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读写 |《母鸡》
指导阅读
提升写作
开栏寄语
文章就是这么奇怪:识字,不一定会读;会读,不一定能懂;能懂,不一定会写。
语文教学也是这么奇怪:会讲,不一定会写;会写,不一定会教。
但其实,读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点就通。
要想会读,又想会写,为什么不看这个栏目呢?
这里有大师的经典,有专家的解读,请跟我们来!
一种文体,也许,一篇文章就足够了。
经典重温
母鸡 老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这叫欲扬先抑】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这一段,集中写它令人讨厌的叫声,而且使用了拟人手法。】【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每一个段落或者连着几个段落,要有一个叙述或者描写的重点。】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写它令人讨厌的行为——欺软怕硬。】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写它爱炫耀】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转折】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母性的勇敢】【看这几个动词:挺、歪、看、警告,生动形象传神。我前面讲过,看一个人写作或会不会用动词,就看他能不能连续使用动词。】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又是几个连续的动词】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正是小鸡的形象】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一胖一瘦对比,恰好反映出母性的牺牲精神。】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第二段还说它不敢反抗公鸡,这里矛盾不矛盾?说明了什么?】【母性的慈爱与勇敢】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这一段,专门写母性的慈爱。】【这一段,最精彩的就是一连串的动作描写。】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这警惕,难道不是一种爱?难道是为了它自己?】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三句话,道尽天下母亲心!】【点题,总结升华主题。】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照应开头第一句,首尾呼应,言简意赅。】
指点迷津
叶圣陶先生这篇文章有三个突出的优点:
一、借物喻人。
母鸡的形象与我们平凡的母亲形象几乎完全吻合。明着是写母鸡,其实是写母亲。这种一举两得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叶圣陶先生本文用的是拟人写法。不过,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明里把母鸡的形象写的很鲜明,暗里把母亲的形象写的也很鲜明。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二、欲扬先抑的写法。
先写母鸡令人讨厌的地方,写它的性格的弱点与不足,这样写有两个好处:一是真实可信,形象丰富饱满;二是跟后面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们对母性的光辉更加崇敬。这一点特别可贵。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非好即坏”的二分法,坏人就一无是处,好人就完美无瑕。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会让我们的智商降低,让我们看不清问题的真相的。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的真相没有“非此即彼、非好即坏”那么简单。
懂得了这一点,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别人、认识自己,都有莫大的好处。
三、特别善于运用动词来表现人物形象。
作者往往会连续使用动词,来刻画母鸡的性格特点与品质。这一点,一定要学着借鉴。
也许,有同学会问,他为什么没有写鸡的外形?为什么没有写它的语言、心理?为什么没有环境描写?这个问题很简单,这不是写某一只具体的鸡,而是写母鸡的共性,是写一类鸡,这个时候具体的语言、心理、外貌和环境就用不上了。
点评者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高中语文教学能手、
教育硕士、潍坊市人民政府督学。
山东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