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曾给各省大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好笑
洪秀全于公元1851年建立的太平天国,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其进度之快、动员之众空前绝后,鼎盛时期太平军甚至占据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
大图模式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利用宗教来发动起义的农民运动,当年洪秀全科举失利,无意之间看到了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深有感悟,便将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所谓的“拜上帝教”,在广西金田纠集了大量民众,由此掀起了数十年反抗清王朝统治的起义大潮。太平天国虽然最终失败,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对后人推翻清王朝产生了较为积极地影响。这个短暂的政权,在制度方面的建设也是独树一帜的,比如统治集团,永安所封的六王,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分别是东西南北翼五王。当然,前面提到过“拜上帝教”是本土化的基督教,再加上该政权是以农民为领导人,自然是逃脱不了封建等级的束缚,这一点通过大量的避讳之举就可以得见。
大图模式所谓避讳,指的是封建时代人们为了维护等级秩序,而书文之中避免使用某些字,以示对等级高者的尊重。对于统治者而言,避其名讳甚至会直接将某些事物或者某地的地名进行更改,这样的例子在封建时代是不罕见的。比如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太后吕雉独掌西汉大权,为避其讳,所有的“雉”都必须用直白的“野鸡”二字而称,否则就要施以刑罚;又比如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之后,全天下人都不能够将猪称之为猪,而需要改口为“彘”或“豕”。
大图模式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影响都相对较小,如果从封建文化的角度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就避讳一事,太平天国所做的可就让人难以理解了,由于封王众多,导致全国很多地方的地名都因避讳而被更改。跟随洪秀全起家的同乡冯云山,即天国的南王,为避其“云”字,“云南”变成了“芸南”,为避其“山”字,“山东”变成了“珊东”、“山西”变成了“珊西”;西王萧朝贵,为避其名字中的“贵”字,贵州被改成了“桂州”。
大图模式除了这些人名之外,天平天国的统治者们还不够满足,誓要将清朝统治的区域改个遍,已经脱离了单纯避讳的本意了。北方地区是中华正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清王朝的通知重心,特别是王气重的京城周围的一大片区域。为了显示清王朝的统治是不顺天意的,他们将北京及附近被称作“直隶省”的地区,改为了““罪隶省”,表明这些地区是有罪的。不仅如此,太平天国定都于南京,为了显示是顺天命而为,直接将其更名为“天京”。
大图模式大量的改名都是发生天国政权还未稳固的时期,没有推翻清政府,就想着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最终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