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后母戊鼎
第八件,商代青铜器后(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小时候一直叫司母戊大方鼎,2002年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在国博四楼中央大厅陈列。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我国已知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
后母戊鼎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后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以为常凯申贺寿之名运到南京,1959年调往北京。关于这段历史,可以看看关于大鼎出土地安阳武官村的殷商王陵祭祀遗址。
上面是大鼎的正面,2013年拍的,当时大鼎还只用栏杆围起来,下面是大鼎的背面,2018年拍的,照片上的反光可以看出,大鼎已经用一个大玻璃罩整个罩起来了。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母”就是母亲,“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
“后”以前一直解读为司,通祠或祀,意为“祭祀母亲戊”。现在认为“司”与“后”互通,后意为伟大、受人尊敬之意,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后母戊就是“敬爱的母亲戊”。
难说哪个是对的,不过铭文上应该主要是名字和名称,不应该把动词写上吧,所以觉得还是后母戊的解释更合理一些。
大鼎快有一米半高,加上底座更高了,而且还罩上了一个玻璃大罩,再加上大厅里的灯光偏暗,要在管理严格的国博里拍到后母戊三个字真不容易啊。
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还要在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也因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成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耳厚立,是单独浇铸后,再装到鼎身上的,因此鼎耳与鼎身连接并不很牢固。大鼎出土时,已经少了一个鼎耳,可能就是历史上被碰掉了。后来挖鼎的又用锤子砸下了另一只耳,所以常凯申看到的是没耳大鼎。后来找回了打掉的鼎耳,根据它又复制了另一只装到鼎身上。
器耳上饰一列首尾相接的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这种双虎食人首纹也出现在妇好墓出土的青铜虎钺上。
此前,对于后母戊鼎的断代一直有争议,因为商王族习惯以天干为名,而天干就十二个,所以甲骨文里记载有好几位叫戊的王后,因此一些大家也曾认为后母戊鼎是商晚期的。但妇好墓出土了与后母戊鼎纹饰风格相同的后母辛鼎,特别是上面有后母辛三字,与后母戊写法一样。甲骨文里有关于妇好的明确记载,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因此戊也应是武丁的王后,后母戊鼎及其造型和纹饰风格也就可以断定为早于商晚期了。
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过去认为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但现在认为这是后人的附会,主流都将饕餮纹称为兽面纹了。
大鼎在设计时,就为了减轻重量而把四只鼎足做成中空的,鼎足上也饰有浮雕式饕餮纹,下面是三周凹弦纹,既精美也很结实承重。
鼎本是一种用于煮肉的炊具,但在二里头文化后逐渐礼制化,并随着礼制更加严谨和青铜铸造技术不断提高,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了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也成为了国之重器的政权象征,一言九鼎、鼎立天下、大名鼎鼎等词语都代表了权威。
事实上,在几千年前,能铸造出如此巨大的青铜鼎,本身就代表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高超的技术,就足以使四方咸服。
SVP:部分文物介绍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