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难辨: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两次感受……

少阴病自验例

少阴病初期经常出现表阴证的观点,使我在临床上开始更广泛地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多年后,我在自己身上也使用 了好几次。由于是自验例,感受更为贴切,所以现在我将其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扫描图片中二维码,可以一键购书

案例一    1980 年,我 37 岁。那年,我们全家都居住在温州市郊头陀寺的卫生干校的职工宿舍里。5 月的一个下午,我感到浑身不自在,头痛畏光,恶风恶寒,皮肤无汗,咽喉稍有涩痛,晚饭 一点胃口也没有,头脑昏昏沉沉的。舌象没有什么异常,脉象沉数,腹部没有压痛,但是用手摸去感觉不舒服。我踡卧在被窝中, 但欲寐而不寐,极度疲惫,同时极为烦躁。

这是一个典型的少阴病初期表阴证。由于无汗,体质不虚, 应该是麻黄附子类方证。在辨别到底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还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需要反复斟酌,费尽了周折。

从发病的时间来 看,应该是“少阴病,始得之”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但是咽喉 稍有涩痛,又好像是“少阴病,得之二三日”的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考虑再三还是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帖(麻黄 6g,附子 10g,细辛3g),生甘草另包,准备作为口腔含片,衔在嘴里。头陀寺远离城 镇,周围最近的中药店在东游村,还不知道有没有这几种辛热的 中药。我妻子把一个热水袋放在我的被窝里,就带着手电筒去一 个陌生的村庄抓药去了。妻子在黑夜里寻找到中药店,在与店里 的老师傅费尽了口舌后,才终于把这四味药完完整整地配了回来。在这来回的 40 分钟里,我在被窝里发作了好几次阵发性的寒战,双脚特冷、特冰。我本能地把热水袋挪移到脚的附近,把所有的被单、衣服全加盖到棉被上,这才感到舒服了许多。眼睛一睁开头部就难受得厉害,有一种发热、烦躁欲死的感觉,一点汗也出不来,体温为 39.8℃。夜里 9 时左右,我喝了第一煎药汁,辣得厉害,接着就把甘草衔在嘴里。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喝麻黄附子细辛汤,其气其味全记住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寒战明显地缓解了下来。一个小时以后,烦躁欲死的感觉开始淡去。接着被窝上 面的被单、衣服一件一件地被拿了下来,人也开始有点儿感觉疲 惫欲睡。脑子在混混沌沌中翻江倒海,腾云驾雾。有时感到胸闷 得吸不进一口气来,挣扎着把棉被推开;有时感到从噩梦中突围 而出,一身轻松。后来感到有汗出来了,身体开始感到有点儿舒 服起来,头脑也安静了下来。朦胧之中,仿佛知道自己身体内部 进行着一场和病魔的搏斗,感到任务沉重,非常吃力。

妻子给我喝第二次药汁的时候是凌晨一点钟,恶寒已经减少,头脑也清醒 了一些,眼睛已经可以适应灯光,体温下降到 38℃。因为出了不 少的汗水,在妻子的催逼之下,我在被窝里非常无奈地换了湿湿 的内衣内裤,更换时仍然有点儿恶风。再躺下去就睡着了,睡眠 中还是有梦,但是已经没有了昏天黑地的噩梦。睡梦里觉得有时 候在出汗,也觉得有烦热,好像明白烦热是坏的,出了汗烦热就 会去掉,后来进入了极为疲惫的梦睡之中。一觉醒来,感觉良好, 霍然而愈。还感到肚子饿了,闻到食物的气味特别沁香扑鼻。妻子告诉我,上半夜,我大声地呼气,就像干重体力活时似的喘粗 气;下半夜以后,喘粗气的现象渐渐地减少。她说,刚刚起来的 时候,房间里有一种难言的臭味,打开窗户后臭味才慢慢地散去。

我吃了一大碗稀饭就上班去了,精神和平时没有区别,谁能相信我昨夜还在寒战高热,今天居然恢复如初了。

这个自验例的辨证的重点在于如何抓主症,当时出现了一大堆脉症:头痛畏光,恶风恶寒,皮肤无汗,极度疲惫,头脑昏昏 沉沉,咽喉稍有涩痛,脉象沉数,体温 39.8℃,但是它们并不那 么清晰地指向“表阴证”。我是从哪里寻找到切入点——“抓主症” 的把手的呢?

