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天顺时期
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年1月17日)生于山西太原,其祖父祝颢时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1]
天顺八年(1464年)开始临帖学习书法,不久可以写大字'’同年祖父祝颢致仕。[1]
成化时期
成化元年(1465年)随祖父祝颢从山西南归,途经太行山。[1]
成化四年(1468年)生胎疡,卧床休息,发现卧床处有诗,激发了祝允明学习作诗的兴趣。不久病愈,祝允明开始拜师学习经义。[1]
成化八年(1472年)开始学习作文。七月十五日,外祖父徐有贞病卒。
成化十一年(1475年)游雍熙寺,写《游雍熙寺杂记》一诗赠于寺僧。同年,母亲徐氏病卒。
成化十四年(1478年)娶中书舍人李甡(字应祯)之女为妻。
成化十五年(1479年)考中秀才。开始力攻古文,后为学官司马垔称赏,允其补廪生;七月三日长子祝续出生,祖父祝颢大喜,赋诗两首庆祝;同年父亲祝瓛续娶陈玉清为妻。
成化十六年(1480年)赴乡试,落第;同年继母陈玉清生一女。
成化十九年(1483年)再赴乡试,又落第;同年七月父亲祝瓛死;十二月祖父祝颢病卒。
成化二十年(1484年)收张灵为弟子。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在家居父、祖之丧,其间读书有所得,汇编成《读书笔记》;十二月二十二日祖姑祝妙清卒,祝允明撰写墓志铭《王府君妻祝氏硕人墓志铭》;同年祝允明有书法作品《庄子秋水篇》。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五月应吴宽邀请书宋代苏州东禅寺僧所作《林酒倦诗》,沈周、唐寅等都有题咏。(注:酒倦是宋代东禅寺僧人,俗名姓林,因嗜酒故号酒倦。)五月后,临摹萧子云、薛稷书法作品,并书有《高唐赋》;六月临摹《黄庭经》。七月望日后,书《千字文》。秋,赴应天乡试,落第;九月外祖母蔡妙真卒,代母舅撰墓志铭《显妣武功伯夫人蔡氏袝葬志》;同年与友人潘崇礼订交。为友人沈周书《秋轩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长至日,编定所著《浮物》;十二月初六祝允明生日,有感慨述志写文;同年有行书作品《燕喜亭等四记》。
弘治时期
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上日有感于“匪物不初,维笃乃完”作《笃初》一文;九月九日作《江城子》词一首。十一月,为沈周妻陈氏作墓志铭。除夕书写《成化间素材小纂》;同年作《养虎传》,有行书《离骚经》《和诗二十首》。
弘治二年(1489年)与都穆以古文辞出名,有文徵明、唐寅等追随;二月应乡人许朝相邀,在其所得元代倪瓒的《江南春》和诗;七月赴应天乡试,住在南京岳父家;八月三日,生病回到苏州就医,五十日后病才愈,误了此次乡试;九月二十一日好友周庚下葬,因为生病没能前往,写诗哭祭。
弘治三年(1490年)五月十八日居住在卧龙街,夜间听到谯楼鼓声,作《谯楼鼓声记》;六月十九日撰《祖允晕庆诞记》;八月晦日书《离骚经》;十月七日祖父的朋友颜昌卒,为其撰写墓志铭;十月写诗和吴宽所题倪瓒的《秋林远岫图》;十二月六日生辰,赋诗一首;同年好友谢丙五十岁,为其撰《说逸》。同乡好友王观汇整其先人的《王氏著作文集》,又重刻《震泽纪善录》,祝允明为其作序。
弘治四年(1491年)正月人日与李询等往承天寺之圆通附院游玩,写诗题其壁上;正月九日夜间在李询家喝酒,信手作长句一篇;同日继母陈玉清之父陈绅卒,明年下葬,为其撰墓志铭。三月晦日,书《畸崖记》《谯楼鼓声记》《魂游曲林记》;四月十一日好友钱恺卒,为其作画像赞'’四月病中作诗四首;六月五日在友人王锜家观宋代李麟《图史卷》,写文记之;八月一日为好友谢丙的亡父谢会的遗稿作序;九月四日写有《动静记》;九月为谢会及其妻卢妙定撰写合葬志。长洲县令刑缨离任,与好友王锜写诗为其送行;十月二日为友人朱凯书旧作《苏武慢十二篇追和虞韵》;十一月撰《都师郭公葬部人陈颐之碑》;同年叔父文森赴京,作文相赠。写文为离任的长洲县学教谕彭道送行。为同乡都容作传。
弘治五年(1492年)正月写诗和吴宽《喜雨》诗;三月望日与祖元晕共饮,书杜甫诗相赠。秋,中应天乡试,主考官为王鏊;九月上旬书《米颠小史》。好友王锜建燕翼堂,为其作《燕翼堂记》。
