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程管理,院士有话说(何继善)
2015年9月份在同济大学举办的工程管理与工程哲学论坛上,何继善院士做了《工程管理创新与工程管理哲学若干思考》的报告。
报告首先从认识工程与工程管理开始。阿波罗登月工程的总负责人韦伯博士在总结登月成功经验时曾经说过“我们没有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工程管理的定义可以从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过程(论证与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和要素(资源、合同、风险、技术、信息、文化等集成)三个方面进行哲学层面的定义,工程管理的哲学定义是围绕人的定义,包括人的地位、人与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和互动的等等。
然后介绍了我国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古代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对优化进行了实践。近代是结构设置与制度建设,如自营、基建处、指挥部等,以及实施方式。计划经济时期系统论与统筹法和优选法的“双法”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制度建设,包括招投标制(1979年试行,84年暂行规定,99年颁布法律)、合同管理制(1999年颁布法律)、监理制(88年试行,97年法律规定)、项目法人责任制(92年和96年暂行规定)等,创建项目融资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和承发包模式等。
而时代呼唤工程管理的全面创新与规范,但技术创新不等于工程创新,工程创新是技术与管理的“二元”创新,工程创新具有过程性、系统性与集成性、风险性、渐进性与突破性等特征,工程创新包括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最后从哲学视角释义工程管理,包括工程思维、伦理思维、哲学思维等思维问题,以及决策观、决策方法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互动、适度创新、创新与安全的矛盾、创新与规范的矛盾、工程经济的内外部、短期与长期矛盾等哲学问题,以及工程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和谐问题,并认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协同创新,构建和谐”既是工程活动本身,也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是工程管理的最高准则与终极目标。
人物介绍
何继善,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何继善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何继善教授长期重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对我国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公开出版了专著和一批有影响的文章。积极参与推动成立工程管理学部,积极组织工程管理论坛和推动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正在从事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