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味小柴胡汤”医案3则

熊兴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魏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即“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笔者将其称为“六味小柴胡汤”。该方原文主治邪在少阳,胆失疏泄,影响三焦通调水道功能,水饮内停犯肺的咳嗽,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外感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对本方证的认识及临床运用心得略述如下。

病案举隅

1急性支气管炎

王某,女,73岁。2008年2月13日就诊。

主诉:咳嗽一月余。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恶寒、低热、咳嗽,经口服消炎西药后恶寒发热均消,但咳嗽未见好转。刻下症见:咳嗽频作,咳声稍嘶哑,痰量极少;神情低落,不欲多言语,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口干,饮水不多;夜间睡眠微有汗出,大便稀溏,气味不重,每日一次,小便正常;舌痛较甚,舌质红,舌中有裂纹,舌前少苔,脉沉细。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邪在少阳的寒咳兼见肺阴不足。拟六味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6克,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一剂药后,患者夜间全身汗出,咳嗽十去其八,三剂后咳嗽、夜汗止,食欲恢复,大便正常,唯遗舌痛未愈。

按:运用本方治疗咳嗽早有记载,《苏沈良方》卷三“解伤寒小柴胡汤”条记载“元祐二年,时行无少长皆咳,服此(笔者注:六味小柴胡汤)皆愈”。该患者神情低落,不欲多言语,不思饮食,口淡无味类似条文中描述的“默默不欲饮食”,根据“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原则,辨为邪在少阳证;兼见咳嗽经久不愈,大便稀溏,气味不重,是有寒邪在中上二焦,这是典型的六味小柴胡汤证;咳嗽声音稍嘶哑,口干,夜间汗出,舌前少苔是咳嗽日久耗伤肺阴之象,为沙参、麦冬证。患者虽然病情简单,但却是寒热虚实错杂。药后患者夜间全身出汗说明少阳枢机条畅,三焦气化正常,这与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用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剂药后咳嗽十去其八,三剂咳止提示方证对应。

2上呼吸道感染

曹某,女,13岁。2009年1月20日就诊。

主诉:发热伴咳嗽两天。患者两天前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体温持续在38.5℃以上,自服感冒清热颗粒、散力痛等中成药和西药后效果均不明显。刻下症见:时冷时热,以发热为主,烦躁不安,睡觉时喜将衣被掀起,头痛,头汗多,咳嗽,口干,咽喉疼痛,大便稀溏,气味不重。查:体温38.5℃,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证属邪在少阳兼风热袭肺。拟六味小柴胡汤合桑菊饮加减,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干姜6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6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9克,连翘9克,芦根10克,薄荷(后下)6克。患者下午6时喝第一碗汤药后自觉浑身振奋,晚上8时体温降至37.8℃,全身有放松感觉,至次日早晨除稍有咳嗽外,其余症状全部消失,体温36.8℃,舌转淡红苔薄黄,脉数转平,嘱再进汤药一剂善后,后体温再未回升。

按:患者时冷时热即是条文中的“往来寒热”,属少阳证,又因平素大便稀溏,气味不重,属中焦有寒湿,是干姜五味子证,故方以六味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温中散寒止泻;但病邪不仅位于少阳,患者烦躁、头痛、头汗多、咳嗽、口干、咽痛等症状提示复有风热在表之象,是典型的桑菊饮证,故再合辛凉轻剂桑菊饮疏散风热宣肺止咳。考虑方中杏仁可以润肠通便,不宜于素有便溏患者,故去之。需要注意的是笔者认为此处并非邪在少阳的寒咳,而是风热袭肺的热咳。方中干姜五味子仅为便溏而设,非为咳嗽而施。药后疗效尚可,说明方证对应。笔者临证还发现,小柴胡汤加减方对于发热性疾病有良效,发热特点既有表现为持续高热,又有表现为不规则热,甚至还有定时发热者,不必拘泥于“寒热往来”一型。

