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说,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令人震惊的水平。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2018年大气中每100万个气体分子中,有408个是二氧化碳,比工业化前(1750年)的水平高出147%。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减碳呼声越来越高,形势异常严峻;另一方面,尽管科技界给出了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但真正能够实现工业化减碳的技术似乎停滞不前,多数技术依然停留在花瓶阶段,中看并不中用。比如: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技术。9月29日,全球首套5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试验装置在中海油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实现稳定运行,并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及技术评估。该装置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纳米限域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核心技术, 由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工程设计、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及运行。
与此同步,2020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新区试车成功,意味着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总占地约289亩,总投资约1.4亿元。项目基于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开发的两项关键技术: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其中,电解水制氢能耗降低至4.0-4.2度电/方氢,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化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最低能耗;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溶体催化剂(ZnO-ZrO2),单程甲醇选择性大于90%。项目在兰州新区的大力支持下,从设计到试车成功仅用18个月,走出了一条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工业化示范应用的协同攻关之路。
我们注意到了两家科研单位都是中科院所属单位,都是我国碳一化学研发的劲旅。两个试验装置的产能:大连化物所是年产1000吨,而上海高研院是年产5000吨。
上海高等研究院还开发了另外一条减碳固碳路径:利用CH4吸收CO2技术。他们与潞安集团、壳牌公司共同研发了CH4-CO2重整技术,在煤化工行业率先打破了CO2资源化规模化利用的技术瓶颈。目前,世界首套万Nm3/h级规模级甲烷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制合成气工业侧线装置,全系统经优化已实现稳定运行,并形成了大规模产业化设计软件包,多方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高潞空气产品能源科技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商业化推广应用。潞安2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项目依托煤基油公司的设施和条件,利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自重整后产生的合成气,利用巨鹏生物(香港)有限公司独有的菌种,在常温常压下,将一定配比的CO、H2合成气经连续生物发酵生产乙醇。然后,通过精馏和提纯生产无水乙醇,用于车用乙醇调配。巨鹏公司的生物专利发酵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快速的特点,一氧化碳转化率大于90%,乙醇选择性大于98%,产品符合美国《燃料乙醇》ASTM D4806-16a标准和中国《燃料标准》GB18350-2013。尽管正在整合重组中的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对外没有更多的消息披露,但据分析:合成气中的氢气通过生物发酵后将得到低成本提纯,后续细节值得进一步关注。而远在兰州新区的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示范项目,10月17日将迎来一批重量级的客人——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高端论坛,国内二十多位院士将莅临大会并参观液态阳光示范项目。
国内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对CO2加氢合成甲醇,大连所千吨级CO2制汽油和制万能溶剂等。
众多院士和行业精英莅会交流,一批项目试验示范,预示着中国的碳排放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以化固碳”技术将成为主流方式并逐渐走向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