弘治六年(1493年)春,赴会试,不中。这年春,为好友书《杨柳花》《春莫曲》《投钗吟》《沈先生西山雨观图》;五月外叔祖母高妙安卒,撰墓志铭《徐府君妻孺人高氏袝葬志》;七月九日岳父李应祯卒,为其写行状录,文林为其写墓志铭;八月一日写诗题沈周所摹《米敷文大姚村图》;八月七日为乡人蔡蒙写行状《中宪大夫广西南宁府知府蔡公行状》;腊月二十日写抒怀诗十五首;腊月二十四写《送龟诗》。除夕写《除夕守岁》诗一首。
弘治七年(1494年)元旦作诗一首。春,苏州府城隍庙新井成,写文记其事。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与洪子等游福昌寺避暑;六月二十四日游雍熙寺;七月好友陆容卒,写诗哭之。中秋,以临古人贴赠送好友彭日方;十月二十四日冒寒过访沈周,沈周作《林壑幽深图卷》相送;十二月乡人薛英卒,为其写墓志铭。
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梦中与人论《易》,写文记其事;九月九日临赵孟兆书《过秦论》;秋应费子之请,为其余虚有其表号云江写文记之。
弘治九年(1496年)元旦途经扬州,未入其城;二月在京会试,不第;五月书自作诗《三畅咏》;九月朔日书《离骚》首篇。秋,有事过南沙处,南沙出示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把玩三天,不忍,临一遍;十一月为友人吴廷用作《钓月亭记》;同年秦文奉旨营葬吴宽之母,返程为其送别,写诗相赠。同年,书自作诗《北邙行》。
弘治十年(1497年)三月范从规卒,为其写墓志铭;五月有文题仇英《兰陵介和图》;五月十日友人谢昺卒,为其写墓志铭;六月表姐徐德妆卒,为其写墓志铭;九月为乡人书画家陈逻写墓志铭;十月书《可竹记》。应太仓州典在甘泽之请,为其辑订族谱。苏州开元禅寺重修完毕,为其撰碑文。
弘治十一年(1498年)四月姑父汤瑄卒,为其写墓志铭《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汤府君墓志铭》;岳母王氏卒,为其写墓志铭《明故南京太仆少卿李府君室恭人王氏墓志铭》;夏有诗题戴进《孤舟图》。
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赴京会试,落第;十月为汤文奂自号宜轩作记;同年手录宋代洪迈《夷坚丁志》。
弘治十三年(1500年)正月为新安罗惟善序其重刻十二世祖的《鄂州小集》;正月二十七日书《黄庭经》;三月撰《椿树秋霜序》题在唐寅《椿树霜图》卷后;八月书《仰山堂铭》;十一月冬至日,序友人王锜所著《寓辅杂记》;十二月二十一日余杭方祥卒,为其写墓志铭,其子方坤、方翼皆是祝允明的学生。
弘治十四年(1501年)二月题顾氏所藏唐代怀素《千字文》卷。为太仓知州李端撰其父母合葬志;三月苏州府重修湖川塘竣工,写文记其事;三月撰书《太仓州儒学记》;五月为友人撰《寿意图序》。八月于嘉禾途中写《邓攸论》;同年书《关公庙碑》。
弘治十五年(1502年)春赴京会试,不第;二月母舅徐世良卒,为其写墓志铭《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锦衣卫指挥使徐公碑》;八月一日在南京为黄璋夫妇作《偕美赋》贺其生辰同年同月同日;同年吴县知县邝璠离任,为其撰文。书有小楷《一江赋》。
弘治十六年《1503年》正月姑父刘汝大的继室王妙庆卒,为其撰墓志铭;九月南京汪宗道家藏书法名画丰富,赏玩一番;同年题宋代米芾《九帖》。
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与文徵明、唐寅出游东禅寺,为僧人书《饮中八倦歌》;三月十九日友人钱腴卒,为其写行状和祭文;七月吴宽卒,写诗哭之;同年有行书《离骚》。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春赴会试,不第;四月为亲家王观书《王氏复墓记碑阴》;七月应王鏊及苏州知府林世远之聘,修《姑苏志》;秋在修志馆,写诗和王鏊的《晚秋白莲》。与文徵明会于城南,互有诗作赠答。书《充齐记》《听泉记》。书《招凤辞》于唐寅所绘《南游图》后。
正德时期
正德元年(1506年)二月《姑苏志》初稿成;春过沈与文家,为其书《卢姬曲》;四月王鏊以吏部左侍郎入阁,唐寅绘《出山图》,祝允明、徐祯卿、张灵等题咏以示庆贺。开始校刻《姑苏志》。赋《浩歌行》感叹人生年华易逝,功名富贵难成。
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十日致书王鏊,述《姑苏志》校刻情况;二月唐寅持所绘《高士图》请其书赞于其上;夏往南京小住,有诗作赠沈与文。题元代赵雍《开月骐骥图》;六月纳凉古寺,书刘基《二鬼》诗。秋,寓南京,为沈与文书自作诗;秋与无锡华王呈共淳,啜敬漪澜堂,书杜甫的诗,撰《成趣园记》;秋子祝续中应天乡试第一百一十一名;同年有行书《芝庭记》、楷书《琵琶行》《宋玉诗赋册》、草书《宋玉钓赋》《兰花咏》《杜甫秋与八首》等。
