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焦虑1:儿女上大学之前的焦虑
“焦虑,大多源于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宝宝来,再吃一口,爸爸爬个小狗汪汪给你看。——啊,能干能干,咱们又吃了一大口。”(小朋友两岁时场景)
“你看你,又忘了记录作业了!明明数学还有两道应用题,你都忘了做。好在我问了你们同班的XX,否则明天又交不上!”
“今天语文有作业,可是你连课本都忘了带回家来。看你明天到学校怎么个死法!”(小学三四年级场景)
上述这样的对话,或者类似的对话,读者诸君不陌生吧?
我当初开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是孩子进入三清学生(清华本硕博)的最后一个阶段。比我小10来岁的同事加朋友,替儿子感到高兴之余,又目睹我在生活中,跟儿子之间良好的父子关系,感到不可思议,怂恿我写写经历,相互借鉴。我遂莽莽撞撞地开了一个公众号,来写育儿方面的心得。去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准星偏向了健康方向。
01
—
用爬个小狗汪汪换取孩子吃口饭,大概是契约理念扭曲的开始
当小孩不吃饭时,你对ta说,不吃肚子会饿,跟小明一起玩球的时候会没力气,这倒罢了。说爬个小狗旺旺你吃一口饭,这个“爬旺旺”和“吃口饭”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如巴甫洛夫实验般地慢慢确立了。在孩子心目中,这大概是第一个契约关系。
契约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小孩子的第一个契约理念,在ta一两岁的时候,就被扭曲了,可怕不?
孩子不吃饭会有伤害吗?说真的,一顿不吃,绝对不会有问题。不吃不吃嘛。
行文至此,我要赞一下我的岳父岳母,他们身边聚集着三个儿女各自的孩子,由于有三个小的,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宠溺了,吃饭都是自主吃,早上吃鸡蛋,培养他们自己剥鸡蛋皮。三个孩子,围在一个小几案边,笨手笨脚地,等鸡蛋剥好,鸡蛋面貌酷似月球表面,甚至可见蛋黄。老大说,我爱吃蛋黄,老二说,我爱吃蛋白,最小的小姑娘彼时只有两岁,说,我爱吃鸡蛋皮儿!至今,我们都还打趣她吃鸡蛋皮的孩子——善良的孩子。
我脑子里从来没有存下有“骗着孩子吃饭”的记忆。相反,因为总跟他讲我小时候如何连米饭都有可能吃不上,不得不吃粗粮的经历,养成了他从来没有浪费粮食的习惯。一个很典型、常发生的案例:如果某天小学里中午吃鸡腿,孩子一定会把鸡骨头放在饭盒里带回来,让家长看到他啃得有多干净。至于饭盒——乃至于在家里吃饭的饭碗——除了用手去摸会感受到米胶发干后的轻微突起,用眼看,跟洗过的餐具,几乎没有区别。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在餐厅里、在社交场合里用餐时。
当孩子兴趣从饭上转移到其他地方时,不吃就不吃吧,让ta把目前集中注意力的那件事处理完(玩个够)。如果孩子很小,饿了给点吃。如果已经是到学龄前的年纪,饿了就饿着,下顿再吃。
02
—
上了初中,家长真的没有资格跟孩子说作业了
很多家长说,陪孩子做作业,可能是最大的“就业”。并由此引发各种令人笑弯了腰、涕泪横飞的段子。
严格意义上的陪孩子做作业,我似乎一次都没有过。当然,以我这样天生责任心极重的人,从能收获孩子的友谊这个结果倒推回去,一定不是不作为的。表现如下:
1、在孩子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用他的课本或者作业本,对照着,一边用白话文翻译下去,一边询问与老师的讲解是否一致。由于老师面对的是小学生,可能有的解释不一定很深入,我则是面对一个求学的少年,会凭着我自己的文言文功底(这个功底的确不错的),引申得比较广泛。除了把此处的词义解释清楚外,还会把古文里常见的通假用法,择其典型者说一说,由此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规律往往是引发兴趣的关键点。掌握规律,便使得学习文言文,变得兴趣盎然。
因为我自己平时也喜欢阅读,把某个词,在哪本书里有句什么文言文的名言里也出现过,而两处的用法和词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趁机做一下不同的解释。
有的词,古文环境里,和现代文环境里,有很大的不同。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对于“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也”。古文里,这个“再”是量词,表示“两次”,现代文里,是副词,表示重复,“又一次”的意思。
如果把意思理解错,翻译就不同了。
上述这句话,正确的意思,孔子是说,“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表示不必追求把事情考虑到万无一失,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七成把握就干吧。”(三次和两次,差不多就是七成的意思,巧合了。)说明孔子是个重视行动的人,但同时也不是蛮干。而是大致考虑成熟,就行动吧。
如果把“再”理解成现代的意思,就变成了,三思之后,还要“再考虑一下。”那么彰显的孔子的做事风格,是谨慎又谨慎,考虑又考虑,而不是行动型的人了。
两者的意思,完全反了。纵观他的整个出仕和十多年游历布道,他的性格,他的行事作风,的确属于“再,斯可也”——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又例如,在孩子学习英语时。
我小时候在南方长大,现在的经贸大,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是当年外语类院校门槛最高的院校。浙江发达地区级市,每年能进入的也就几个人而已。
跨入这样的门槛,自然有点自鸣得意。但是在一年级时,我被抓进了课外学习班中的其中一个有点掉面子的班——“纠音班”。江浙孩子学习英语时,普遍有l\r发音分不清的问题。
