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逆天而行有多惨?看看古人的亲身经历……
古人留下很多话,虽然我们耳熟能详,但真实含义却未必理解,比如,“老而不死是为贼”。听起来恶意满满,充满着对老年人的恶毒攻击与不尊重;但实际上,这句出自《论语·宪问》的经典语句,批评的是“为老不尊”的人——空长了年龄,学识修养却没有一并提升。
再比如挂在某些人嘴边的那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听起来似乎说的是人如果不自私自利的话,连天地多容不下你。可事实上,这句话指的是学问修养的提升;恰如孔子所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今日学者学习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标榜自己……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虽然此处的“天诛地灭”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但在古人看来,“天诛地灭”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孟子就曾经说过,“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逆天而行”恐怕真的会遭遇“天诛地灭”的惩罚。——尤其是笃信天道的古人,譬如一国之君的尧舜。
《论语》记载,“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对于自己精心挑选的辅政大臣,舜帝经常会叮嘱他们谨慎对待上天交付的事业。不仅如此,舜帝还告诫继任者大禹,“帝臣不蔽,简在帝心”;简言之,上天是不容易被蒙蔽的。孔子也曾经公开表态:“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逆天地者罪及五世”……在古人看来,“逆天而行”最悲惨之处在于祸及子孙。——这类人在甲骨文中,有固定的表达。
《说文解字》:“辛,罪也。”
清朝“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曾在自己的《说文通训定声》中对“辛”有更明确的解释:“大罪也”。
也有学者根据“辛”的字形结构,认为一个理解为一种“刑具”。
“辛”表示“有罪”,犯罪的人则用“辠”来表示。
《说文解字》:“辠,犯法也。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秦以辠似皇字,改为罪。”
许慎认为,辠,即犯法。从辛,表示了“犯罪”属性;从自,指向了罪犯本人。至于字形之所以后来改为“罪”,是因为“辠”与“皇”,构形太过接近了。
犯了罪的人,理应受到惩罚。
字形调整为“罪”后,其实更强调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结果。
《说文解字》:“罪,捕鱼竹网。从网,非。秦以罪为辠字。”
在许慎看来,“罪”之本义为捕鱼的竹网,秦朝因“辠”与“皇”字形相近,故而将表示犯罪含义的“辠”,调整为“罪”。
最后我们再来分享与“犯罪”相关的“孽”。
《说文解字》:“孽,庶子也。”
“孽”之本义,指的是非婚生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私生子。——这在古代是重罪大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庶子”,指的是非正妻所生的儿子。后逐渐引申而有坏事、罪过之义。
后世经常有人会化用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将其变更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殊不知这其中的厉害。无知无畏,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