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伐中原”的姜维(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后,姜维虽不是诸葛亮指定的加班人(接班人是蒋琬、费祎),但姜维却是小说中写到的蜀汉后期人物中,继承诸葛亮北伐曹魏、兴复汉室的遗志最为坚定的一个。

小说从107回到115回,以主要篇幅描写了姜维的八次北伐。所描述的这几次北伐中,姜维竭尽全力、浴血奋战,但都收效甚微。需要说明的是,小说中所写的六伐(与邓艾、司马望斗阵法,大破对手)、七伐(借魏将王瓘诈降之机,将计就计诱邓艾来劫粮草,将邓艾包围,后邓艾侥幸逃脱)纯属虚构。其他的几次北伐虽史书略有提及,但仍难免有虚构成分。尽管小说的描写维护了姜维的形象,但细心的读者依然会发现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实在是败多胜少,乏善可陈。

姜维是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时投归蜀汉的,诸葛亮即命他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岁。当时诸葛亮曾给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称赞姜维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三国志·蜀书·蒋费姜传第十四》)又说:“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同上)看来是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但姜维多次北伐,每每功败垂成,原因何在呢?归根到底,还是条件使然。

公允地讲,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本来就疆域最小,实力最弱。蜀汉灭亡时,总共只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口,如此的国力,自保都难。到了蜀汉末年,后主刘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宦官黄皓专权乱政,结党营私。朝廷腐败,百姓疲敝,以致“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第八》注引《汉晋春秋》)国势衰微、军力不济,姜维北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平心而论,诸葛亮病逝后的蜀汉政权中,蒋琬、费祎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所起作用,都明显高于姜维。然而蒋、费等人都是不主张主动北伐的。例如费祎就曾劝说姜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三国志·蜀书·蒋费姜传第十四》注引《汉晋春秋》)这说明,当朝的大臣都对北伐并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姜维连年出兵又怎会没有一点顾忌和掣肘呢?

从以上的简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蜀汉的实力不济,再加上人心不齐,是姜维北伐屡屡失败的根本所在。罗贯中在小说中重点铺陈姜维“九伐中原”,这自然不能排除驱驰疆场、浴血奋战的姜维要远比强调保境安民的蒋琬、费祎更富于传奇色彩,更吸引读者的因素所在。当然,罗贯中的这一番苦心毕竟是艺术的需要,既然是小说家言,那么也就无可厚非了。

(0)

相关推荐

  • 如果能多给诸葛亮三十年,他能否完成刘备遗愿,一统三国?

    别说三十年,给他三百年他也不行啊. 还是那句话,别把演义小说当历史看,许多人对于诸葛亮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什么草船借箭啊,空城计啊,八阵图,还有各种玩火.简直就是神仙人物啊,运筹帷幄 ...

  • “九伐中原”的姜维(二)

    姜维不是政治家,只是军事家.事实上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先后主持朝政,姜维作为北伐事业的主要实施者,他多次领兵北伐,只是为了完成诸葛亮的未竟事业.从后主延煕十年(247年)算起,姜维的北伐勉强可算作九 ...

  • 7分钟看懂姜维“九伐中原”全过程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三国时期进入了我们常说的"后三国时代",似乎从这一时间开始,从汉末到三国时期的名将名士都已经不在了,文盲我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从诸葛亮去世后面的 ...

  • 解析姜维九伐中原,其实表述并不准确,其战绩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喜欢三国的朋友都很熟悉姜维,他是继承诸葛亮遗志最坚定的人,也是最彻底的执行人,他的主要事迹在"九伐中原"上.姜维的九伐中原说法其实出自<三国演义>,但这种说法其实不准确 ...

  • 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劳而无功?

    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设想,刘备一方的战略规划是跨有荆益,然后两路出兵,一路是从荆州北伐,直指宛洛,一路是从以汉中为基地,进取关中.同时还要联络东吴,在东线出兵策应,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顾.这三路中,作为主力的 ...

  • 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败在同一事情上,责任不在孔明,而在关羽

    公元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刘玄德薨于白帝城,公元219年刘皇叔大业初成晋位汉中王,221年成都称帝,到223年薨逝,半生创业的刘备只享受了四年的帝王时光,不禁让人哀哉叹息.刘备死后,蜀汉政权的实际 ...

  • 九四版《三国演义》之九伐中原

    姜维率领大军将邓艾打的丢盔弃甲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忽然刘禅的诏书又传来了让姜维收兵回朝,姜维手下的将士劝告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姜维便准备接着进军,可是刘禅的诏书不断传来,姜维 ...

  • 九伐西岐时死得最惨的一路「原创」

    最近我接触商周历史比较多一点,又重读了一遍古典小说--明朝许仲琳所作的<封神演义>,有一些心得,分享一下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殷商军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属于正 ...

  • 诸葛亮隆中对只因疏忽一人 导致六伐中原无疾而终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春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早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就提出了心系天下的&l ...

  • 【明月尚乡】第七十九章 中原的吉普赛人

    第七十九章  中原的吉普赛人 王天堂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梦里李姬的声音:"先生,赶紧醒醒啊,再不醒村民们可就要遭受兵灾了!" 这样的声音一直在他耳边萦绕.他看看周围躲在暗处的民兵,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