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423课:细说“谦”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两个汉字:“謐、謙”。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谧、谦”,其中“谦”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谦”。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謐(谧)。读m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谧,静语也。从言,(上必下皿)声。一曰无声也。”形声字。本义有两个:
其一,“静语也。”平静之语;其二,“无声也。”没有声音。
现代汉语多用第二个意义,即安宁;寂静。《尔雅·释诂上》:“谧,静也。”《广韵·质韵》:“谧,安也。”清代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须臾雨尽月华湿,月瀑更较雨瀑谧。”月光被比作瀑布,自然是安静的;梁斌《红旗谱》十六:“春兰睁起又黑又大的眼睛,静谧地看着运涛 。”
(静谧之美)
又指静止。《抱朴子外篇·吴失》:“五弦谧响,南风不咏。”
“谧”的小篆写法如图:
(谧的小篆写法)
2、謙(谦)。读音有两个:
(一)qiā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谦,敬也。从言,兼声。”形声字。本义是谦虚,谦让,恭敬别人。
这里的“敬”,张舜徽《说文约注》:“谦必以敬为本,始不流于虚伪,故许君直以敬训谦也。”谦虚、谦让必然以敬为根本,才不会流于虚伪,所以许慎直接用敬来解释“谦”。这里的“兼声”,是声中有义。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谦》:“敬,《说文》训肃,主从心言之,谦字从言,义不相副。此许君泛训,非胜义也。愚以兼声声类求之,谦盖谓言之不自足者也。知者,兼声之字多含薄小不足之义。”
《玉篇·言部》:“谦,轻也,让也。”《字汇·言部》:“谦,不自满也。”《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害,谦逊得到禆益。《后汉书·隗嚣传》:“嚣不欲东,连遣使深致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隗嚣不愿归东,连连遣使带着深表谦辞的奏章入见,说自己没有功德,要等到四方平定,再告退回乡。
(满招损的欹器)
这个用法是谦字现代汉语的主要用法,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现在的报章失了力量,却也是真的,不过我以为还没有达到如记者先生所自谦,竟至一钱不值,毫无责任的时候。”
(自谦)
本义之外,谦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丧失;虚空。卷子本《玉篇·言部》引《苍颉篇》:“谦,虚也。”《逸周书·武称》:“爵位不谦,田宅不亏。”孔晁注:“谦,损也。”
(2)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坤上。《易·谦》:“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póu,取)多益寡,称物平施。”高山低藏在地中,象征谦虚;君子因此引取过多、补充不足,权衡各种事物,公平地施予。
(谦卦卦象)
(3)通“嫌”。嫌疑。《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杨倞注:“谦,读为嫌,得信于主,不处嫌疑间,使人疑其作威福也。”地位高贵,也不奢侈过度;君主信任,也不忘记避嫌疑。
(4)通“兼”。同时涉及。《墨子·明鬼下》:“此二子者,讼三年而狱不断。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犹谦释之,恐失有罪。”王念孙《读书杂志》:“由,犹皆欲也。谦与兼同。言欲兼杀之,兼释之也。”这两人争讼三年狱官不能判决。齐君想把他们都杀掉,却担心杀了无罪者;想都释放他们,又担心放过了有罪者。
(5)通“慊(qiè)。满足。《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郑玄注:“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朱熹《四书集注》:“谦,快也,足也。”所谓的“诚其意”者,是指不要自欺。如同厌恶臭味,如同喜好女色,这就叫做自我满足。
此外,谦还是姓。《字汇·言部》:“谦,姓。”
(二)zhàn。同“詀”。被诳。《集韵·陷韵》:“詀,被诳也。或从兼。”
谦的小篆写法如图:
(谦的小篆写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