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以虚极为妙本,人以得道为有德。道虽虚极,而所有的有都从它产生,所以说无形的道之中就有象,就有物。什么是兆见?唐玄宗解释得并不清楚。而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既说兆见曰象,又说兆见众象,兆见一切物象,似乎在无形的道里就有了万物形象。又把惚与恍分为有与无,也不确切。又说妙本不有不无,惚与恍为有与无,妙本又如何不有不无的呢?不有不无,就是非有非无。惚与恍都是形容道的不有不无的,怎能区分一为有一为无呢?又把其中有物的物说是道之为物的物,把道这个物说成惚恍之中的物,如此一来,岂非惚与恍比道还为根本?既说道之为物,其中有物的物就是妙本亦即道,又说无物即道,让人不知道究竟是物还是无物?又说成妙物,岂不又成了物?老子的道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清楚过。老子自己的说法就是十分含糊的,所以后人更无法说清楚,唐玄宗的解释也是越说越乱。人的生命是有形的,有限的,人在生命中的德也是有形的有限的,它如何通过修养而返归无物无形的道?道向德的转化,是怎样的过程,都不能说个明白。
道不是有,说它有,是疑于无的一种错觉。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此所谓道之为物,也不是具体的物,而是一种不肯定的说法,所以要说惚恍。但有形象之物,是否由无形象的道产生出来的,则无法肯定。因为无法验证这一说法。所以用“犹如”的说法,也是不能肯定的意思。
明太祖注:孔德之容者,言大德之貌,若行道者踵斯以为式,可不非常道也。且道德之为物,听视皆不见,忽有之,故下惟恍惟惚,恐学者之难穷而忘之。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其又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虑人指为真,虚而不实,特云有象,使知道德之理无不实也。
惚恍,是道与德的神秘性。所谓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都不可当真实的有物有象理解,只可理解为道虽无形无象,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它不以具体物质形象的方式存在,而是以一种无法形容的方式存在。这就是它的真,它的实。但道转化为人的德之后,就应该是有形有象的了。因为德是可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一可形容,即属之德。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惚恍窈冥,都是形容道的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其中有物有精有信,则是说道虽无形,而仍在发挥作用。如此玄妙的道,对人又有怎样的具体作用呢?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唐玄宗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本性与道沟通而合一,这叫做归本或反本。道与人性相比,道是本。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外在的迹。迹与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对人生的各种事物,都看作暂时的,无关宏旨的。因此要从这些迹上回归道本。
明太祖注:亦言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者然也。精,英华也。使夫守此而不改,则信同天地,则其中精甚,更有信焉。
老子的道,是以阴柔为特色的。宋徽宗把处于窈冥之中的道,说成至阴之原,可谓掌握了道的基本特征。《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道是包含阴与阳二者的。所以《周易》里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儒家兼顾平衡,所以阴阳成了最重要的一对概念。老子重视柔弱的力量,所以不讲阴阳。这里就能看出儒与道的区别。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道在空间上无形无象,无边无际,在时间上,则无始无终,无今无古。具体事物在不断变化,但道对事物的作用,则一直不变。所以,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就能从中看出道的基本精神。再运用道的基本精神,就能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在任何一种时代背景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子是周朝的柱下史,他是洞观历史变化的智者,其思想就是总结历史的结晶。
明太祖注:有信者何?亘古至今,其道未尝有损,所以言其名不去,是为不朽。以阅众甫者,言道常存而万物胜,所言观物也。甫者,美丽也。又何以观众甫之然哉?云:道不失信,常经以四时,源源不绝,生物之繁,以为必然,故所以教人守此道,行以诚者,如影随身,如响疾应是也。道是了解事物活动变化的至精,它无思也无为,但事物活动变化,都不能离开道的精神。所以圣人重视道的精神。掌握道的根本精神,也就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这一点是经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不管到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都必然是如此的,所以道的精神又是诚然可信的,不用怀疑的。道的精神,既是无形无为的,所以它永远不会受损,永远保持不变。
掌握了道的精神,就能观察事物洞若观火,无不明鉴。这就是阅众甫。不管道如何惚恍窈冥,若有若无,似有似无,最关键的是掌握它的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它的形象与有无。道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不能象理解具体事物那样去认识道,只能通过众多事物来总结出道的精神。我们可以把道看作:关于事物普遍规律的认识。掌握了事物的普遍规律,也就掌握了道。规律,不是一个具体物,它是所有事物中存在的根本精神。老子所说的道,类似于这种根本规律,但他说不清楚,另外他还有些片面。只看到了事物普遍规律的某些方面,而未能全面掌握事物的根本规律。中国古代的抽象思维不够发达,所以在解释道的时候,不能明确清晰,常常陷于比拟之中而不能自拔。你看清世祖所说的道,就有这种缺陷。
明太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