森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生肖:猪.陕西省蒲城县人. 早年曾就读于蒲城县第一高级小学.三原县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和西安市高级中学. 1931年"9.18事变&quo ...

  • 苏州河畔一场夜宴

    2013年,还没当上影帝的小李子出演<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是美国的1920年代,"爵士时代". 纸醉金迷转眼成空,原著和电影给了"上流社会"一个冷漠 ...

  • “胭脂”——王大宙当代艺术作品展

    画展开幕时间:2019年4月19日(周五下午)16:00画展开幕酒会地点: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686号(虹井路口),W SQUARE D&F大楼一层画展展期:2019年4月19日-2019年5 ...

  • 【记忆】建筑可阅读:苏州河畔这栋带瞭望塔的建筑,守护消防安全近90年

    苏州河流经江宁路附近,形成一道优美的圆形弧线河湾,站在车水马龙的江宁路桥上,河道南岸矗立的一座"高塔"格外引人瞩目,这座建筑曾是宜昌路救火会,始建于1932年,已有近90年历史,设 ...

  • 油画婚礼吊兰、婚礼吊兰和胭脂云的区别,如何将它们养开花?

    在众多网红植物里,油画婚礼吊兰和婚礼吊兰都是很受欢迎的观叶植物,它们的模样和吊竹梅很相似,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关系吗?怎么才能将它们养好,如何促进开花? 上面三盆花分别是:油画婚礼吊兰.婚礼吊兰和胭脂云 ...

  • 昆丽河畔-郑州日报数字报

    昆丽河畔♣ 青 铜你说春天是要紧紧挽住的那娇柔的新芽儿腰身盈盈一握一双水鸟的欢鸣和双翼先后划开河的上空它们的声音和身姿叫人想起琴瑟和奏叫人想起无限的自由这雪白而圆满的鸟儿正完成飞翔的使命春天的使命夕阳 ...

  • 望夫山下、博阳河畔,聂桥镇!

    本期推荐 <江西德安·聂桥篇> 答应我:转发给身边的聂桥人好吗 驻聂家桥 <邑令> 牛森 乱山丛里理孤吟,滴沥松篁泪欲侵. 鸿雁飞鸣旅客梦,白云缥缈故园心. 棠因蔽芾人初憩,烛 ...

  • 张大千:梅点胭脂,兰染幽香

    画梅,须老干如铁,枝柯樱曲,才能描写出它耐寒喜洁的性格. 画枝时,须先留好花的位置.如果用术墨,那就要拿粗笔淡墨,草草勾出花的大形轮廓,然后用细笔轻勾,在有意无意之间,才见生动.如果着色,就先用细线条 ...

  • 八家河畔有鱼香

    八家河,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北部,距离县城五公里,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 关于八家河,这里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早年间,松花江北面有座蝴蝶山,位于肇源县头台镇境内,密密匝匝的蝴蝶在蝴蝶山上翩翩起 ...

  • 胭脂乳鸽配黑猪肉、绝味鹅肝、蚕豆青蟹

    胭脂乳鸽配黑猪肉 食材&配料: 胭脂乳鸽.黑猪肉.甜菜根.洋葱.蒜头.孜然.辣椒粉.洋葱粉.蒜粉.迷迭香.香菜.薄荷.甜椒粉.奶油 做法: 将胭脂乳鸽去掉胸骨和大腿骨,将其完整打开 将薄荷.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