可以说,在这里阴阳辨证起了总纲的作用。正如《景岳全书·传忠录》上卷《阴阳篇》所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 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 蔽之曰阴阳而已。”

“恶风恶寒”“寒战”“一点也不想喝水”“脚特冷、特冰”“头痛畏光”“踡卧在床上的被窝之中”“极度疲惫,头脑昏昏沉沉”“脉沉”等症状,都指向阴阳辨证中的“阴证”。

确定了是以“恶寒”为主症的“阴证”(即“三阴证”)以后, 由于在恶寒的同时还有“发热”,就可以进一步诊断是少阴病的表 阴证了。正如日本汉方家中西惟忠所说的那样:“从发热恶寒的阴 阳属性言,热是阳证中重要症候,寒则涉及阴阳两证。三阳在外, 主要表现在于热,判断专靠恶寒,故恶寒为其太阳外候之标准;三阴在里,以寒为主,判断之法为是否有热,以发热为其少阴外 候之标准。”这一段话,真是一语破的,击中了辨别表阳证与表阴 证的要害。

辨证中的“发热”,是指我病症中有“发烧的自我感觉”,而 不是指我病症中“脉数”“体温 39.8℃”与“咽喉稍有涩痛”的表现。

因为所有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都会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后, 除“相对迟脉”的伤寒病外,脉搏都呈正相关的增快。由此“脉数”与“体温升高”在中医的辨证中难以分辨其寒、实、虚、热,所以它们不能成为诊断病证的要素。

“咽喉稍有涩痛”也不一定是热 证,少阴病也会出现咽喉疼痛,如康治本《伤寒论》第 57 条:“少 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就是明证。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上“踡卧在床”“极度疲惫”“脉沉” 等脉症也基本符合《伤寒论》少阴病的提纲证:“少阴之为病,脉 微细,但欲寐也”(第 281 条)。需要厘定的是,“沉脉”也应该是 少阴病的主要脉象,譬如康治本《伤寒论》第 62 条“少阴病,脉 沉者……”,宋本第 323 条“少阴病,脉沉者……”都是明证。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问题没有这样简单,会有好几个矛盾 的概念纠缠着你。

《伤寒论》中一些带有提纲性质的条文,不但起不到标杆性的 作用,反而会使辨证思路陷入迷惑之中。

譬如宋本《伤寒论》第 7 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因为其行文清晰干练,对仗工整,读来又朗朗上口,所以被历代医家所青睐,甚至被一些医家奉为《伤寒论》的总纲,放在全书的第一条。

对照表阴证的发热和恶寒同时存在的临床事实,如果运用上述条文就会给鉴别带来迷惑。

也许有人以“反发热”与“发热”的不同来分析两者的不同, 然而也是无法自圆其说。因为,发热,医者是可以诊断出来的, 至于发热“反”不“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和识别方证的 关系不大。又如白虎加人参汤证(第 169 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也是“病有发热 恶寒”,如果按图索骥、死抠条文,就会死于句下。

我认为这条条文对于分辨太阳病与三阴病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再认真参考汉方家中西惟忠的见解,辨别太阳病与三阴病就 更为完备了。

理解少阴病表阴证的理论不容易,运用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细 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与桂枝加附子汤证更不容易。

案例二    1988 年,我 45 岁。那年 8 月,单位工会组织大家到 庐山休养。当汽车开进半山腰时,就没有了夏日的暄热之苦。
到了目的地,我们刚走下汽车,就感到滚滚而来的凉风所送 来的寒意。在宾馆的集体淋浴室里,其淋浴水没有加温。我想大 暑天的,淋淋凉水也无妨。但我意想不到庐山的凉水竟会是这样 的冰冷彻骨,淋水之后,全身毛发耸然,肢冷形寒。草草地淋洗 了几下就急忙地穿上了衣服,然而为时已晚。晚餐时我一点食欲 也没有,精神不济,感觉恶风恶寒,颈项强直,浑身肢节不利。饭后勉强跟随大家去爬山后,就感到支持不住了,只想赶快到房 间里躺下休息。看他们个个玩得汗流浃背,但是我毛孔紧闭,皮 肤干涩无汗,用手轻轻地摸去,就感觉异常,很不自在。我只好 提前独自回来,在牯岭街寻找到一间还没有打烊的中药店。向店 家购买了一支体温计,夹在腋下自测体温,看到是 39℃,即使稍 有降低,也已经是够高了,难怪这样地不舒服。出门在外,只怕 生病,庐山风光不能观赏不说,还会影响大家的雅兴。心里深深 地懊悔自己贸然淋洗冷水。

站在中药店的柜台前,给自己按了脉,发现脉象沉紧而数。踌躇了半天,思考着该用什么方?

首先考虑使用葛根汤,所有的脉症几乎与其相对应。然而我 有一种预感,病情可能还会进一步地发展,如果恶寒演变为寒战,精神进一步疲惫,可能就会与上一次一样,转化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于是同时抓了两 帖不同的方药,过一会儿看情况再见机 而行。

在回旅馆的路上,周身畏寒,偶尔出现寒战,晚风吹来如同 冬天。一心只想赶快回去,然而两腿无力不听使唤,真是所谓的 步履艰难啊。短短的一段路不知走了多少时辰,特别是旅馆的十 来级台阶,简直使我费尽了所有的体能,然而身上没有一点半丁 的汗花。这一些病况都不是太阳病应该具有的症状,所以当我到 达旅馆厨房的时候,我已经决定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服务员的 态度令人难忘,她们寻找到煎煮中药的药罐,反复刷洗了几次以 后,把中药徐徐地放进了青瓷的药罐,然后加入清水,盖上罐盖, 让其慢慢地浸泡。我极为难受地半倚半靠在竹椅上,冰凉的竹片 使我感到刺骨的寒冷,我心急如焚地想回到房间躺下,又不好催 逼服务员快点把罐盖放到火炉上。我悉悉索索地等待了半个小时, 终于喝下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第一煎,我带上第二煎的药汁,跌 跌撞撞地回到了房间。房间里欢声笑语,下棋的下棋,打扑克的 打扑克,我的进来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我跟大家招呼了几 声,就一头钻进了被窝。

