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红楼梦》读书随笔:关于妙玉的对话
编者按:
《红楼梦》是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著作,高中生“言必称红楼”的时代被迫到来。今年的寒假作业,我祛除刷题,只管“寻访家乡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和《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体验,分别要求写下长短不拘的社会实践文字和读书随笔,以我手写我心。开学了,学生开始纷纷上交作业,学生互相欣赏,留下红黑文字,“书韵闲话”推出常德市一中520班文字,或许文字有些稚嫩,思想有点浅薄,但也算赶鸭子上架,以适应新教材,以此献给战斗在新教材一线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们。
本是金玉质,可叹世难容
——《红楼梦》妙玉解读
“气质美如兰,才华薄比仙”。
妙玉的美,更多的表现在那一份超凡脱俗的气质之美。妙玉的美,世所罕有;妙玉的美,也卓尔不群,世间难容,所谓“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说的就是她“不合时宜”的端方品行和不为俗世所容的独特气质。
每读到妙玉之处,便不自觉地感觉一股清风扑面,进而神清气爽,周身荡漾,先时书中描写所沉淀、郁积的俗世“浊气”一扫而空。总觉得她的身上,有很多黛玉的影子。连名字也如此的相近。是不是曹雪芹当初拟定人物名字的时候,就大有玄机,另有所指,似在告诉我们:妙玉,其实就是修身世外的黛玉,或黛玉,即是俗世中的妙玉。
首先,黛玉、妙玉气质相似,才华相似。太虚幻境“红楼梦”曲子说黛玉是“世外仙妹,阆苑仙葩”,黛玉原是前世的绛珠仙草转世;而说到妙玉,则称其为“气质美如兰,才华薄比仙”。都占了一个“仙”字,可见在曹雪芹的笔下,她们都是神仙一样的人物。黛玉在葬花吟里自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突出黛玉性格当中的“冰清玉洁”;妙玉的判词叫“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同样是冰清玉洁,可惜,却不幸终陷淖泥污秽中。
两人的才华也不分伯仲,黛玉的诗才在大观园独领风骚,无人能出其右;妙玉的诗才也非比寻常,凹晶馆联句,她一人便把黛玉和史湘云的联句一口气续完,足见其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
其次,黛玉、妙玉身世、遭际仍然是出奇的相似。同样的读书仕宦之家;同样的自幼多病;同样的父母早亡;甚至同样的寄身篱下。所不同的是,同样是面对癞头和尚的点化,黛玉父母舍不得黛玉,把黛玉留在了身边,没有让她出家;而妙玉的父母则采纳了癞头和尚的建议,让妙玉带发修行,做了尼姑。
最后说到性格,他们两人依旧出奇的相似,黛玉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而妙玉则是孤芳自赏,好洁成癖,“万人不入他的耳目”。一个爱说就说,爱恼就恼,一个则“不合时宜”,孤傲成性。两个人的人缘似乎都不太好。黛玉在贾府下人眼里,是个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的贵族小姐。袭人动不动就拿黛玉的性格说事,总是说宝钗如何如何大度,黛玉如何如何刻薄之类;而妙玉,也孤傲奇谲,不喜奉迎,为大观园里的上上下下厌恶,连菩萨一样的李纨都说,“可恨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可见妙玉何等的不得人心。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共通之处,两个人都是怡红公子贾宝玉的红颜知己。所不同的是,黛玉在俗世,做了宝玉心中唯一所念的梦中情人;而妙玉在槛外,只能做贾宝玉心气相通的知己而已。
宝玉对林黛玉的爱,自不必说,几乎整部《红楼梦》,都在洋洋洒洒地述说宝哥哥对林妹妹的爱恋。而宝玉引妙玉为知己,彼此心气相通,互为敬重,也在书中或明或暗地略有体现。
妙玉将自己日常所用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饮,足见她对宝玉的亲厚有加,而联想到刘姥姥喝过的成窑茶盅她弃而不用的鄙夷之态,更觉得她对宝玉的关系非比寻常,甚至不排除有些暧昧的成分。但有一点很明确,贾宝玉在她心中的地位,远高过黛玉,宝钗,是真正的异性知己。
而贾宝玉对妙玉,更是倍加欣赏,且很懂妙玉。
见到妙玉槛外人的拜帖,宝玉喜出望外,兴师众众地去和黛玉商量回帖的写法,半路恰逢邢岫烟,终得到了邢岫烟的点拨,足见宝玉对妙玉的欣赏和重视;
一句“他为人孤高,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眼。他原不在这些人中里,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了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说明宝玉不仅敬重妙玉,而且很懂妙玉。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宝玉在诗中将妙玉不自觉地比作了月宫中的嫦娥,足见妙玉在宝玉心中的分量。
在整个大观园,虽然千红万艳,姐姐妹妹一大堆,但宝玉真正的知己,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黛玉,一个就是妙玉。而我觉得,所谓黛玉和妙玉,实际上只是一个人的两种状态,一个在俗世,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那是黛玉;一个在世外,带发修行,却尘缘未了,那是妙玉。妙通假为“庙”,妙玉者,“庙”玉也,暗指妙玉其实是藏身庙宇中的黛玉。黛玉即是妙玉,妙玉即是黛玉,妙玉和黛玉谜一般的微妙关系,还需不才继续研究。
以上仅仅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绞尽脑汁,搜寻各类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不妥,还望海涵。
常德市一中520班陈雨诗
关注书韵闲话
无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