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价】获奖多 ≠ 教师专业水平高
“该教师有许多论文发表、获奖,……”
园长们普遍认为,教师的教育研究论文水平是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并且获奖的级别越高,说明教师业务水平越高,甚至有的园长强调,申报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者必须有论文公开发表或者在省级及其以上比赛中获奖。
从理论上讲,教育研究论文是检验写作者的教育思想水平、教育认识能力、教育理论修养的一个“窗口”,是考核写作者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水准和幼儿教育业务专长的标尺之一。
对此,我有不同的意见。
我认为,论文获奖级别的级别等次或发表与否不能与论文的质量划等号。因为一篇论文能否获奖,能获得什么级别的奖励,或能否发表,只与论文比赛的评委或报刊编辑的个人爱好及其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水平有关,并不能说明它的水平如何。
“该教师带班成绩突出,他所带的班获得过国家级奖励×个,省级奖励×个,市级奖励×个,……”
许多园长认为,教师平时的教学水平很难考核,很难确定其水平。所以她们确定以教师带领本班幼儿参与各项比赛活动获得的奖项的级别(园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和数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她们认为,如果一位教师所带的班在各种比赛活动获得的奖项越多,级别越高,那么,这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就越高。
我觉得上述观点不妥。理由如下:
第一,教育教学效果,并不一定都能通过看得见的技能技巧表现出来的。比如,幼儿的许多内在素质,如,态度、人格、情感、兴趣、责任感、爱心、创造性、价值观等就不能通过比赛来比出高低,并且这些看不见的素质可能比看得见的素质(如,弹琴技巧、绘画技巧、跳舞技巧等),对幼儿一生的成长而言更为重要,影响也更为深远。
第二,通过幼儿形成的技能技巧比赛的获奖来评价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容易导致幼儿教育中出现“应'赛’教育”——赛什么,就教什么;不赛,就不教,甚至为了取得好的比赛结果而不择手段。
第三,只据幼儿比赛中的技能水平来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不在乎教师和幼儿为此而付出的身心代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甚至不利于教师和幼儿的身心健康。我就曾见过,许多教师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常常使用一些“非人道”的训练手段,来让幼儿动作准确到位,整齐划一。如,某教师为了能在中班体操比赛中得奖,所有的课都停止,每天带领小朋友在室外排练3个小时以上,且为了保证排练效果, 排练期间不允许幼儿上厕所,有一天,甲幼儿在排练过程中要小便,但他怕老师批评,始终忍住不敢去,结果尿了裤子,后又因体力不支,当场晕倒。我也看到过许多教师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在训练孩子时不停地咆哮吼叫,场面非常严肃,甚至有点恐惧。
第四,有些技能也是没办法比出个高低来的。比如,许多幼儿园举行幼儿美术作品比赛,我认为,这是一件极不严肃的事情。因为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那都是可笑的,因为我们无法断定幼儿所画的哪幅作品是高水平的,哪幅作品是没有水平的。许多幼儿的作品,我们认为它没有水平,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幼儿的作品所致,而不是幼儿的绘画作品真的没有水平。我觉得,只要幼儿认为他所画的画中有自己故事、有自己愿景在里面,那么,他的画就是一幅好的画——当我们看不懂幼儿的作品时,我们不妨问一问幼儿:“你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如果幼儿能说出其画中的故事,或者说出画中所蕴含着的他的愿景,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幼儿的这幅画就是一幅好画。成人常常取笑孩子的画“你画的是哪个星球来的怪物呀?真是乱七八糟……”“你所说的故事画在哪里呀?我可看不出有什么意思……”……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说明成人不理解幼儿,更不理解幼儿的画,而非幼儿画得没有水平,比如,幼儿画中的一个黑点或一条不规则的弧线,在幼儿看来就有无数的含义在里面,而我们成人看到的只是那个黑点或那条不规则的弧线——这可不是幼儿不会画,而是我们不理解幼儿及其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