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富豪三甲最新出炉,谁最牛?
《星期日泰晤士报》最近公布了一年一度的英国富豪榜。你可能没想到,疫情没有让亿万富豪们停下财富增长的脚步。2020年成了英国33年来、也就是《星期日泰晤士报》开始统计英国富豪以来十亿级富豪最多的一年!
今年的榜单涌现了171位十亿级富豪,比2020年榜单多了24位。他们的财富加起来增加了5972亿英镑,比一年前增加了22%——他们的财富增长,似乎让人忘记过去14个月曾经出现过一场新冠疫情。
莱昂纳德·布拉瓦特尼克爵士凭借230亿英镑身价第二次登顶。他出生在乌克兰,如今住在伦敦,拥有华纳唱片价值121亿英镑的股份,投资涉及娱乐业和媒体行业。
当然,我们也很关心华裔在这份榜单上的表现。
根据该榜规则,除了英国公民之外,英国居民、英国人的配偶、在英国置业置产投资以及从事慈善活动、海外英国公民等等都能入选。
排在华人第一的,是在伦敦投资房地产多年的中国香港商人李德义(Samuel Tak Lee)和他的家族,财富27.31亿英镑,总排名60位。
排在华人第二的,则是在伦敦投资零售业和酒店业20年的克里斯蒂娜·王和她的家族,财富达到10亿英镑,总排名165位。
排在华人第三的,是在伦敦创办财富管理公司16年的中国商人霍焱,总财富7.48亿英镑,总排名217位。
这三位在英国已经深耕多年,各有千秋:
李德义大力投资伦敦西区以及中国城,曾经持有唐人街最大地主的不少股权;
克里斯蒂娜·王拥有多家商业地产,被称为邦德街女王;
霍焱创办的投资公司已成为欧洲规模第八大的对冲基金,在世界各地拥有分公司,影响力横跨英国的政、经、学界,如今又发力慈善,要效仿巴菲特“裸捐”。
李德义:
曾经“把持”中国城,势力依然遍西区
伦敦西区一直是英国商业地产必争之地,这里有一位来自东方的隐形大地主——李德义。
而且,通过自己开设的地产管理公司以及持股信托公司,他的地产不仅遍布西区。根据《福布斯》网站的说法,从Soho到梅菲尔(Mayfair),他如今拥有的地产面积达14英亩(约5.66万平方米)!他名下的地产管理公司Langham Estate还拥有西区一系列顶级的零售空间和写字楼。
根据去年另一份统计,李德义拥有伦敦142处不动产。
李德义的房产帝国从香港扩展到伦敦,辐射到日内瓦、东京等城市。
李德义另一个曾经的名头则是中国城最大地主Shaftesbury的大股东。这家地产公司不但是西区最大的地主之一,也是中国城最大地主,拥有位于中国城的91家餐厅、49家店铺、159间公寓和超过2.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Shaftesbury还在伦敦核心的Carnaby、Covent Garden、Soho和Fitzrovia拥有大批零售和写字楼空间。
一直有报道指出李德义有计划一步步取得Shaftesbury的控制权,但显然,一场疫情打乱了他的部署,他选择了止损。去年6月份,他以4.36亿英镑卖出Shaftesbury全部26.3%的股份,每股0.54英镑,价格比2018年创下的高点1.025英镑大大缩水,而他正是在那个时候完成入股布局的。而从去年2月份到他卖出时,Shaftesbury的股价下跌了三分之一。
李德义在香港的房地产去年也出现亏损,他控股的Dynasty Hotel Limited拥有的金钟远东金融中心租金下跌三成。2016年,这家公司是以3.57亿港元买入这处房产的。
即便如此,李德义的资产组合还是达到了27.31亿英镑,连年稳坐英国华人首富之位。
今年82岁的李德义出生于香港,其祖父李雁南在1917年发迹,是当时跑马地大业主,其独子李文华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经营酒店业。
李德义在麻省理工获得土木与环境工程学士学位(后来又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开始了和房地产的不解之缘。毕业后,他返回香港,加入家族企业恒丰集团(Prudential Enterprise),然后在1985年从哥哥李德仁手上接过这家公司。
上个世纪90年代,李德义以5100万英镑收购了历史悠久的Langham Estate公司,这家公司管理的Langham Estate,位于伦敦西区中心,南至牛津街,北至Euston Road,原是牛津伯爵的领地,如今已经是包括写字楼、餐厅和零售业的重要黄金地段。
从这笔投资开始,李德义构建起他在英国的地产帝国。
多年来,李德义投资风格被称为寸土必争,绝对不容吃亏。2019年,《泰晤士报》就报道他因为股价下跌而起诉Shaftesbury。
不过,另一方面,李德义热心公益,不忘旧情。他曾经为麻省理工捐款1.18亿美元,这是麻省理工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笔捐款之一,所有资金用来设立了一个关注中国房地产发展研究的研究所。他当时表示中国房地产发展大有可为,鼓励世界人才关注和研究这块市场。
李德仁长期在伦敦和香港之间往返。他和妻子育有7个孩子。虽然他们不爱接受采访,但外界还是得知,他生活奢华,拥有两艘超豪华游轮。他的家族还拥有一架波音飞机,收藏了一大堆豪车。
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昂贵的劳斯莱斯Sweptail,价值约1280万美元,这是他儿子李建勤收藏的。
李家的私生活是香港和英国媒体多年来关注的焦点。
