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氏太极拳入门练功的程序

定桩的作用和具体练功方法定桩,也称为静桩。是练习传统武术最重要功法之一,其不仅是太极拳的入门必须功法,而且在不同功夫的修炼阶段,亦有不同的功用价值,故为历代武术先辈所重视。传统杨家太极拳的定桩,主要包括无极桩、三七桩、仆步桩等。在这些桩功中,马步桩和三七桩最为重要。

定桩的作用一、初级阶段对于习练者的作用。第一,定身形。通过定桩练出传统太极拳所需要的基本身形。 在《杨家太极拳老谱》的歌诀《身形腰顶解》中,开篇第一句就是“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就指明了太极拳身形的重要性。其实,不仅仅是太极拳,可以说所有的传统武术都是如此。因为传统武术关于身形方面的要求,不是某一位前辈或某一个门派所独有的,是千百年来历代先贤对于武学修炼的统一认识,是快速进入高级武学殿堂的钥匙。只有在正确的身形条件之下,内劲才得以练出来,运动之时才合乎生理学,发力之时亦能合乎技击的需要。所以,不管是为了养生还是练功夫,其前提条件就是要身形正确。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宗师曾有言:“形正则气和,形偏则气亦偏”。正是如此。第二,清心静气,增强身体素质;这是练习桩功在健身、养生方面的功效。首先讲清心静气,因为人生在世,离不开家庭、工作、社交,那么也难免有心理的起伏。而中国传统的养生认为,人的很多疾病皆由喜、怒、哀、乐、悲、恐、惊造成,“养生就是养心”。所以,历代的养生学者都主要要清心寡欲。而练习定桩时,要求习练者心静,气敛,神聚。同时,定桩又是介于睡眠和正常运动之间的一种特殊运动模式,所以,可以说是内外兼修!例如,刚开始,很多人中等架子站马步桩,刚开始不到五分钟就大腿和胳膊酸、涨、痛,甚至腿部颤抖,满身大汗,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站桩的时间也增加了,慢慢的增加到十分钟,再到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而且与此同时,练习者会发现自己饭量增加了,睡眠改善了,爬山、上楼、做运动比以前更轻松了,这都是身体机能方面的改善!第三,化僵为柔;“松”是太极拳乃至传统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夫,但是,所有习练者不可能一上来就松的下去。而且松的前提是尽量在肌肉不受力的情况下把各个关节练开、练合,所以,松也是无止境的。习练者通过定桩的练习,就可以初步的使人体的肌肉、筋骨和关节松下来。第四,简单练出六合劲;六合劲是太极拳在功夫修炼上的核心,俗称整劲。歌诀有云:“六合归一是根本”、“抓住六合练内功”。而民间对于武术上所称的内功、内劲,说白了也就是六合劲的别称!具体可以参看《明理篇——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那么,为什么“定桩”也可以练习六合劲呢?笔者简单做以解释。1.练习“定桩”时对于身形的要求,就是六合劲的基础姿势,以后不管是练习活桩、单操、套路、推手,还是散手技击,都要守着这些要领。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相对于千变万化的套路,定桩由于外形不动,意识更容易兼顾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如此长时间的练习和强化,就是培养自身对六合劲的感受,以至于形成太极拳整体运动的条件反射。2.六合劲的发力根源在腰腿,拳经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肩,达于梢”。所以,腿部的基本功夫是至关重要的。梁派八卦掌的创始人梁振甫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腿上有力,方有内劲可谈,腿上无力则无内劲可言”。而定桩练习对于人体而言恰恰是最锻炼腿上功夫的。3.六合劲练习的另一个重要点就是要虚实分清。在定桩中,“马步桩”是要求习练者两腿均分人体的重量,也就是俗称的“双重”步;而“三七桩”、“仆步桩”等桩功则是虚实分明的。所以不管是练习“马步桩”还是“三七桩”,过了疲劳期之后,尤其是关节相对松开之后,就能慢慢的体会到自身两腿的虚实,由此而不断地进步,逐渐体会到自身腰部的虚实,肩部的虚实,乃至整体上中下、左右的虚实。当然,相对复杂的六合功夫而言,仅仅通过“定桩”的练习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定桩”有一定的功夫之后,需要进一步的练习活桩、步法、单操、推手等功法,并在千变万化的招式中去体悟、演练和升华。所以,笔者把它称为简单的培养六合劲也正是如此!二、定桩在中级阶段对于练功者的作用。所谓中级阶段,是指练习传统太极拳六年以上,已经系统的经过了活桩、步法、单操、套路和推手、散手的练习,在知己和知彼功夫上都有一定的成就。第一、加强和巩固活桩、步法、单操和太极拳套路所练出来的功夫。初学定桩时,习练者犹如一张白纸,学什么就是什么,练习定桩时只有定桩的简单功夫所在。但是,在以后经历过活桩、步法、单操和套路的系统训练后,再练习定桩,因为身心都经过了更深一层的练习,对于拳术有了更多的了解,浑身的筋骨也相对的松开和整合。那么,此时练习定桩就显得更全面和客观。反过来,也加深了后面各种功法的功夫。第二、促进六合劲的形成,增加习练者的功力。其实增加功力,就增加六合劲的功夫。这时候,因为习练者的上中下三盘,已经练开,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六合劲。行功走架时,手、眼、身、法已经协调,这时候再去练习定桩,就会进一步增加习练者的六合功夫。其表现是站完桩后,更能感觉步法轻灵,感觉落地生根,手上也会感觉松沉有力。第三、静中悟动,领悟太极拳推手、散手的诀窍。此时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意念强化习练者的推手和技击能力。比如,以前练武术的前辈们在站桩时,会假设和心目中的高手、甚至是老虎、豹子在搏斗。这就是在静止的状态下,用心理的感觉去体悟技击当中所出现的一些状况。这都是相对高级一些的意念练习。但是,其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推手和实战经验。没有这个推手和技击的经历,就直接练习此高级意念,那就是唯心主义。三、“定桩”在高级阶段对于习练者的作用中国武学的最高境界-----修心,悟道以武入道是中国武学对于习练者所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习练者一生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武学修炼,感受了性命相搏之时的技击奥妙之后,再去练习桩功就会有更多的对于人生和万事万物感受。同时,定桩本身和佛教、道教的打坐是息息相关的。故而,定桩亦可由此而体会天地之大道!马步桩具体练法一. 马步桩具体练法之要领及图示如下:1. 头部:头要正,不可稍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之势。枕骨和两耳尖微上领,所谓虎豹头是也。下颌微敛,舌顶上腭,眼向远方的前下视。2. 颈部:颈要直,在头部枕骨上领和下颌微敛的作用下把颈部的自然弯曲向上领直,并使喉头收进来。3. 肩臂部:肩部松沉微向前合,肘部微屈而松坠,坐腕,两手合抱,掌心向内,手指自然张开,十指约相对,两腕跟肩同高或略比肩高,略比肩宽。4. 胸部:胸部在肩部要领的作用下,微含,自然而宽畅。5. 背部:背部在肩、胸的作用下,微圆而直。6. 腰部:腰部要松而直,所谓命门穴后撑,两肾饱满。7. 臀部:敛臀,提肛。8. 腹部:腹部放松,小腹微圆,所谓气沉丹田。9. 胯部:胯部要松腾而抱,像母鸡抱小鸡一样,不可抱紧,又不可张开。10. 膝部:膝要松而裹。但不可夹膝和跪膝。11. 脚步:脚要微扣,全脚掌着力,十趾有抓地之意,两脚相距比肩稍宽。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为135°左右。

