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已服软,蓝标还会远吗?
万万没想到,蓝标的315人事危机还会有续集。
如《这届315,“最佳外场嘉宾”京东和蓝标可热闹多了》文中提到,在蓝标第一轮的危机公关之后,当事人已经删除文章并刊登公开澄清声明。
而就在昨天深夜,这位当事人再次向蓝标发难,发布了《我删了文章发了声明,却换来了蓝色光标对我的诋毁和无偿开除》,指出一周的沟通后,蓝标并没有妥善解决这件事,态度继续强硬。
文中提到,蓝标出面公关之后,迫于压力,该员工删文道歉,并达成以下四点协议:
1、将文章删除,并发致歉声明,这个是蓝标方面提出的前提;
2、24小时内公司调查清楚、让HR跟我致歉,并就劳动问题做出法定赔偿;
3、如其他同事有类似劳动关系问题,公司将开放解决通道;
4、蓝标高管将原邮件撤回并重新补发达成共识的新邮件。
然而事实是,“第一条我们做出了妥协,事态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第二条和第三条截至发文前还没有什么实质进展。”
看完这篇文章,此事件已上升到“尊严”范围,估计蓝标现在愿意赔偿也无济于事了。总体来看,蓝标这次的危机公关可以说相当失败了。
随便聊聊我的看法。
蓝标的315危机公关太具攻击性,可能是太过自信吧。但我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到底,如果该员工真的屡次旷工、遭用户投诉,那么既然手握员工打卡记录和领导证明的蓝标,完全可以按照劳动法将其开除,何必逼其主动辞职?即使闹到仲裁,打卡记录完全可以作为员工表现的证明,相信蓝标也未必会输。
这里有必要说的是,虽然业内人都知道干广告、公关这一行,用打卡来衡量工作时间太可笑。但是,如果员工手册有清楚说明需要打卡,一旦上升到仲裁这种场合,这就是有问题的。建议大家都留个心眼。因为也见过很多身边的案例,站在公司角度,最容易的证明就是打卡记录。
蓝标的公关风格向来强势,擅于用攻击型公关而非常见的防守型。这从它服务过的几个大客户可以明显看出,联想、百度、京东,从来就不会一次性服软(参考前面的百度,和315的京东)。
有意思的是,在六六事件中,京东的第二轮危机公关还是服软道了歉。
而再之前的百度,在魏则西事件闹大之后,最终也服软,宣布裁撤了医疗事业部,虽然最近百度的医疗广告卷土重来,但这是后话。
这些闹到全民皆知地步的危机,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公众情绪的积累,最终在导火索的引爆之下的一次总爆发。而一旦到这种地步,危机公关的作用是极弱的,基本只能尽可能服软,等时间消耗网友的记忆。
百度的医疗广告一直以来就被频繁诟病,上当的网友不计其数,直到被魏则西事件引爆,百度遭受了持续几个月的口诛笔伐。
京东的“二手东”名号也得来已久,六六的控诉也只是导火索,所以在京东毫无底气的强硬回复后,才会有六六所谓“微信后台有9000多条投诉,微博一万多投诉,N多实锤在手”的强烈反弹。
客观的说,这些危机,在当时都不算是被成功的公关……这些都是公众情绪酝酿积累到一定地步之后的危机。强势公关绝不适用。而在蓝标事件中,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在这位员工的评论区中,就有众多遭遇过类似事件的“前蓝标人”站出来支持。足以见得这并不是蓝标所说的“个案”。
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去年的海底捞,被曝在后厨的洗杯间发现了老鼠的踪迹,之后陆续发现了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等不卫生现象。但海底捞的声明一出,舆论危机迅速反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原谅海底捞。
为什么?因为公众对于海底捞的情绪一直是正面大于负面,这一导火索根本不足以引燃公众情绪,这种情况下,危机公关的可作用性很大,短时间内扭转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大。
最后说回蓝标事件,其实蓝标的危机公关完全不必如此强势,在预料到事件已经发酵到如此地步后,官方的声明可以尽量语气平稳,说明公司已知晓此事件,承诺展开全面调查,并给出一些正面的宽慰即可。从大局考虑,不该省的成本就不必省了。
我同意李国威老师的观点,这位当事员工很有新媒体思维,文章的标题典型的新媒体标题,「标签」多,信息量丰富;其次,标题字数恰好,转到朋友圈里一字不落都能看到。而昨晚的第二篇,选在了深夜发布,没有给蓝标在第一时间公关的机会,也能让这篇文章在今天一早迅速刷屏完成10万+,成为当天热点,内容也很会煽动情绪。
事情到如此地步,对蓝标来说显然已经得不偿失。京东已经服软道歉了,蓝标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