2011年,《伦敦旗帜晚报》就报道了李德义涉及的一桩官司。根据当时英国法庭的信息,李德义有一位长期情人吴小姐,正式头衔是他的秘书,协助他在伦敦的房地产活动,但2008年吴小姐说自己怀孕了,要李德义给她300万英镑现金,否则就要告诉他妻子。李德义不愿意付钱,就找来私人侦探搜集证据,报到警方那里,指控吴小姐勒索和诈骗。
不过,在法庭上,吴小姐拿出了大量证据证明他俩的私人关系。法庭驳回了诈骗指控,还因为李德义蓄意撒谎,要求他把一处价值300万英镑的伦敦房产交付给吴小姐。
因此,李德义成了英媒认证的花心富豪。
李家另一件轰动香港的社会新闻是李德义儿子李建勤的离婚案,延宕多年,李建勤的前妻最终分得5.2亿港元,中间李氏父子还曾被指作假证,被刑事检控。
李家还有宗轰动的争产案。李德义曾告哥哥李德仁和姐姐李咏剑不当处理遗产,但被后者反告侵吞父亲企业7亿多港元,最后双方以8亿港元庭外和解。
克里斯蒂娜·王:
传说中《摘金奇缘》原型,
现实中的邦德街女王
前几年,一部全亚裔的好莱坞巨制《摘金奇缘》(也许另一个译名《疯狂亚洲富豪》更贴切)横扫全球票房,杨紫琼饰演的新加坡房地产家族杨家的大家长埃莉诺作风霸气,让人印象深刻。
《Cosmopolitan》亚洲版在电影上映时撰文指出:很多人猜测埃莉诺的原型可能是克里斯蒂娜·王,新加坡的社交媒体传言,克里斯蒂娜曾经当众扇了丈夫的小三一巴掌……
这个当然是无从考证的都会传说,也不符合克里斯蒂娜·王的形象——因为,和埃莉诺相比,克里斯蒂娜工作能力并不逊色于丈夫、新加坡酒店业大亨王明星,而且王家的财富比电影中杨家的财富更加疯狂。
和不少妻凭夫贵的家族不一样,原名克里斯蒂娜·符的她,出生在新加坡大家族符家。父亲符运锡(Peter Fu Yun Siak)创立了庞大的贸易集团Kuo International,靠着转运木材和石油起家。
当然,克里斯蒂娜的丈夫王明星也来自一个马来西亚大家族,只不过远远没有符家成功。他在1975年进入Kuo International工作,不但获得符运锡的赏识,还和克里斯蒂娜喜结连理。后来,他跟老丈人成立了新公司HPL,买下了新加坡希尔顿酒店,如今价值是当年的10倍。
但克里斯蒂娜自己的成就也不差。她在24岁那年就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后来又创立了自己的时尚集团Club 21,专注代理欧洲时尚品牌,代理Armani在伦敦、悉尼、雅加达和新加坡的所有商店。
Club 21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进军伦敦。除了Armani之外,她还取得了Prada、Bulgari、Calvin Klein、Miu Miu等品牌的代理权。
2003年,克里斯蒂娜获得了英国老牌奢侈品牌Mulberry的大部分股份。如今的她,在全世界拥有400家高街零售商店,遍布亚太和欧洲。
但真正让克里斯蒂娜在英国为人所熟知的还是那个流传已久的头衔——邦德街女王。《独立报》曾经指出,走在邦德街,不要被那些大牌名字“欺骗”了,其实他们都姓王——克里斯蒂娜获得所有大牌的代理权,并买下邦德街大量商铺,从中赚取利润。
《独立报》甚至引述了一位地产经纪的描述:对于看上的商铺,克里斯蒂娜会直接走进去,说她要了,买卖就这么谈成了——果然是君临邦德街的女王。
她后来把版图扩展到其他领域:在伦敦买下The Halkin和Metropolitan酒店,还拥有大量健身房、餐厅,可谓衣食住行健康一条龙。她还拥有马尔代夫的Cocoa Island度假村、曼谷Metropolitan 酒店等等。
克里斯蒂娜也是一个低调的富豪,自从1993年以来再也没接受过任何采访。媒体形容她作风冷酷、打扮时尚,被称为新加坡的时尚指标。由于对时尚业的贡献,她在1995年入选意大利时尚名人堂。
克里斯蒂娜还是新加坡航空的独立董事,担任过新加坡国家公园董事会主席。
和李德义一样,克里斯蒂娜也卷入过家族争产纠纷。克里斯蒂娜的弟弟符中正连同其他兄弟姐妹起诉克里斯蒂娜和丈夫王明星没有履行资产替换的协议。
具体情节是这样的:
当年王明星和老丈人符运锡一起创办HPL后,王明星离开了Kuo International,符运锡在2005年病逝,根据遗书,Kuo International交给了小儿子符中正。
符中正
但根据符中正提供的信件,符运锡一直担心王明星在打理HPL的时候没有处理好跟个人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符运锡去世后,王明星开始收购HPL,引起符中正的不满。符中正提出HPL和Kuo International之间股权置换,王家退出Kuo International,符家退出HPL,两家算是正式分道扬镳。
然而,双方谈判破裂,王明星指责符家多年没给他分红,符中正也把姐夫告上法庭,闹得一地鸡毛。
“疯狂亚洲富豪”家里的那些事也真够疯狂的。
霍焱:
最牛华人对冲基金经理,
表态“裸捐”的慈善家
最后要介绍的是出生在上海的投资家霍焱。
霍焱的履历可以说非常符合当今富豪全球化的发展轨迹——出生在中国,在美国读书后留美就业,有所发展后把公司开到伦敦,再辐射全球。
今年53岁的霍焱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霍秉权曾是中国首批从事宇宙射线和核物理研究的物理学家,上世纪30年代考取公费留学,在剑桥大学研究物理学,回国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后来又参与筹建郑州大学。
霍焱的父亲霍裕平子承父志,继续攻读物理,1959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1993年成为中科院院士,是理论物理界的权威。