在被窝里,寒冷一阵阵掠过头顶,寒战也时有发生,颈部的 疼痛也趁机捣乱。我想这个样子明天怎能出门?我忍受着痛苦, 等待着药效的来到。寒冷像渔网一样裹挟着我,空调机的声音像 冬天的寒风在聒噪,电视里的歌声像村妇骂街,周围的交谈令人 心烦,我盼望着太阳与热量,我盼望着在浴缸里洗热水澡。在半 睡半醒中我朦朦胧胧地听见陈老师和其他老师在议论我生病的事 情,他们轻轻地过来探听动静。有人用手在我的额头上探摸着有没有发烧,过后又听见他们在讨论我是不是中暑了。我在被窝里和病魔鏖战正酣,热浪和寒流处于胶着状态。大概是我大口的喘 息惊醒了大家,陈老师轻轻地摇醒了我,细声细语地询问我哪里 不舒服?需要什么帮助?我在他的帮助下,把重新加温的第二煎 的药汁喝了下去,躺下来不久就有点儿微微汗出。房间里的文娱 活动还在继续着,在谈烟论酒中,还提到我说的“庐山老窑”,也 许是我记错了牌子,所以成为大家的谈资笑料。接下去,周围的 声音渐渐地听不见了,身上也慢慢地暖和起来,汗也涔涔而出。终于进入梦睡之中,梦中在穿越大沙漠,希望与苦痛同在,我饥 渴地爬出了戈壁滩,舒坦而无力地躺卧在绿洲上。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了我,庐山的早晨静悄悄的。醒来后, 我感到全身舒畅,连头颈也没有一点难受,只是短裤、汗衫汗水 黏黏的,棉被、床单与枕头上的毛巾都是湿漉漉的。我看到大家 晨梦未醒,就去打了一大盘热水,把身体擦洗干净,换上了新的 衣服,走出房间,散步在芦林湖畔。当我在餐厅里吃早点时,同 事们才陆陆续续来到。大家看见我精神焕发的样子,都感到不可 思议。那天的安排是下山游览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的白鹿 洞书院。有人劝我在山上养息,不要长途跋涉了,我认为身体已 经完全恢复就要求和大家同行。

以上两个自身的治验例,我凭记忆将其记录了下来。记忆显 得笼统而粗糙,更细微的描述与更深层分析尚待展开。

(0)

相关推荐

  •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导读:怎样治疗少阴兼太阳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少阴兼太阳证的治疗,要根据少阴阳虚的程度,确定表里先后的治则.若以阳虚为急,虽有表证亦当用四逆汤救里,待阳气恢复后方可解表.否 ...

  • 《黄煌经方医话》麻黄附子细辛汤医话两则

    文章摘要: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医话(一)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圆通应用法(文中可见阴阳大道)

    按少阴乃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至此际,是元气衰极,剥至于根.仲景立四逆,究竟是专为救这点元气说法.主方又云:治三阴厥逆,可知这一点元气,澈上澈下,包罗天地.此方不独专为少阴立法,而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口腔溃疡

    刘男,33岁,口腔溃疡病史十多年,舌头及口腔黏膜反复溃疡,从未停歇,每个月仅有4.5天愈合.曾经到长沙武汉北京等各地的西医院著名口腔科专家治疗未效.又找过本省数位名中医开方,用过导赤散泻黄散生脉散加减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牛皮癣

    (学习笔记)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牛皮癣作者:中医刘卫红 白疙是指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易复发性皮肤病,现代医学称银屑病,临床常见的有四型: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病型,具有抓去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3则

    文章摘要:解析方证,抓住关键 患者,女,52岁. 主诉:失眠2年余. 现病史:近2年无明显诱因失眠,伴手足怕冷,头部发木,眼矇,健忘.乏力,总是打盹,但真正睡又睡不着,且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健忘,耳鸣 ...

  • 再述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 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明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 ...

  • 卢崇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

    中医知识学习馆 阅27927转6592014-09-10 作者:卢崇汉 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很有意思,它很简单,就三样药,我在临床上也常常用,都是经过化裁的,所以要承其法.在<伤寒论>少阴篇里 ...

  • 八、麻黄附子细辛汤 黄煌基层医生

    八.麻黄附子细辛汤 古代的温热性止痛兴奋剂,经典的温经散寒方,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变态反应以及类似肾上腺素样的作用,适用于以精神萎靡.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脉沉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麻黄二两 ...

  • 荨麻疹:麻黄附子细辛汤-龙博探宝

    图文转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5月9日 [荨麻疹: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主之.(301)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