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真实社会文娱生活才能戒除电子虚拟游戏"上瘾"

育邻梦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高等级动物族群,是唯一懂得运用自身智能改造生存环境的族群,也是唯一在生存物质需求被完全满足之后会产生更高精神需求的族群。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层次归结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那么,人们为什么容易对电子虚拟游戏"上瘾"呢?

一、它几乎有求必应

人类是社群性高等级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情感最丰富的族群。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要从同伴的帮助处获取成长养料、通过帮助同伴提升个人群体价值与社会地位。因此,人们必须融入群体社交才能实现生活幸福,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需要照顾对方的情感需求、实物需求也必须考虑物质的实际供给量。然而,电子虚拟游戏则几乎完全不用考虑它们会供给数量不足、更无须顾及它们的情感,也就是说电子虚拟游戏几乎完全可以任凭个人需求有求必应、“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有同伴就能找寻到快乐

二、它没有"脾气"、不会给人“脸色”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自己与生活环境的相对关系而产生喜、怒、哀、乐等综合情绪,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根据现实生活状况产生“脾气”。因为,每个人都有“脾气”,社会交往中就难免会给同伴“脸色”。然而,电子虚拟游戏角色则不会产生任何社交情绪,无论游戏者是谁、什么心情它们都一视同仁。

三、它可以随意选角色且能复生

现实世界生命的角色不可任意调换,对自身生活不满意也没有“后悔药”,任何生命或生活体验都不可以重来。然而,电子虚拟游戏角色可以自由选择、场境体验可以循环往复、游戏角色可以复生。

上瘾,指对某种能够为自身带来愉悦体验的事物形成依赖,比如吸烟、喝酒、玩电子虚拟游戏......易被"上瘾"事物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对它们具有绝对单向、自主操控权,而且被操控对象不会产生任何反抗。所以,戒除未成年人电子虚拟游戏的核心前提是丰富他们的现实文娱,让他们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无穷尽的快乐体验。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