有这么牛的祖辈、父辈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霍焱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考上了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赶上当年出国潮。1993年,年仅25岁的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
但后来,霍焱没像父辈一样走进象牙塔。当时,华尔街的量化策略吸引了很多理科人才,霍焱进入了摩根大通的固定收益部门担任交易员。短短几年,他就独当一面,并组建了固定收益团队。
2005年,他和同事浅井正雄来到伦敦创业,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Capula Investment Management。
用了7年时间,Capula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30亿美元,其间还得到了老东家摩根大通以及日本三菱集团的注资。
2012年,《福布斯》评选全球对冲基金经理收入排行榜,霍焱名列第21位,被第一财经等中国媒体称为当年的华人最牛投资基金经理人。
霍焱在早期的采访中表示,他的成功之路是通过投资美国国债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市场等等,尤其在2008年前后的金融海啸期间,霍焱的基金实现逆势增值,离不开他对相对价值策略的运用,这是扎实的学术功底加上敏锐的眼光所造就的。
霍焱曾表示,他的秘诀就是发现市场机会、评估市场何时存在风险以及何时规避风险。
2010年,霍焱筹集20亿美元成立了一个尾部风险对冲基金,专门从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中获益。当年的欧债危机对别人来说是危机,但对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那年Capula一举成名,霍焱也获得了约4400万美元的分红。
2012年,霍焱首次进入《星期日泰晤士报》英国富豪榜,2亿英镑的资产未能让他进入前250名,但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对比其他华人富豪丰厚的家底,他绝对是白手起家。他还曾经入选英国20位最富有的对冲基金大亨,当时名列第8。
如今的Capula已经成长为欧洲第八大对冲基金,分公司遍布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根据2019年的数据,Capula管理资产达到198亿美元。
如今的霍焱,除了一如既往管理自己的对冲基金外,将更多精力转向慈善。
2009年,霍焱和妻子方雪在伦敦成立了霍氏家族基金,发展儿童慈善事业。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官网显示,霍氏基金会去年捐赠了10亿英镑给他们,帮助英国科学顾问团成员保罗·厄特带领的REACT抗疫研究计划寻找更有效控制疫情的策略。
霍氏基金会还捐款给伦敦国王学院,用作新冠抗体研究。
2017年,霍焱被母校普林斯顿大学任命为董事会成员。
他的人脉也拓展到了英国政界。2019年,他出席了保守党的筹款晚宴。根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信息,他向保守党捐款20万英镑。
尤其让人佩服的是,去年12月,霍焱和妻子响应富豪巴菲特等人的号召,签署了Giving Pledge(捐赠誓言),承诺逐步把个人绝大多数财富捐出!
在Giving Pledge官网上,霍焱表示,39年前,他和妻子都是拿着奖学金来到美国攻读学位的穷学生,自己的成功有赖于他人的善意,自此他们一路发展,获得今天的成就。
如今,他们承诺把自己的大部分财富用于慈善用途,运用自己在商界积累的经验发展慈善事业,帮助他人实现个人发展的全部潜质,协助科学和艺术发展,帮助科学家更了解世界。
他们说,这也是他们成立霍氏家族基金会的初衷,他们在慈善道路上还是初学者,希望向参与Giving Pledge的前辈学习,如何更有效运用自己的捐款,发挥最大的慈善用途。
丨互动丨
这些华人富豪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欢迎到留言区写下你的感想哦。
作浪/小逸
参信信源:Forbes, The Times, BBC, Business Live, Yahoo! UK, HK01, HKET, 文汇报, Apple Dail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Daily Telegraph, Strait Times, Business Times, WWD, Independent, SWHF, Cosmopolitan Asia, Asia Tatler, Daily Mirror, Business Insider, City Wire, Princeton.edu., Imperial.ac.uk, 华商报, 第一财经, 凤凰网
英 伦 后 浪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