正德三年(1508年)赴京会试,不第。朝廷请其修《孝宗实录》,辞不就;秋与唐寅、文征明、沈周、杨循吉等送戴昭归家,有诗相赠。秋书《严先生祠记》;十一月七日好友朱应登之父六十寿,为其作铭;同年子祝续在南京,写诗寄怀。
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书王鏊所作《天平》《一云》《金山》《南峰》等诗;三月好友王闻绘《存菊图》,为其作《存菊解》。三月下旬到亲家王观家中,应其邀请为其书《雕赋》;初夏与好友唐寅泛舟游玩。端午,题祖父祝颢、外祖徐有贞与友人《雪夜联句》手迹;九月下旬书《前后出师表》。闰九月十三日,作《梦中为游山诗》;冬十一月与好友王韦、顾璘、朱应登等宴饮于史后知山堂,庆祝朱应登升任延平知府。
正德五年(1510年)正月吴越发大水,民不聊生,作《九愍》;二月撰《梦草记》;四月十八日书《洛神赋》于友人文徵明的《洛神图》上;夏五作草书《秋日月居赋》卷;六月撰《梨谷记》;立秋作《知秋赋》;中元临米芾《龙真行》;八月二日临《黄庭经》;十一月三日题孙育刻宋代陈少阳书法,题朱承爵所藏《眉山六帖》;同有作品《杂诗》《问情赋》《千字文》《题石田杂花》。
正德六年(1511年)春好友施儒入京会试,为其饯行;二月会试不中。长子祝续中进士,选为庶吉士,祝允明闻之甚喜,作诗几首。在京为虞来凤作《东山竹屋记》。秋,在镇江,应邀修镇江地方志'’八月在家著《野记》;九月乡人刘度卒,为其写墓志铭;冬与文徵明、朱存理、朱凯、邢参、陈淳宴于杨循吉家。
正德七年(1512年)闰五月二十六日,写诗寄怀。以《上俞都宪备贼事宜状》,陈南京守备之事。六月断酒两年后第一次醉;七月二日致书陆完,上平定刘六、刘七之计;八月十九日书唐代李白的《问月篇》;十月游淮楚,寄居在友人大河卫指挥使王廷瑞家;十一在淮阴为晋氏作《淮阴晋氏先德碑铭》;十一月十日友人王廷瑞卒,写辞悼念。同年有《江淮平乱诗什序》。
正德八年(1513年)花朝日,书唐诗六首;六月一日作《江淮平乱事状》述刘六、刘七事件始末;七月避暑山中,好友杨循吉持董源、李成、巨然、范宽的作品来访;八月宿东禅寺,书《东坡记游》;十月长子祝续得授官礼科给事中。
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赴会试,不中;三月三日赴好友施儒宴请,拒绝了施儒下科再考的劝告,七试不中,决心不再赴会试。由京返回,致书朱应登,以所编定的集子请其作序;四月十二日友人华夏来访,请书《前后出师表》在其所藏的《武侯图》上;秋赴京就选,得授广东兴宁知县;十一月南下赴任,有诗述怀。
正德十年(1515年)三月唐寅自宁王邸归吴,皈依佛教,自号“六如居士”,筑室桃花坞;暮春四月祝允明作《杭州夏日以文会诸君従聘宅序》:“凡士居以学展策冯几,或受教圣贤,辨难英杰,闭户终日,恐一尘客挠也……”五月,祝允明小楷《前后赤壁赋》(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又作《乙亥五月五日王佥宪文明邀宴庐陵螺川驿楼观竞渡(七律)》。是年秋赴兴宁县任。[2]
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二日偶在县署之念慈斋避暑静坐,发现旧作《拟诗外传》数篇,遂书在素卷之上。八月,草书《米元章论书卷》;十二月二十日在兴宁县斋书《墨林藻海》一卷。
正德十二年(1517年)春日过漕湖讲堂望鸿斋,见宋纸精美,作行书《古诗十九首》册并跋。
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十九日在潮州作《望韩》;七月廿三日记叙有《游浮罗记》。
正德十四年(1519年)祝允明《己卯春日偶作韩致光体》。
正德十五年(1520年)春日临王羲之《黄庭经》一册;二月二十七日作《庚辰二月二十七日晓官窑中口号》;三月,过访士元家作诗相赠;某日在谢云庄通家新居小楼览元人《寿星图》并题于其上;某日孙七峰与唐寅、祝允明、杨邃庵、陈石亭、张石川诸君题名岩表,镌刻游记。
正德十六年(1521年)六月一日在天津官舟雨中,戏用山谷草法应酬知友索书,并题于后;秋日作草书《赞辞》附于文伯仁画《杨季静小像》;十一月三日作小章草《闲情赋》,自识云:“冬日,拥炉于小闾,过云庄至,除素纸索书钟繇张草,勉为呵冻手书之。”十二月祝允明作《张长史四诗帖跋》;是年被荐应天府通判,专督财赋。
嘉靖时期
