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医学界的大事件,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网上盲目跟风一味的夸大,很可能会掩盖某些事实造成恐慌,停在原地故步自封摇摆不前,也无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真正进步,这用来形容我国的中医药和日本的“汉方药”或许比较恰当。中医药文化在我国传承发展上千年,其中不止有治病救人的良方,还蕴含着丰富的哲思,其中所传达的包容性同样适用于当下,值得我们学习。

文:本草头条团队(bencaotoutiao)

| 全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3分钟|

翻阅和中医药、汉方药有关的文章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都是倾向性比较明显的言论,看多了难免使人焦虑不安,其中不乏汉方药有多强,在日本如便利店等一样普遍,日本民众的认可率又有多高,中医药在很多方面又有多么的跟不上脚步等语句,不免让初来乍到对中医药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心中疑惑,事实果真如此吗?恰巧小编有几个在日本呆了很多年的朋友,身边也有不少人去过日本,从各方面的语言汇总中,梳理出一个可能和以往很多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事实画卷。

汉方药店并不多

药妆店较为常见

网传日本的汉方药店如便利店一样遍地开花,日本民众的心里认可度很高,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汉方药店并不常见,药妆店倒是比较多。而患了感冒等小病很多人多去诊所,如果诊所能力不够会开证明,患者拿着证明方可去综合医院,而诊所以西医较多。反观近两年倒是在国内,中医诊所,中西医结合医院较为常见,注意观察的朋友不难发现走在路边常见中医相关的招牌。

之所以跟大家介绍这个小现象,还是想提醒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朋友们客观的吸取经验,学习优点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用去刻意抬高、夸张,还是应理性地去看待,去学习,去接纳。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的道地文化传承几千年,凝聚了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经典名方有几万种,在日本批准使用的汉方药制剂仅为294种,我国的中医药是有先天优势的,但是后天在某些方面发展不足也确实是客观事实,不容忽视。

若说日本可借鉴的点那药妆店应该算一个特色,对于我国中医药在开阔更多领域的市场方面不失为一种借鉴。走在日本街头,药妆店十分常见,店内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保健品,还有很多药妆产品,并已经成为一种特色招牌,广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在品牌效应的影响下,去这个国家便会想到此事,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的中医药而言,中医药本身就具有特色与优势,无论是在大健康领域,药食同源,还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医药化妆品都有成功案例,怎样将这些特有的产品包装成我们的品牌优势,并用有效的监管手段,加强规范管理,赢得大家的信赖,有效的监管加质优有特色的产品加完备的产业链形成品牌优势,也不失为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思考的方向。

“医药圆融”,中医与中药密不可分 

中医药深深植根于我国的文化土壤,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开方,而日本汉方药大约在后汉时期由中国传入,被广泛接纳。但是日本学习到的大多是来自于艺术典籍上的各种处方,而具备中医理论,有完备行医经验的中医则相对不足,导致医药分离的状态,虽然将药研究的淋漓尽致,但是缺乏辩证论治的就医体系,也难免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这在后来震惊医学界的小柴胡事件中便给了日本汉方药严厉的警示。

小柴胡汤适应证候群广泛,在二十世纪90年代被日本医师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功能障碍。1994年1月—1999年12月日本媒体报道188例患者因服用小柴胡汤而导致间质性肺炎,并且造成22例死亡,一时间汉方安全的神话被打破。汉方医学在日本受到历史的重创后,复兴之路走的艰辛而又仓促。很多我国的经典名方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日本当时处于有药而少医的情势,尤其是在“方病相对”的思维引导下,没有注重因人而异、同病异治等中医重要基础理论的指导。曾有1例患者连续服用3年小柴胡制剂,总重量达7.5kg,更有上万人同服小柴胡汤的盛况,可见出现类似事件实属偶然中的必然。

而在我国中医们看病配药其实是十分灵活的,会根据个体情况,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方法,就像之前我们采访过翟华强教授时,他所举的例子就十分鲜明的道出了二者紧密的联系,“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伤寒第一方桂枝汤,桂枝汤主要治疗感冒、汗出、恶风、止汗四大症,桂枝汤的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这五味药。一般医生开完药直接到药房抓药,但张仲景注重怎么用药,他提倡药后喝热稀粥,发汗并非大汗淋漓,而是服药的护理很重要。如果服药没有出汗怎么办,要不要擅自做主吃西药呢?很多人吃了中药没见好,再吃西药,古代并没有,吃了药没出汗怎么办?可以加倍,只要辩证准确,确实是伤寒中风,这时如果两个小时以后没出汗接着喝,还没出汗再接着喝,半天功夫可以喝三次药,只要出汗了,感冒就能消失。只要发了汗,就不要再吃了,中医叫中病即止。”但若只看药不懂药理,就极易会延长病期,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从中也可见医药圆融的重要性,当下我国中医药进课堂,中医药大学不断扩增,也为新时代下医药圆融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立足于我国中医药文化土壤

兼容并蓄

传承发展创新中医药之路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别国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譬如日本做的比较成功的中药材生产源头把控方面,他们的运输保存环节,研发的科学性等我们可以去参考去借鉴,但万万不可盲目受人引导忽视我国的中医药成就。尤其是国家近两年也颁布多项措施鼓励中医药发展,效果很明显,国人对于中医药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中医药的学术论文屡登国际名刊,新冠以来,中医药成果也更多地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人。发展是要立足于我国的中医药土壤采取措施,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我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实践,我国的中医药体系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但如何用更佳的方式和市场结合才会更有利于发展,拉动经济稳固增长,如何在各个环节有效监管,保质保量,也许是接下来相关部门以及我们每一个中医药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