3过敏性鼻炎

瞿某,男,14岁。2009年1月9日就诊。

主诉:鼻塞、流涕、喷嚏2年,加重3月。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史2年,每天晨起鼻塞、流涕、喷嚏发作,持续1小时后方止,遇花粉、寒冷、鱼虾等刺激后加重,一直在用开瑞坦、雷诺考特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治疗,但不能有效控制,一旦停药后立刻反复,患者全家甚以为苦。笔者曾经用麻黄汤原方控制住患者鼻炎发作,3月前因感冒发作又有加重。刻下症见:鼻塞、喷嚏、浊涕量少,晨起尤为明显;头痛,以两太阳穴处为主,汗出,咳嗽,痰量较少;胃口、睡眠尚好,大便偏稀,气味不重。查:面色偏暗,形体中等略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偏浮。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证属太阳少阳同病。拟六味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处方:柴胡10克,黄芩9克,清半夏9克,干姜6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小红枣5枚,五剂。药后晨起鼻塞、浊涕消失,打喷嚏次数减少到1~2次,偶有发生,余无特殊不适。嘱患者平素加强体育锻炼,未发作时服用桂枝汤,发作时则临时调方,随访至今鼻炎未再发作。

按:患者面色偏暗,形体中等略瘦,平素汗出较多,容易头痛,鼻塞流涕喷嚏,脉搏偏浮是典型的桂枝汤方证,从体质特点上看是适合运用桂枝汤长期调理的一种类型;容易过敏,咳嗽,大便偏稀,气味不重,这是六味小柴胡汤方证。治疗时两方合用,体质与疾病同调,且平时专顾其本,发时兼顾其标,如此调理能取得一定疗效。

(0)

相关推荐

  • 从失败中寻教训 --- 85岁老太太,体型瘦小,以咳嗽为主诉,医院诊为肺部感染

    85岁老太太,体型瘦小,以咳嗽为主诉,医院诊为肺部感染. 刻诊:咳嗽,不欲饮食,干呕,口苦,右胁下叩击疼痛.舌红有瘀斑.苔黄稍干,脉弦细虚数.患者自诉有胆汁反流,一直有口苦:凝血机制不好,所以身上血管 ...

  • 白发伤寒论|第九讲(42.43.44)

    第九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上次结束的有点仓促,小青龙好像还有没讲到的地方,补充一下.小青龙里面,不渴是半夏证,麻黄桂枝芍药三个小发汗解 ...

  • 六味小柴胡汤妙用3则名家医案|39康复网|医源世界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将其称为"六味小柴胡汤" ...

  • 六味小柴胡汤妙用、柴胡桂枝汤治颈椎病

    六味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组成,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称之为"六味小柴胡汤".用 ...

  • 小柴胡汤医案选

    ​ 治疗少阳病有三禁:禁汗.禁吐.禁下.故必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剂.方中药物可分三组:一为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又能疏利肝胆气机,为和解少阳.表里之主药:二为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并通过其辛散作 ...

  •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1.风...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 1.风寒的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2.风热的,小柴胡汤加薄荷银花加连翘. 3.风湿的,小柴胡汤的可以加藿香.白芷.佩兰. 4.气郁,小柴胡汤加木香郁金. 5.血郁,月 ...

  •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

  • 《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经验

    二.夜半饥饿 杨某某,男,68岁,2020.11.18 初诊. 近半个月来,每至夜晚12:00-1:00间,出现明显饥饿感而于睡梦中醒来,必须起床吃东西,然后方能继续入睡.白天有时觉胃脘部及脐上疼痛, ...

  • 《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经验二、夜半饥饿 ...

    <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经验 二.夜半饥饿 杨某某,男,68岁,2020.11.18 初诊. 近半个月来,每至夜晚12:00-1:00间,出现明显饥饿感而于睡梦中醒来,必须起床吃东西,然后方 ...

  • 《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经验五、夜半咳嗽崔...

    五.夜半咳嗽 崔某某,女,65岁,2020.10.16初诊. 近大半年来较咳嗽反复发作,多呈阵发性发作,以夜半2-3点左右咳嗽阵发为主,其他时段咳嗽少.咳嗽甚时小便自出伴出汗,咯白痰,咽喉不痒,胃脘时 ...

  • 《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经验七、纳呆张某某...

    <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经验 七.纳呆 张某某,女,83岁 ,2020.6.5初诊. 一周前因受寒后发热,经服西药后发热退,但觉药物有恶心纳差等副作用明显而停药.现食欲明显下降,毫无饥饿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