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朝霞》
一个月前,在@澎湃新闻 上看到著名文艺批评家吴亮写了长篇小说《朝霞》,立即出门到书报亭里买了一本《收获》,想看看这位一生以批评他人文学作品为职业的家伙究竟写了个什么东西。看完以后,真还佩服吴亮,不仅写得好看、深刻,而且新潮、玄妙,是一部以当代人眼光观照20世纪70年代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一个上海老男人对他的青春年代的生动记忆。
25万字的《朝霞》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上海一群流落街头的年轻人的故事。阿诺、纤纤、沈灏、李致行、江楚天、孙继中、林林、东东、艾菲、马立克、翁柏寒,这些被席卷而来的政治风暴抛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的年轻人,成了寄生虫、社会闲杂人员、多余的人、卑微者,像丧家犬一样无处藏身。他们以及他们的上一代邦斯舅舅、劳尼舅舅、兆熹叔叔、洪稼犁牧师、劳动模范孙来福、马馘伦、何乃谦、浦卓运、张曼雨、宋筝、朱莉、翁史曼丽等等,遭遇了那个狂飙突进年代特有的奇奇怪怪、荒诞离奇的际遇。这些曲折的故事和怪诞的人生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上海街头巷尾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看到这些故事和画面,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它潜藏在我们心底已经很久很久了,终于被吴亮的《朝霞》挖掘了出来。正如@澎湃新闻 的报道所说,“吴亮笔下的人和地点,游走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勾勒着上海1970年代的特殊回忆。”我以为,这是写给吴亮的同龄人看的小说。没有这样的经历,对《朝霞》不会有认同感。所以担心70后、80后、90后的读者是否能读懂和认同《朝霞》。
虽然这是对20世纪70年代的描述,但是吴亮使用的却是新潮的结构方式。全书打破时空顺序,采取碎片式的讲述方式,将事件记录、日常情景、言语碎片、童年创作、少年历险、青春憧憬和压抑、成长烦恼、梦的罗列、常态与变态的情欲、读书笔记与摘录、信件谈话甚至编年式的时政新闻、哲理议论、神学思辨、科技进步、历史启迪和靠谱不靠谱的传闻流言都杂糅在一起,给读者一种虽然不甚轻松但却新奇、有趣的跳跃式阅读体验。给我的直观感觉是,作者的知识面极其广博,上至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下至市井生活、奇门八卦,无不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唬得人一愣一愣的。有时间我还得再看一遍。仅有一遍是看不懂《朝霞》的。
看完《朝霞》,自然会拿来与《繁花》比较,因为两者有太多的相同。一是他们都是上海人,写的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于上海的故事。二是他们一个是批评家,一个是编辑,都长期浸淫于文学之中而没有提笔创作过。三是因为他们都是到了60岁才出小说。四是因为他们都从网络写作开始。我以为,《繁花》是一部优秀的沪语小说,展示了宽广的上海生活画卷;而《朝霞》在展示生活画卷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人物的精神状态,至少在结构方式和人物深度方面要略强于《繁花》。不过,这两部小说都值得我再读一遍。也许第二遍阅读后我会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