简述塌腰敛臀和含胸关于塌腰敛臀和含胸拔背,这是早有定论的身形要领了。不过,现在很多人却持怀疑态度,并认为练拳之时不需要守此规矩,甚至还有主张腰部刻意凹进去的。首先,含胸不是驼背,而是两肩微向内合,胸部松儿畅。能含胸则自然可以拔背,即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在走劲上,含胸拔背更利于劲的上下通达,利于人体在左旋右转时,手臂的劲的传导。对于塌腰敛臀,主要为了上下之劲可以通达。翘屁股凹腰,劲必定沉不到脚底。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有部分朋友认为塌腰敛臀不利于腰椎的保护。在此,笔者认为,恰恰正是基于保护腰椎才要如此。因为他们只注意到身形符合生理的弯度,以及向前直击的发力,而忽略了太极拳在发力时腰部是左旋右转的。而腰部的左旋右转必定带动人体脊柱的转动,而如果我方正在用拳或掌发力击打敌人,那么脊柱就要要承担更大的劲。此时,如果我方的是塌腰敛臀,那么脊柱上下就是直的,上下之劲的传导就比较顺畅。而且从腰到肩的旋转也更灵活;反之,如果脊柱上下是呈“S”形的,那么上下传导之劲必然会滞留在第三、第四腰椎,不仅此时会伤害到腰椎,还因为加大了旋转的半径,而失去灵活、机动性。