嘉靖元年(1522年)是年任应天府通判,故被称为祝京兆。春二月十二日过武林寓昭庆寺,访灵梵上人,得览赵文敏所书《圆觉经》,乃闭关月余,敬书《圆觉经》一卷;三月作草书卷于从一堂。五月五日行书《庄子逍遥游》于寒绿堂;是年作《读嘉靖改元诏书并阅邸臣敬作古调》一首。作草书《荔枝赋》。又作草书《前后赤壁赋》卷。
嘉靖二年(1523年)正月初七作《鹤章》。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作《所事儒教鬼神解》;十一月二十日作《祭王文恪公文》。又作《张文声妻左氏墓志铭》《苏州府学政科盛公墓志铭》《守斋处士汤君闻守生圹志》《先妣陈夫人墓志》。其继母陈夫人于十一月二十日,葬于横山丹霞坞其父坟茔之右,年七十有六。
嘉靖四年(1525年)二月楷书《离骚经》;初夏草书《夏后氏之圭帖》;七月为九畴作草书《月赋》卷;又作草书《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秋日作草书《七律九首帖一卷》。又作草书《闲居秋日诗》卷。又作草书《七言绝句》卷;九月访文嘉,文嘉知悉祝氏手里拮据,设茧丝纸及上好笔墨,引起祝允明豪兴,挥写行草《古诗十九首》,嘉付以酬金。此卷后刻于文征明《停云馆帖》;同月祝允明曾用二文羊毫作行草应酬,并题于后;某日为顾璘书写《千字文、长清静经》卷。又作《志谢可节墓志铭》。
嘉靖五年(1526年)正月作《太仓州新志序》;九月七日作《祝文》;十月昆山魏诚甫远谒祝允明,求书《黄庭经》,祝允明抱病书写。又作小章草《书述》;十一月明作章草《后赤壁赋》于文征明《赤壁图》后。是年作组诗《怀知诗》,缅怀平生知己一十八人,共一十九首;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1月28日)病故。
嘉靖七年闰十月十六日(1528年11月27日)葬于横山丹霞坞其祖父祝颢墓旁。好友王宠为其写行状,陆粲为其撰墓志铭。
人物评价
明代黄省: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丝持浪转信神动,筋迥墨纵皆春敷。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天愁鬼器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迩来南海作仙令,难筹历险笔愈圣。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辉映。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梦窗喜魂魄。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迹!
明代顾璘:(祝允明)书学自《急就》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罔不得其结构。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笔妙。一朝书品,不知合置谁左。
明代朱谋垔: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人。……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狂草本朝第一。当时评者云其书法顿挫雄逸,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风格迥绝。然真不如行,行不如草,以豪纵者胜。又云枝山真行,有天马行空之态,第人能品。
明代王世贞:吴中如徐博士昌谷诗,祝京兆希哲书,沈山人启南画,足称国朝三绝。
明代文震孟:(祝允明)书法魏晋六朝,至欧、颜、苏、米,无所不精诣,而晚节尤横放自喜。一时名声大燥,索其文及书者接踵。或辇金帛至门,辄辞弗应。《姑苏名贤小记》
明代钱谦益:为家未尝问有无,得俸钱及四方饷遗,辄召所善客噱饮歌呼,费尽乃已。或分与持云,不留一钱。每出,追呼索者相随于道路,更用为忭笑资。其殁也,几无以敛云。
清代王澍:“有明书家林立,莫不千纸一同,惟祝京兆书变化百出,不可端倪,余见京兆书百数,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
清代孙衣言:香光居士谓京兆书如绵裹铁,如印印泥,此作殆不尽然。然顾华玉、文徵仲皆谓其晚年狂放,似徐武功,此殆其晚境耶。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