这个“补短”的机会,使得我自己在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对我的发音比较自豪和自信。在30岁不到的某年,去美国学习,当地合作单位业务主管,还问我在英国的哪所大学学的英语。这位可爱的大叔,根据我练武术的兴趣,给我起了个William的英文名字,我一直使用至今。
因了这个缘由,在孩子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虽然没有花任何精力在具体的作业上,但有意识地在发音方面参与进去,帮助他一起来读。
不参与作业,不表示你就可以不费心。相反,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和随孩子一起成长,比单纯地陪同完成几篇作业,要付出的心力更大。
强势的家长,喜欢包办,所以把小孩今天应该做哪些题,都通过向其他家长询问的方式,打听得清清楚楚。这样在家里,可以“明察秋毫”,对孩子实施监督,让他无处逃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该做什么,我妈/爸都会毫无遗漏地逐一指令我的。凡是他们没有指令,肯定是不需要做什么的。
到这个地步,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地把孩子训练成了“不能自觉”的人了。
03
—
始终没有体验过孩子逆反
这段时间,脑子里经常想起“逆反”这个词。
而没有体验过来自孩子的逆反,也是生活给我们做家长的最大奖赏。
孩子的逆反,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的逻辑,是ta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到达一个自己觉得具备独立的眼睛了,独立的判断体系了,从而本能地与出生以来父母帮ta看,帮ta思考这个过去一直借重的“外来”机制,发生矛盾了。
而父母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这个事实,不能及时把过去自己“帮ta看,替ta想”让位于“你自己看,你自己想”,因此才体现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发生碰撞,导致所谓逆反这件事情的发生。
尽管ta此时的观察、思考未必完善,但要承认,这就是ta开始独立观察和思考了。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在ta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的过程中,父母能够因势利导,抱着自己也要与时俱进的谦虚胸怀,借此机会,与孩子一起进步,努力修正“昨日之非”,我相信,这种逆反的态势,是不一定要发生的。
我也相信,孩子顺利度过所谓逆反期的家庭,不计其数。
从上面的逻辑可知,孩子逆反不逆反,主动权完全在父母手里,正如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它要往哪里去,虽然受地势的引领(天性),但流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壅塞,对流经的地段是否发生破坏,完全在于打理这股水流的农夫(父母)手里。
04
—
焦虑往往是因为没有厘清自己要什么,和该做什么
这些年,我对于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责任有很多思考。平心而论,父母二字,真的不是“爸爸妈妈”的称谓那么简单。
父母的称谓,是一种使命。
一旦成为他人的父母,这相当于开启了一个巨大工程的序幕,上演的是需要付出很大心力的大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固然是指宏观而言,我们聚焦到一个人的成长,起码也有十年的培育期吧?
父母在儿女成长的道路上,我从自己期望于上辈身上的,以及自己对后辈所做的实验来看,不是在于ta吃什么、学什么、学成什么样,而是主要要完成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以及在ta力量薄弱、走得不是很稳的时候,在心灵上陪伴ta,让ta感到力量。
我自己从初中就开始住校,大学基本独立生活,所以,对于“心灵陪伴”的缺失,感受极其深刻,对于在年少时就独立踯躅前行的艰辛,感受尤其刻骨铭心。正因为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即使在其他方面有所失,也要在对孩子的“心灵陪伴”方面做到位——在成长道路上,有家长的陪伴、指引、训练的孩子,往往是阳光的、富有爱心的、人格健康的。
不少家长的焦虑,由于没有厘清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自己要达到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做什么,遂产生了焦虑。
焦虑与担心不同。担心是有具体的事项的,一旦这个事项过去,担心就解除了。譬如,孩子首次独自坐地铁去某个地方,这是ta人生中的首次,为了锻炼ta,家长首次不陪同。在ta回家之前,家长有担心,这是必须的。
但是,焦虑,是自己对于某种不确定的东西的无助感和恐惧感。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自己要什么,随后根据自己所想要的,去确立自己如何去达到。
这恐怕是对治各种焦虑的不二法门。
究竟你通过孩子要什么?很少有家长说得清楚。
1、要ta健康?你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到10岁时身高达到多少?还是三年级的时候要体育达到多少级?光是“健康”二字,对不起,没有用。
2、要ta学习好?什么叫学习好?下学期比本学期提升?初中要升入某某学校?未来上某某大学?你的认知中,如何达到期望的目标?
这些都要家长自己先想清楚。
这个清单可以列得很长……
很多家长所谓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愿景”。愿景是不能度量的,而目标是可以度量的。无论希望怎样,都要通过设定目标来一步步达成。
甚至可以说,明确自己要什么,并据此设定具体可度量的目标,是摆脱焦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