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峡之--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风;从大西洋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米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导航路。
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由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1704年,英国在与西班牙的持续战争中,征服了直布罗陀,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的条约中,宣布将直布罗陀永远割让予英国;英国占领直布罗陀后,在这里建立了军事要塞,控制着海峡交通。
西班牙一直未放弃对直布罗陀的领土主权要求,但战后多年来,直布罗陀的民众,一直希望继续接受英国统治,并在多次公投中以绝对多票支持英国的统治。
1959年,西班牙要求联合国敦促英国归还直布罗陀主权;英国表示,直布罗陀是它的非自治领土。
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要求英西两国会谈,以达成一个通过谈判的解决办法。
1967年9月,英国在直布罗陀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多数公民赞成直布罗陀继续归属英国。
1969年,直布罗陀公布了自治宪法。
1976年联合国大会再次敦促两国政府进行谈判。
1985年2月,西班牙不再对直布罗陀实施有关封锁,英西两国也开始认真讨论,包括直布罗陀主权在内的有关问题。但英国和西班牙围绕直布罗陀的主权、对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控制权,迄今为止仍然一直争执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