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传统鹤拳的功力训练
拳谚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各门各派的练功方法不同,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练功来增加自己的功力,以期把学到的拳术能够发挥出更佳的效用。无可否认的,功力训练的方法大多是枯燥乏味,如非有相当恒心毅力的人 ,很难能坚持苦练,鹤拳的功法也不例外。
笔者入门后,先师先授与桩法,练时周身不可着力,双脚“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朝夕两次,初时着实不易,站不及三几分钟,即觉两腿酸痛;稍久则全 身紧张,双腿抖颤不已;旬月之后,腰腿无力,只觉从前刚硬气力减退几尽。虽然不敢有所抱怨,但心中总觉茫然, 于是求教先师。先师说:“要练鹤拳必须先换力,旧力不去新力不生,只有放弃先天拙力,新的力量才能经久不变, 这种力量才能称为真力。先天拙力并非不强大,但是年纪一大,这种力量也会逐渐消失,因为他们未经应有的锻炼。未经锻炼的人,不论气力如何强大,终是虚浮偏颇,未能平衡均整,全身上重下轻,右手灵活快捷,左手呆滞迟钝,两脚落地前后不一,转变也不灵,此皆未经锻炼之故。力贵乎沉实虚灵方可运用,未经锻炼之人,直力强而横力弱,发拳出掌,力至肩肘而止,未能达至拳掌,更不用说透于指端而施予物体,所以功力非痛下苦功锻炼不可。”
笔者师门传下的功力训练有“静功” 与“动功”两种,有单练的也有双人对练的。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几种。
桩功
“练拳先练桩,桩乃功中功”,桩功是鹤拳常见的功法。要下盘稳固,打好根基,必须先练好桩功,桩功一方面是在静止稳定中锻炼内部真气的运作,增加功力,也就是“静中求劲”;另一方面通过桩功的锻炼,使气沉劲实,下盘稳固。“鹤拳练精”,历代祖师已有明训:“ 鹤之精在足,鹤之神在静”。所谓:“神闲志暇,心手相忘,独立华表,壁悬千仞,学者冥心孤注,久练精熟,自能于言外得之,非仓猝所能领悟也。”
桩法换劲
未经苦练桩功的人,每一使力,气多上浮,上重下轻,足虚踏无实力,一经推拉,则如无根之树,应手而扑,故拳谚有谓:“未学拳先练桩”,桩马稳固才能练习进退消闪之技。
初习桩功之时,如懒散之人,忽骑乘终日,腰酸腿痛,反觉其力比未习前减退,其实这就是“换力”。从前浮力虚气,必须全部更换,练功到这阶段不可半途而废,而应勇猛奋进,以免前功尽弃。
鹤拳的桩功有“定桩”和“动桩”两种。
定桩
“定桩”是“静中求动”,目的锻炼周身气血活畅,保持头顶、身正、舒胸 、腰直、沉肩、坠肘、双膝似曲非曲、 似直非直,练时切忌身心用力,这样才能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畅则气血活,筋络伸,于是气行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气行全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运行顺达,就能做到力由脊发,经肩而达尾节,能得全身之力,自无飘浮之弊。
一、预备式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齐,脚尖向前,脚趾微微扣紧,脚心虚含,双手自然垂于身侧,头顶有上提意,下颚略略内收,两目平视,目光内敛,牙齿微
扣,舌抵上颚,口微微张开,两肩放松,胸部略为内收,脊椎正直,身体不可 前俯后仰或左右倚斜,腹部松软,呼吸自然匀静。(图1)
二、基本桩
动作:全身放松,双手缓缓抬起,高与肩平,手心向胸,双掌相距约一尺,与乳部相对,虎口略为撑张,十只手指微微张开,不可夹紧,如白鹤松羽,似含而张,肘部自然下坠,腋下虚张,上臂与前臂的弯曲不可小于90度角,双臂如环,状如抱一大气球,用力会夹破,放松又会飞掉。胯向内收,臀部微微后坐,膝关节自然弯曲,形成似曲非曲 ,似直非直,全身关节又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既松又紧,既紧又松,呼吸自然,精神自然放松,不数息,不意守也
不运气,一切以舒适为主。站时如出现关节肌肉因紧张而僵硬、酸痛,只需把 紧张的地方放松揉动即可。(图2)
三、两仪桩