三七桩具体练法下面以右脚右手在前为例的三七桩练法及图示如下:1. 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腰部、臀部、腹部要领同马步桩对应要领;2. 肩臂部:右手成立掌势,掌心斜向左前,手指自然张开,中指指尖正对鼻尖;左手立掌,在右手肘下侧方,双手都在身体中线位置;3. 膝部:膝要自然放松,前腿微微弯曲;后腿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一致;4. 脚部: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前后间距视架子高低而论;左脚脚尖正对前方或微外摆,前脚脚尖对正前方或微扣,两脚纵向间隔为一个或两个拳头宽。

(0)

相关推荐

  • 《杨健侯太极拳真传》试读:第一节 太极拳运动中常见的六大基本问题

    一.关于劲源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力到".究竟劲蓄于何处?发于何处?劲源在何处?枢纽在何处?本套拳法劲路的特点为:无论化劲和发劲,劲的聚集地均在 ...

  • ​太极拳之内劲-好文章

    太极拳之内劲 太极拳的劲,实际跟其他内家拳是一样的,这个劲就是腰腿发出的劲,而且太极拳有且仅有一个劲,简单点说,就是腿上的力,至于如何将腿上的力传递到手上,就是太极拳修炼的目的. 所有的内功内气,最后 ...

  •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攻防(30) 白蛇吐信、高探马带掌的用法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攻防(30) 白蛇吐信.高探马带掌的用法 魏浩波(1976年-)河北邢台人,师承邢台秦文礼,习武式.杨式太极拳,兼修陈吴太极,旁涉形意.八卦诸拳法.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师从太极 ...

  • 《传统杨氏太极拳讲座》01 赵幼斌先生讲解

    《传统杨氏太极拳讲座》01 赵幼斌先生讲解

  • 传统杨氏太极拳“实腿扣转”和弓步练习的正确方法

    实腿碾转是传统太极拳的显著特点之一.初学者若不得要領,常会发生膝关节疼痛的现象. 而在分析其原因时又不免涉及到正弓步时实腿屈膝的程度.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分以下两个方面谈及,供拳友们参考. 大家知道关节 ...

  • ​传统杨氏太极拳必须要牢记的基础知识,尽皆于此!

    练好传统杨氏太极拳基础知识(张阁老师口述整理) 张阁老师认为要练好杨氏传统太极拳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一点.二横.三竖".一点,指百会穴.二横,指人体两肩.两胯的连线. 三竖 ...

  • 传统杨氏太极拳架知多少,听杨振铎宗师经典解惑

    太极那些事已关注2021-04-21 23:13大图模式杨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 ...

  •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攻防(28) 下势的用法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攻防(28) 下势的用法 魏浩波(1976年-)河北邢台人,师承邢台秦文礼,习武式.杨式太极拳,兼修陈吴太极,旁涉形意.八卦诸拳法.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师从太极拳发源地河北永年 ...

  • 传统杨氏太极拳练习体验

    万病宾解密科技 关注 今天07:16 大图模式 在学会和掌握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以及松柔缠丝太极拳和杨班侯老架太极拳基础内功丹田贯气法的基础上,可按照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传统太极系列拳架的练习. 以 ...

  • 深度学习地震去噪入门(附程序)

    去噪技术在图像处理最先使用,并不断丰富成熟.图像去噪技术在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例如:用非局部相似性来优化稀疏方法能提高去噪的性能.字典学习有助于快速移除噪声.先验知识通过平滑噪声图像来恢复 ...

  • 钟谋老师教学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38)上步七星、退步跨虎

    钟谋老师教学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38)上步七星.退步跨虎 视频剪辑   王智 钟谋老师 回看此系列视频,请点击下面蓝字,一点即开 钟谋老师教学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1)基本要领手型 钟谋老师教学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