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版北京市“户口簿”上,有位大书法家题字,堪称难得的福利
从古至今,中国书法界人才辈出,同时中国人学习书法的热情也一直很高涨,而且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渴望自己的字能走进千家万户,然而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几千年也没有几个人,可是有一个人,却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已故的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刘先生究竟写了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提到刘炳森或许很多人都不熟悉,毕竟他不是一位营销推广的高手,而是一位真正投身于书法的大家。1937年8月,刘炳森出生于繁华的上海滩,因为家庭条件殷实,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同时在家人耳濡目染之下,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少年时期就闻名乡里。
1962年7月,刘炳森从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书法和绘画研究,而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一辈子,并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古代书法的修复和临摹中。在工作之余,刘炳森同样学习现代书法,在当代书法界也颇有名气,不过最让他感到自豪的事情是写户口簿。
户口簿我们都见过,家家户户都有的一本小册子,记录了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也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下的一种身份文件。其实,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后来秦朝统一天下,才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户籍管理体系,并且一直沿用到明清,直到民国才废除。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利益,国家也建立了科学的户籍管理制度,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户口簿。194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代户口簿,大小如现在的A4纸,而且质量也并不好;到1953年,国家又颁布了第二代户口簿,亮点在于保障女性权利,不再写X氏;到1960年,国家颁布了第三代户口簿,此时变成64开的折页,还定制了棕色的封皮,看起来更上档次。
到1975年,北京市又计划推出第四代户口簿,内芯和外页的设计延续第三代户口簿,大小和纸张也都保持不变,唯一改变就是将原来的封皮从棕色改成紫色。一开始,北京有关部门的领导人觉得这样毫无特色,于是有人表示可以更新字体,把原来正楷字都换掉,改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字体——隶书。
隶书起源秦朝,是从早期篆书演变而来,有一种端庄的美感,但隶书写得好的人不多,而刘炳森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一位佼佼者。于是,北京的户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找到刘炳森,经过一番动员之后,刘炳森也欣然答应为北京的第四代户口簿题字,即户口簿封皮上“户口簿”三个烫金色的大字。
就这样刘炳森的书法印在了北京的户口簿上,从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国人重新认识了隶书。从1975年到1998年,据统计第四代北京户口簿累计发行超过一千多万本,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千左右个家庭拥有刘炳森的书法,这在整个书法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功。
当然对刘炳森来说,这虽然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以功劳自居,而是依然心平气和的研习书法,再攀书法界的高峰。
2005年2月,刘炳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书法的热爱却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2017年,正是刘炳森先生诞辰80周年纪念,故宫博物院为了缅怀这位奉献了一生的大书法家,在武英殿举办了一场“紫垣秋草翰墨人生”的书法展。此次展会不仅吸引数万名市民前往参观学习,甚至还有很多刘炳森的学生不远万里从海外回来,面对一件件书法作品缅怀恩师教诲。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计算机中的华文隶书,就是按照刘炳森写的隶书绘制,因此几乎每个使用电脑的人都看过刘炳森的书法,也足以可见他颇高的书法成就。从少年显露书法才华,到中年题写“户口簿”走进千家万户,再到晚年书法字体进入计算机,都展现了刘炳森对书法的无尽热爱。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参考资料:
《紫垣秋草翰墨人生》作者:故宫博物院,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