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以虚极为妙本,人以得道为有德。道虽虚极,而所有的有都从它产生,所以说无形的道之中就有象,就有物。什么是兆见?唐玄宗解释得并不清楚。而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既说兆见曰象,又说兆见众象,兆见一切物象,似乎在无形的道里就有了万物形象。又把惚与恍分为有与无,也不确切。又说妙本不有不无,惚与恍为有与无,妙本又如何不有不无的呢?不有不无,就是非有非无。惚与恍都是形容道的不有不无的,怎能区分一为有一为无呢?又把其中有物的物说是道之为物的物,把道这个物说成惚恍之中的物,如此一来,岂非惚与恍比道还为根本?既说道之为物,其中有物的物就是妙本亦即道,又说无物即道,让人不知道究竟是物还是无物?又说成妙物,岂不又成了物?老子的道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清楚过。老子自己的说法就是十分含糊的,所以后人更无法说清楚,唐玄宗的解释也是越说越乱。人的生命是有形的,有限的,人在生命中的德也是有形的有限的,它如何通过修养而返归无物无形的道?道向德的转化,是怎样的过程,都不能说个明白。

道不是有,说它有,是疑于无的一种错觉。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此所谓道之为物,也不是具体的物,而是一种不肯定的说法,所以要说惚恍。但有形象之物,是否由无形象的道产生出来的,则无法肯定。因为无法验证这一说法。所以用“犹如”的说法,也是不能肯定的意思。

明太祖注:孔德之容者,言大德之貌,若行道者踵斯以为式,可不非常道也。且道德之为物,听视皆不见,忽有之,故下惟恍惟惚,恐学者之难穷而忘之。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其又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虑人指为真,虚而不实,特云有象,使知道德之理无不实也。

惚恍,是道与德的神秘性。所谓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都不可当真实的有物有象理解,只可理解为道虽无形无象,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它不以具体物质形象的方式存在,而是以一种无法形容的方式存在。这就是它的真,它的实。但道转化为人的德之后,就应该是有形有象的了。因为德是可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一可形容,即属之德。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惚恍窈冥,都是形容道的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其中有物有精有信,则是说道虽无形,而仍在发挥作用。如此玄妙的道,对人又有怎样的具体作用呢?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唐玄宗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本性与道沟通而合一,这叫做归本或反本。道与人性相比,道是本。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外在的迹。迹与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对人生的各种事物,都看作暂时的,无关宏旨的。因此要从这些迹上回归道本。

明太祖注:亦言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者然也。精,英华也。使夫守此而不改,则信同天地,则其中精甚,更有信焉。

老子的道,是以阴柔为特色的。宋徽宗把处于窈冥之中的道,说成至阴之原,可谓掌握了道的基本特征。《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道是包含阴与阳二者的。所以《周易》里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儒家兼顾平衡,所以阴阳成了最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重视柔弱的力量,所以不讲阴阳。这里就能看出儒与道的区别。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道在空间上无形无象,无边无际,在时间上,则无始无终,无今无古。具体事物在不断变化,但道对事物的作用,则一直不变。所以,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就能从中看出道的基本精神。再运用道的基本精神,就能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在任何一种时代背景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子是周朝的柱下史,他是洞观历史变化的智者,其思想就是总结历史的结晶。

明太祖注:有信者何?亘古至今,其道未尝有损,所以言其名不去,是为不朽。以阅众甫者,言道常存而万物胜,所言观物也。甫者,美丽也。又何以观众甫之然哉?云:道不失信,常经以四时,源源不绝,生物之繁,以为必然,故所以教人守此道,行以诚者,如影随身,如响疾应是也。道是了解事物活动变化的至精,它无思也无为,但事物活动变化,都不能离开道的精神。所以圣人重视道的精神。掌握道的根本精神,也就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这一点是经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不管到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都必然是如此的,所以道的精神又是诚然可信的,不用怀疑的。道的精神,既是无形无为的,所以它永远不会受损,永远保持不变。

掌握了道的精神,就能观察事物洞若观火,无不明鉴。这就是阅众甫。不管道如何惚恍窈冥,若有若无,似有似无,最关键的是掌握它的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它的形象与有无。道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不能象理解具体事物那样去认识道,只能通过众多事物来总结出道的精神。我们可以把道看作:关于事物普遍规律的认识。掌握了事物的普遍规律,也就掌握了道。规律,不是一个具体物,它是所有事物中存在的根本精神。老子所说的道,类似于这种根本规律,但他说不清楚,另外他还有些片面。只看到了事物普遍规律的某些方面,而未能全面掌握事物的根本规律。中国古代的抽象思维不够发达,所以在解释道的时候,不能明确清晰,常常陷于比拟之中而不能自拔。你看清世祖所说的道,就有这种缺陷。

明太祖像

(0)

相关推荐

  • 《老子》第四十章读书笔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不断走向对立面,是道的运动规律,道的作用柔弱而微妙. 天下的万事万物都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的道. 反者道 ...

  • 老子,是如何领悟道的?我们,能不能也像老子一样的领悟道?

    我们现在对于道家文化的认识,或者说对于道的理解和领悟,都是依靠了老子所写的<道德经>这本书. 那么,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他老人家又是根据什么来理解并领悟道的呢? 从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众多零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诸法.真性.行相.方便门等等,都是佛家的词汇,唐玄宗爱用佛家概念解释老子思想.诸法即所有的事物,真性即道,行相即人类活动的外在形式,方便门即简捷途径.体了,心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最根本的道理,本身无形无象,非要语言文字才能说得清楚.但语言文字并不是道理本身.许多人研究道之类的哲学问题,往往在语言文字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明太祖注:此专戒好贪欲,绝游玩,美声色,贵货财者.此文非深,即是外作禽荒 ...

  • 《老子本义》第二十一章

    <老子本义>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甫.吾何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皇帝就是占据了大宝之位的人,天下只能有此一人.但谁是此唯一的一人,则由天命决定.此即唐玄宗所说的"历数在躬"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老子的重与静,由唐玄宗发展为权重与心静,而且是皇帝的权重与心静.这是唐玄宗对老子思想的一个运用.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这就是权重.心不求物欲之欢,这就是心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所说的道本来不是物,但要谈说它,就不能不在语言中把它称作一个物,这就使得非物的道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物.除了根本不说它,只要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活在世上首先要立得起来,然后是行得通.这样才能有事功,有业绩.这可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恐怕首先要有相当明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委曲从顺,不与物忤,则可以全身,这是可能的,但在这种全身的同时,其人心中恐怕会有不小的压抑感.因为你从顺于别人,是在委曲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