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全民抢!用历史告诉你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红包

抢啊抢啊,抢红包!这几乎成了每年春节假期是全民都会参与的活动,不管是实体红包还是微信红包,在过年时都是出镜率最高的物件,在我们颤抖着给出压岁红包和兴奋地戳着手机时,有没有想过,中国人干啥子如此偏爱“红包”?

关于红包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是在唐朝宫廷中有“掷钱为戏”,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曾提到: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而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这里说的洗儿钱实际上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到了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

但更多人认为,汉朝时,红包的就已经有了雏形。

其实,中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用红色表示吉庆的。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曾用过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只是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虽说不能说这是红色盛行的直接因素,但的确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习惯已基本趋向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了。于是,红色就成了我国人民表示喜庆、吉祥的颜色。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的汉昭文帝刘弗陵

从语源意义上说,古人并无“红包”之说,红包是晚清以降出现的一个通俗词汇。古代习俗,男女订婚时,男方家送给女方的聘礼中,自然少不了礼金,但那时绝不会称“红包”,那怎样称呼呢?宋元之际,人们称“红定”,例如《元曲选》“鸳鸯被”卷三“当初也无红定,无媒证”;又康进之《李逵负荆》卷一写道:“你还不知道,才此这杯酒是肯酒,这褡膊是红定,把你这女孩儿与俺宋公明哥哥做压寨夫人。”

还有一种红包的形式被称为“喜钱”,也就是有喜事的人家里会给的赏钱,这种说法据记载汉代时已经有了,元朝时仍然流行。例如元代郑廷玉 《看钱奴》第三折:“你那里知道,画匠开光明又要喜钱。”到了清代时,在一些地区还存在这种说法,如《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他这番盘程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 南京 ,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

红色在古代也有辟邪的作用,因此在民间诸多场合里,都会有这种颜色的出现。不过,官服中官品高的人才能用的颜色,一般三品以上才能用绯色,五品以上为红色,故民间没有喜庆之节,是不能随便用正红的颜色的,因为它还用来区分等级。

元代时,统治阶级更是以红为贵,这也是源于蒙古人对红色的喜爱。红色在蒙古语中称为“乌兰”,象征亲热、幸福和胜利,加之蒙古人对火非常崇拜,因此火的红色就成了亲热、幸福和胜利的象征。

红色地位这样高,也就难怪民间在一些喜事发生时,会跟红色扯上关系,喜钱也就不自觉得有了红色的包装。

除了结婚时的红包,春节时的红包则有另一种来源。

在东汉时,文武官员在腊月就会收到皇帝赐予的“每人发栈20万、牛肉200斤,大米200斛”,性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年终奖”。

这个年终奖到了清朝就有点过年发红包的意思了。根据《啸亭续录》记载:在清朝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这个荷包里装的不是纸币,而是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金银八宝八份,以及金银钱、金银探各四枚。

清郎世宁《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查考中国古代的典籍,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那时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者称“大压胜钱”。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唐代宫廷中流行的春日散钱,就是选在春节时,这个时候颇有压胜钱的意思。

宋元以后,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不过这个时候,大多是用红绳串的铜钱,这个钱给到孩子后,大多是选择挂起来或者绑在床脚。

厌胜钱在铸造时并不是流通货币,如唐代的撒帐钱、元代的供养钱、清代的罗汉钱等,这些钱并不是真正的钱,而是专门用来做压胜道具的。不过,因为有些朝代的流通货币,其铸造的铭文图案投合民俗心理,结果被派作各种驱邪求吉的“厌胜”之用。所以,至迟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以流通货币用于春节祝吉以及为笑而祝福的风俗,如王建涛有诗云:“官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是此间无。”说的就是节日时,宫中散钱庆祝的情形。

从春节散钱祝吉,演变成除夕向小儿赐钱“压祟”,又有一个过程,但至晚不过明代后期,已蔚成流行风俗。它与“专职”厌胜钱功能相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以通行的钱币用红绳贯穿后派厌镇用场,固定于年终岁末,一般专施于小孩子,须放在枕边床脚或随身佩挂才能生效,乃至命名“压岁钱”等,这些习俗渐渐基本定型。如吴曼云《江乡节物渊》小序称:“杭俗,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线,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蔡铁翁诗:“铮铮排户投琼响,半掷床头压岁钱”等,都是当时风俗的写照。

给压岁钱的风俗,以清代最为流行。当然明代也已有了给压岁钱的形式。如《金瓶梅》第七十八回,写了除夕之日,西门庆置酒于后堂:“然后才是王经、春鸿、玳安、平安、来安、棋童儿、琴童儿、画童儿、来昭儿子铁棍儿、来保儿子僧宝儿、来兴女孩儿年儿来磕头。西门庆与吴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银钱赏赐。”

明清之后,“压岁钱”的习俗出现了变化,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厌胜钱”的衰落,原先用一根红绳串着赐给孩子的厌胜钱,渐渐出现以真实货币的“压岁钱”的流行。

民国以降,由于货币形制的改变,不能流通的“厌胜钱”行不通了,社会上出现了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1946年的上海某家庭里,春节给孩子的压岁钱

这些压岁钱一开始还是普通的信封,最后市面上就出现了专供春节使用的红色信封,渐渐地,红包的形态开始流行起来。

其实还有几种形式的红包需要提一下。清末民初,尤其是在南方商人的推波助澜下,导致过年“派利是”、“发红包”习俗的发展。商人牟利,一年到头,在分配利润时,他得了大头,但又不能亏待为他打工的属下,于是从红利中取出一小部分,用红纸包着,分发给员工。红纸包,确实也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的,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这种红包后来逐渐成了我们现在说的花红和分红。

还有一种是看病时会给医生塞的红包,这个行为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古时候,江湖游医非常多,民间百姓大多去不起医铺看病,这些江湖游医收费便宜而且大多包治百病,所以很受穷苦大众的青睐。一些江湖医生看完病,不会告诉你收费多少,而是病家看着给,装在医生“药褡裢”里带回去,如果这医生是在大吉大利的日子看病或者春节里看的病,病家就会用红纸把钱包起来。

红包本是代表着喜庆的,只不过到了今天,多了很多“潜规则”的内容。更令人唏嘘的是,当大多数人都在参与抢红包这件事时,春节原本的“陪伴”含义,反而变得淡了。

参考资料:《中国民俗学通论》仲富兰;《俗到底的日子》于能;《中国式关系 》 浮石;《北大国学课 》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