动作:承基本桩式,右脚向前踏上一步,成前七后三不丁不八马,双手向胸前平伸,高与乳部齐,松肩,肘略略下坠,上臂不可夹腋,肘尖与肋约距两个拳位,两手拇指向上,虎口微微张开,十指仍然微张,掌心相对如捧一球, 其他要求与基本桩相同。
两仪桩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变成动桩。练习时架式不变,只是把马步向前推进,前脚进前,后脚跟上,走步时必需保持子午中正,肩、腰、胯平正,不可贪前失后,双手随身胯而动,不可缩入弯曲,手指前指,肘部对膝,承接全身之力,手脚互相叫应贯连,头、肩、 胯、膝、脚处处相呼相应。(图3、4、 5)
四、独立桩
动作:承基本桩,双手缓缓提起,高与眉齐,松肩坠肘,曲腕,十指微张
,掌心向下如吸物,指尖略敛,右腿曲膝挺起,高与腹齐,脚尖向下,身体略略下坐,左右脚轮流练习。(图6)
动椿(功)
一、 摔手(抖翼)
抖颤劲是鹤拳最重要的劲力之一, 人们常说的“朘”、“震”就是这种抖颤劲。鹤拳中有好多种锻炼这种劲力的功法,较常见的有“摔手”、“顿手”。 摔手和顿手有定步练法和活步练法。
(一) 定步摔手
动作:立马平,两手伸直放松垂于大腿前,运动时双手一齐提起,掌背向前,向前上方摔出,不可蓄意运力,想像自己双手沾满了水,要把手上的水摔掉。摔手时要吐气发声,声随手出,由丹田发出一种沉雄的“哈”声音,以声助势,身体不动。(图7、8)
初练时切不可贪快贪多,每天练一两百下就可以,也不可蓄意用力,以免扯伤肘、肩关节韧带,应一下一下动作做好,配合呼吸,才不会伤气。初期只挥动双臂,大约练了半年左右时间,上身腰肩僵力逐渐消除,就可以配合肩、 腰,并由脚底蓄劲上涌(借地力),经双臂摔出,由浅而深,顺序渐进。
(二) 活步摔手
上身动作要求与定步摔手相同。只 是把马式换成前三后七战马,是部变爲 上步,上一步摔一下,顺步,拗步都练 ,双手上摔时身型要略略下坐*退步摔 手要求相同。(图9、10)
二、 顿手
顿手为锻炼肩胛发劲的功力训练方法,也是寸劲节力的筑基功夫之一。可定步练习,也可以活步练习。
动作:双脚分开略宽于肩,身形下坐成小四平马式,两手缓缓提起至乳旁,两肘尽量向后拉,双掌贴胸边,掌心向前,五指朝上,胸膛献开,背部肩胛互相紧靠,吸气落丹田,双手同时向前顿出,掌心向前,身形同时略略下坐, 并发出“哈”声,以声助力。(图11、 12、13)
初练时提手、吸气、顿掌、下坐, 动作不易一气呵成,双手顿出每每用上硬力,关节硬直。故而练习时应一下一下慢慢练习,不可着急勉强出力,以免拉伤。时间长了,双手自然会有一种回力,顿出后双手就会回拉,如有弹性, 各动作也就可以互相协调和顺,一气呵成。
活步顿手练习动作与定步相同,只是把步法换成前三后七战马,顿一下上一步,左右式都要练习。(图14、15)
抖棍
抖棍是鹤拳借助器械练习基本功的一种功法,其他拳种比较少见。抖棍不但可以练习腰肩的弹抖、震颤劲(朘劲) ,也是棍法的一种辅助功法。
抖棍是提高抖劲极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双手反复的来回抖动,把劲力贯注到棍尾,使身体与棍子浑然一体。
动作:双手握一长约七尺木棍,棍头应比棍尾略粗,左阴右阳式(或右阴左阳式)握紧棍头,双手距离约与自己肩头同宽,手肘不可伸直伸尽,肩松沉,肘平坠,松胯,双脚成小四平马,练习时双手运动把棍子作水平式的来回摇动,右手推出,左手拉回,左手推出,右手拉回,推拉时肘部曲而不直,利用肩头的来回力量推动棍子。(图16、17 、18)
初练时免不了出现硬拉硬推的情况,也会出现手、肩、腰、胯未能贯串协调的现象,日子久了肩部的僵劲消除了,就可以配合腰胯的松沉,把全身贯穿成一个整体,把手、肩、腰、胯、腿的劲力连在一起由棍尾发出。
上述几种练功方法,与其他鹤拳的功力训练一样,都是为了加强本身的功力,只要坚持不懈,半年左右的苦练就能消除原有的僵劲,再以腰带肩带手,各关节的相互配合协调,顺序渐进,由浅入深。
摔手、顿手、抖棍的训练,全身筋肌也会随着运动而有节奏地进行松紧训练,不断地增强其弹性和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也相对地大为加强,增加日后实战的适应能力。
鹤拳功夫到家的人,不但双手能发出弹抖震颤劲(朘劲),也能做到意到劲到。当自己意识到身体某部位有需要时,就能发出相应的反击力,以达到自卫反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