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派山水盆景的创作(一)
海派盆景已有着近500年的发展历史,是以上海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而海派山水盆景则是其重要的一条分支,它集众家之长,既承于传统又勇于创新,师法自然,不拘格律。要想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就必须通过构思立意、取材雕琢、配置胶合、绿化装饰等四个步骤进行创作。'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是王维山水诀中的名句,制作海派山水盆景时,最重要的就是构思立意,做到胸有成竹。这就要求创作者饱览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把大自然的精华融汇于心。笔者自幼喜爱山水,学徒之时,更是走遍了山川湖海,身临实景,触景生情,用笔或相机记录下来,集山、峰、岗、峦、泉、瀑、涧等于一身,作为创作源泉。同时创作者应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光,如作庐山之景,则呈险峻之势:如作漓江之水,则显秀丽之美:如作海礁之石,则达大浪之烈。最后一个优秀的创作者,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地理知识、植物知识及文学艺术修养,方能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优秀的盆景作品。构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大自然的景色与山水盆景建立转换的一个思考过程。通过构思,我们可以确定山水盆景的主题,这个过程就是立意。一个好的立意,将是山水盆景制作成功的重要前提。立意的确定决定了石材的选择,若立山川险峻之意,当选硬质石类,如斧劈石、钟乳石、龟纹石等;若立山村田园之意,则应选择软质石类,如砂积石、芦管石等。同样,若立秋山晚霞之意,则应选择偏红黄系列的石材,如木化石、红色斧劈石、芦管石等:若立寒江独钓之意,则应选择灰白系列石材,如太湖石、白色钟乳石等等。当然同一立意也可选用不同的石材,例如表达江南秀美之意,则既可以选用像太湖石这样的硬质石材,也可以选用像砂积石这样的软质石材。此外,在一件山水盆景作品当中应尽量避免两种以上不同的石材,若确需用两种石材,也至少要保证其石材纹理相同或相近。石材的雕球包括切割、出峰、打磨以及凿孔等步骤。雕琢不是随意的敲打,而是根据立意布局进行的。石材的切割主要运用在硬质石材上,将其一分为二,一长一短,各有所用,长块可做主峰配蜂,短块可做平坡山脚。出峰是石材雕琢过程当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榔头挥敲的角度、力度都会影响出峰的效果。针对硬质石材出峰时,要先确定石材的纹理,一般应顺着石材的纹理进行敲打,这样的出峰效果会比较自然,而且皱面也比较精美。在出峰时,应尽量避免在石材的断裂纹处大力敲打,否则会导致石材的断裂与破坏。相对而言,软质石材的出峰会相对容易一些,但也应注意尽量保留其硬质部分,防止后期石材的过快风化。石材的出峰应至少达到三个看面,出峰的纹路也要相同或相近,使得整体统一协调。出峰后的石材往往棱角分明,需要对细节部分打磨,使整体的纹理更为协调柔和。通常会使用砂纸、钢丝刷及打磨机等,沿着石材出峰后的纹理进行打磨,但对特意营造的悬崖峭壁,则尽量不打磨,保持其锋利的野性特征。凿孔一般是针对软质石材的雕琢,使得石材变得更为玲珑剔透,形成山洞、水洞的景观,还可以预留出后期植物的栽植池和小品的摆设点。此外,凿孔对软质石而言,更是一个削除软弱部分,保留不易风化部分的过程,可以增强软质石材后期的保存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