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式通臂拳传人:毕瑞棠先生的故事
毕瑞棠,1936年出身于徽州歙县黄村区黄坑村。五十年代末拜近代著名武术家、前黄埔军校教官巩成祥(1894-1980),字国瑞,先生为师,专习巩式通臂拳。从此,师徒缘定终身,师父的一句嘱咐:“瑞棠,你要把我的功夫传下去!”在他心里生了根,从此默默守护,一辈子执着于巩式通臂拳技术传承和文化传播工作。
刚开始学练基本功,先功力拳、小洪拳、查拳、武松脱铐等。后来师父开始教通臂拳,学“黑虎偷心”,练麒麟步,每天坚持苦练,不知磨通了多少双力士黑胶鞋底。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1963年后,经师父授意在湖墅公园代师收徒。在动乱年代,练武不能公开,从学校操场、周边晒谷场几易场地。师父因为历史原因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把每个月收来的学费,自己分文不留交给师父。每个周日,师父带其他弟子一起来现场指导、切磋技艺,练完拳后,留师父和弟子们在家里吃饭,生活并不富裕的家庭,只能烧大锅面条招待大家。多少年后,一起开心吃面的情景成了师兄弟美好的记忆。
上世纪80年巩成祥师父离世后,毕瑞棠遵循师父嘱咐,一如既往扎根杭州拱墅区,从公园、停车场,到商场门口,公益收徒传教巩式通臂拳,培养了大量的武术爱好者,在国内外传统武术大赛上取得了众多的奖牌。他在雁翎刀基础上,融合通臂“大开大合,放长击远”的要义,配合灵活多变的麒麟步创编了通臂快刀(苗刀)等技术动作。
2018年巩式通臂拳成功入选杭州市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毕瑞棠先生,为弘扬传统武术礼仪文化,举行传统收徒仪式,与弟子签定传习责任书,以此规范弟子的道德行为,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积极投身“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活动,将大运河沿岸武术团体和武术爱好者组织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开展武术文化及产业交流和学术研讨。并在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之际,“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第一时间向全民发起“见面不握手,改用抱拳礼”抗疫倡议活动,受到全球500多个组织及代表响应,让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深入百姓生活,使中华优秀武学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耄耋之年的毕瑞棠先生,始终不忘巩式通臂拳传承和传播工作, 每一天清晨,他依然在杭州运河南拱宸桥畔,为大众传授巩式通臂,传播中华优秀武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