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防备饭菜被投毒,都有一个太监试菜,万一是慢性毒药呢?

古代皇帝是高危职业,妄图谋朝篡位的权臣、怀有野心的宗室和权臣都有弑君的可能,最隐秘的办法就是下毒。因而皇帝使用的餐具一般是银制品,或者先命人用银针试毒。

原因在于古代所用的毒一般都是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也叫鹤顶红、红信石。由于提取技术的落后,砒霜里含有硫和硫化物,会和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也就是说,菜肴如果有毒,银制餐具将变黑。

但这样还不保险,如果下的毒药用银具验不出来呢?于是皇帝在身边设置试菜的太监,御膳房上了菜,太监先吃,吃完过一会儿无事,皇帝才开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皇帝挺可怜,吃的都是太监的“剩菜”。

有朋友可能想问,万一是慢性毒药,过一段时间才发作,皇帝不还是会中招吗?

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但实际上古代毒药并没有影视剧或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多,主要分为植物毒药、动物毒药、矿物毒药。这些毒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作快。

并不是说古代自然环境中没有慢性毒药,而是以古代的医疗水平,就算某人无意中种了慢性毒药,很可能也检测不出来,也就无从发现慢性毒药的存在,更不可能用来杀人。

古人最初发现某些植物、动物有毒,通常是吃下肚里或者肌肤接触到,立刻就有反应,才能断定症状是由此物引起来的。矿物毒也是一样的原理,接触或提炼矿物时身体不适,就知有毒。

要是过了一段时间,可就无法判断了。而且,就算知道某物能使人慢性中毒,也很难保证提取、保存、运送过程中不变质。另一方面,高温可以杀死大多数的生物毒,现代才会有“高温消毒”这个生活常识。

菌子就是最明显的案例,每年夏季,云南都会有很多吃菌子中毒的人,但同样的菌,有的人家吃了没问题,有的人家吃了看小人人,原因就在于炒菜时温度不同。温度高无毒,温度不够菌子就成了毒药。

古代常见的毒药有三种,砒霜、断肠草、牵机。

其中砒霜的知名度无疑是最高的,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砒霜有毒,其症状最直观的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水浒传》里潘金莲给武大郎喂的就是砒霜,药一下肚,武大郎就疼得受不了,很快死了。死于砒霜的还有光绪帝,这是2008年对其残留头发进行鉴定得出的结论。

潘金莲是底层人物,选择常规毒药砒霜很正常,但身为清朝统治者的慈禧也选了砒霜,足见古代毒药不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小,否则慈禧也不会留下这样明显的下毒线索。

不过,砒霜虽毒,却不是作为毒药被研究出来的,而是魏晋时期的炼丹师葛洪炼丹时无意中提取,后来发现可以治疗咳嗽、疟疾,被中医作为药物来使用。是毒药还是良药,就看使用者的意愿。

再来看断肠草,这并不是特指某一种植物,而是对葫蔓藤科钩吻属植物的统称,其毒性主要来自于名叫钩吻素子的生物碱,也含有钩吻素丑、甲、寅,钩吻素寅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0.8毫克,其他种类的钩吻素毒性相似。

断肠草全株有剧毒,幼叶、根的毒性最强,花粉也有毒,如果人类食用了蜜蜂采摘断肠草花粉酿的蜜,也会中毒。只是毒性没有直接服食断肠草那么大。

毒性越烈,发作就越快,因而断肠草很早之前就被古人确认是毒物,谈之变色。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正是尝到断肠草时中毒而死。《唐本草》则有这样的记载“人或误食其叶者,皆致死。”

《神雕侠侣》中也提到过断肠草,金庸先生给它的设定是以毒攻毒,克制情花,非常的神奇。

牵机之名,大家可能在某些小说中看到过,甚至怀疑是否真实存在。不用怀疑,真的有。史料记载“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

因其症状是头脚相碰、身子和腿拉直,就像一张手工织布机,因而得名牵机。古人不知原理,将牵机看得十分神秘。

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有种乔木叫马钱子,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从中提取的毒药就是牵机。

马钱子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服食后身体具有强烈的反应,肌肉萎缩、窒息、无力、抽搐。中毒者首先脖子发硬,然后肩膀及腿痉挛,使得中毒者蜷缩成弓形。腹中发痛,活活疼死。

可怕的是,中毒者只要说话或做动作就会导致再次痉挛,就算死了,尸体也可能会抽搐。因而中牵机者死得很不体面,面目狰狞身体扭曲。相传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被宋太宗赵光义赐了牵机,死状极惨。

总之,古代慢性毒药不好找。如果用急性的,又会很快被发现,所以握有实权的皇帝,通常要给他们下毒也很不容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