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技术使用在于日常生活”:如何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原本在单位写了五百字,后来发现没有复制正确,导致只能回家重写。

李克富教授文章里写到一个咨询案例,说是高考失利孩子的家长,看到孩子躲在房间不出来,非常焦虑,担心孩子是否抑郁了,不断安慰却没有效果,不得不求助咨询师。

作为咨询师,问了这几个问题,“假如你是高考失利的孩子,你会这样抑郁吗”“如果不是,为何你认为孩子会这样吗”“如果是,你会如何理解孩子呢”?

显然,这是标准的共情技术使用,就是把自己当做孩子,从孩子角度看待遇到的挫折,那么抑郁难受痛苦一定在所难免,作为家长就要少讲道理,少去安慰,而是多些共情陪伴,多帮助少添乱。

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心理教育,那就是考试不达预期,非常大的挫折体验,这就有了羞耻感。羞耻是自认为达不到正常标准而带来的痛苦体验,比如高考失利而不如人的难受,这时候就会出现丢人、丢脸、不愿见人的想法,这是根深蒂固的,无法消除。

我们要区别羞耻与内疚,羞耻出现于本我阶段,也就是3岁之前,而内疚出现于超我阶段,也就是3——13岁期间,羞耻出现的早而更加原始,影响也就更大。羞耻要比内疚带给人更多痛苦,内疚是认为做错事痛苦体验,要比认为没有达到正常人标准的羞耻好处理。

因此,对抗羞耻的容易做法就是不见人、少见人,于是高考失利孩子闭门不出也就可以理解,这个需要时间来缓解。

父母的焦虑,只能加深孩子的焦虑痛苦,唯有父母的冷静才会给孩子带来情绪稳定。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理论思考必须回到心理定义的本质来,昨天我们说了心理定义前半句,即“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解释为“加工、创造、错觉”,今天我们说说心理定义的下半句,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为何当孩子考试不顺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倍感焦虑,担心孩子情绪不良无法自控,这必须从心理定义来解释。

农村人说“人心隔肚皮”,海明威说“没有人是一个孤岛”,那么心理定义后半句可以如下理解:

1、反映。心理活动发生在大脑里,却不是无源之本,来自客观现实,好比我们看到月季花的绚丽,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好比我们看到孩子不高兴,这是孩子不快的体验,映射到我们心理中就是反映。

2、关系。既然是反映,就意味着关系。我们看到月季花,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我们感受孩子的痛苦,这是人与人的关系反映,我们喜欢或者亲近某个人,这是人际互动关系的反映。我们是情境力量的动物,情境就是关系的来源,在家里随意舒适,而在外面要衣冠楚楚,这是情境的力量。

3、投射。当我们说人际关系的时候,看似与人打交道、与自然打交道,其实是在与自己打交道,这又回到“心理是脑的机能”,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自我高度与角度的思维投射。

总结,当我们与孩子共情时候,与他人共情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其实不过是警惕自我在投射自己固有看法,无法换个角度看别人,我们时刻牢记处于关系中,警惕自我投射而不是站在对方角度。

王阳明有感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无他唯从对方角度出发难,太容易自我中心主义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