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老人看病,难点在哪儿?这些举措值得推广
本端近日刊发《调查 | 家人难抽身,花三五百雇人陪老人看病靠谱吗?》,关注了老人独自就医难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共鸣。有读者表示,老人的就医难还不止于此,在挂号、看病乃至取药环节,都会遇到各种不便。
记者调查发现,针对提及频率比较高的老人就医难题,许多医院已经在开展各项改善举措,力求为老人提供方便。不会用手机扫健康宝的老人,刷身份证或医保卡也能进门;通过分级诊疗机制,社区家庭医生也可以帮老人转诊到大医院;老人受限于身体状况出不了家门,医生甚至还能上门诊疗。
老人优先
全流程为老人提供便利
“姑娘,请问呼吸科的高才达名老中医哪天还出诊啊?今天他的号挂完了……”上午十点,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的门诊挂号大厅,来就诊的李大爷本想挂当天的专家号,却被告知号已挂完。无奈的他,来到门诊服务中心窗口寻求帮助。看到大爷焦急的样子,工作人员李晓凤赶忙从窗口后台走到台前向大爷询问情况。
李大爷今年已经76岁,年轻时在矿场当了很多年工人,肺部也因此积下了职业病。这次他来医院,是希望找个专家帮忙看一看,顺便开点药。在得知大爷腿脚并不利索,来一趟医院不太容易时,李晓凤首先让大爷稍安勿躁,随后联系了当日出诊的专家,鉴于患者来院就医不便的情况,经门诊服务中心人员与专家沟通协商后,协调出一个号源,待所有预约患者就诊后,为该名患者诊治。随后,李晓凤将医院特制的一张紫色小票交给了李大爷,告知可以去诊室外候诊了。
目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已经实行了非急诊全面预约,大部分患者来医院之前,都已提前预约挂好了号。而为了方便那些不会上网预约的老人,医院的挂号窗口每天仍然会留有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此外,医院还专门为老年就诊患者推出了“助老便民加号单”,李大爷享受到的就是这项服务。一般来说,加号单是给老年就医不便的患者提供的。
不仅仅是挂号,其实老年患者从进医院大门那一刻起,就已经享受到了医院安排好的便利。在大门入口旁,有两台健康宝核验测温一体机,老年患者只需要拿出身份证或医保卡,在机器上一刷即可。安保人员表示,这台机器有人脸识别和测温的功能,老人所持证件和屏幕扫描的人脸信息相符,且测温合格后,机器就会显示绿灯通过,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
而在就诊完取药时,医院也为老年患者提供了优先服务。药房工作人员介绍,中药里的草药和配方颗粒都需要根据处方现场调配抓取,耗时比较长。考虑到高龄老人等待时间长可能带来的身体不适,药房窗口人员收到需要帮助的高龄患者的取药单时,会将此取药单列入到优先调配行列,由药房工作人员单独进行快速调配,极大缩短老龄患者的等待时间。同时,医院还推出了“草药送到家服务”,患者根据自身需要,填好送货地址后便可离院,由快递公司将药品送至家中,大大缩短了患者在院等候时间。
分级诊疗
社区转诊省了挂号麻烦
“您这个情况,最好还是转去协和再看一下。”看着手上的CT片子,全科医生王秋华向面前的老人患者如此建议。王秋华是老人签约的家庭医生,也是和平里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
来看病的老人姓严,今年已经78岁,就住在卫生站旁边的小区。由于肺部不适,他前段时间来找王医生看过一次病。因为卫生站不具备拍CT的条件,王医生把老人转到紧密型医联体上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做了胸部CT。拿回片子后,看到“双肺多发性结节”的检测结果,王医生认为情况有些复杂,给出了转诊大医院的建议。
“要去协和,挂号是不是不太好挂?”面对老人的疑问,王医生表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属的卫生站跟协和医院都有对接转诊机制,大医院的号源下沉到基层,像她这样的家庭医生就可以直接帮老人联系转诊,无需老人自己挂号。很快,王医生就通过转诊系统与协和医院全科取得了联系,并定好了严老去看病的时间。
同样享受过转诊便利的,还有家住地坛北里的70岁居民周老。胃病时隔多年复发,周老一直想挂协和医院的号去看看,可用了很多方法都没能挂上。就在这时,他无意间了解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转诊服务。周老之前在社区医院签约过家庭医生,跟医生一问,发现自己还真符合转诊的条件。折腾许久都没挂成的号,就这样很轻松地挂上了。
严老和周老的经历,都体现了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老人群体带来的好处。在和平里医院拍CT的严老,拿到结果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他的家庭医生。严老表示,自己长期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习惯了。家庭医生对自己也了解,看病时愿意“多说几句”。而经历过那次转诊的周老,之后也逐渐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往大医院跑的次数也少了。
“社区的转诊服务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徐薇表示,转诊病人需要在社区居住而且签约了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经过诊疗判断,认为病情比较复杂,的确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才能安排转诊。“其实真正要转诊的病人,只占我们全体病人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病人,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都是可以满足诊疗需求的。”
上门问诊
解决失能老人看病难
有些老人虽然腿脚不便,但至少还能自行前往医院看病。还有的老人,已经处于失能状态,连床都下不来。为了解决这些老人的就诊需求,有医院开展了上门诊疗服务,既然老人出不了门,那么医生护士就到家里去。
“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又该换尿管了啊!”下午三点,大兴采育镇中心卫生院的全科主任段文燕和助手护士一起乘车来到了病人韩大爷家。韩大爷今年86岁,前些年因为一次事故,腰椎和腿部受到了严重损伤,之后只能卧病在床。每隔二十天左右,段医生都要来家里给大爷更换尿管。看见段医生来,大爷显得精神头不错,左一句右一句和医生聊着家常。
在整个采育镇上,需要中心卫生院医生定期上门看诊的老人总共有四十多个。他们有的像韩大爷这样卧床不起,还有身体比较虚弱,只能勉强行走,来不了医院。每次上门,除了换尿管、胃管这类护理服务,医生还会帮老人做体检,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
拆装导尿管、缠胶布、接导尿袋……虽然段医生的手法很娴熟,但换尿管还是一个很耗精力的工作。过了半个小时,尿管终于更换完毕,段医生又给老人测了心电图和血压。“心率没问题!血压有点低,但现在是夏天,血压低正常。”
段医生平时常备着需要上门看诊的老人电话,老人和家属也留存了段医生的联系方式。有时老人有些小症状,家人一通电话打过来也能远程看诊。“有一次一个家属说老人心率比较快,通过他的描述,我判断是老人排便不畅导致的。”听取段医生的建议后,家属用了一些通便的药物,老人的情况果然好转了。
段医生表示,虽然医院提供上门诊疗和远程问诊的服务,但一般还是用于不太紧急的情况。如果老人突然感到身体很不适,还是赶快叫救护车送到医院为好。“比如老人说胸口疼,我都是建议家属赶快打120,因为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很复杂。在家诊疗毕竟还是受场地和器材所限,很难马上做出判断,最后还是得来医院。这一来一去,时间可能就耽误了。”
此前报道
调查 | 家人难抽身,花三五百雇人陪老人去看病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