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创作谈 十一.《过草地》

文/崔晓晓

对大草原的实地考察,我并不陌生。2012年我进青藏高原写生考察,从甘肃进入,途经若尔盖草原、松潘草地和红原草原,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川西北草原。

为创作长征组画中《过草地》的主题作品,亲身体验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历程,2019年夏季,我开启了重走长征路第11站之旅——穿越川西北草原,这是我第二次进入大草原。

松潘草地   四川阿坝

若尔盖草原   四川若尔盖县

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四川若尔盖县

毛儿盖草地   四川阿坝

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四川红原

有了第一次过草地的经验和感悟,这一次我带着更清晰的主题创作目的,做了更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详细做出了考察攻略,规划出详尽的考察路线,认真思考着应该如何表现组画中《过草地》这一主题作品的切入点。

打开党史资料,中央红军穿越川西草原的悲壮场景仿佛一下子跳到眼前:川西北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连接地段,纵横几百公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000—40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西三面向北倾斜,起伏不大,是典型的平坦高原。远远望去,像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林木,没有村舍,茫茫无际。白河(即葛曲河)和黑河(即墨曲河)由南而北纵贯其间,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水流迟缓。由于排水不良,潴水而成大片大片的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而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人畜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泥潭。如不及时救助,就会越陷越深,遭灭顶之灾。

红军过草地创作草图之一   纸本水彩  54x26cm

红军过草地创作草图之二   纸本水彩  54x26cm

红军过草地创作草图之三   纸本水彩  39x27cm

草地的水质恶劣,不仅无法饮用,且稍有不慎刺破皮肤,皮肤泡水后就会红肿溃烂。草地的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 0℃以下,昼夜温差很大。雨雪风雹来去无常,时而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时而迷雾重重,方向莫辨;时而阴云密布,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冰雹骤下。每年的5月至9月,是草地的雨季,年降水量的90%在此期间注入地表,使本已泥泞滞水的草地更显“沧海横流”。

红军女战士浮雕    景德镇瓷泥    68x50cm

红军女战士浮雕(局部)

《伟大的长征》组画中的《过草地》主题,我创作了两幅大型作品,一幅尺寸长7.2、高2米,另一幅尺寸长2.4、高2米。画完第一幅《过草地》作品后,我总感觉还没有表现到位,紧接着又着手创作第二幅作品。草稿一遍又一遍地否定又否定、推翻又推翻,这样反反复复去感悟去体验,试图找出更为切题的突破点,破解如何把我内心所感悟到的一幕幕过草地的故事,浓缩在一个画面中凝练概括出来。我的终极目的就是把红军这种挑战极限的精神状态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过草地   布面油画   240x200cm

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原(四川阿坝)  布面油画    60x50cm

长征路上   布面油画   160x130cm

创作过历史题材绘画的人都知道,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创作者反复“折腾”才能把作品“折腾”出来,这种“折腾”是心灵、时间、体能多方面结合的一种体验。因此,创作历史题材绘画,特别是过草地这一主题,我耗费了很大的心血。这幅作品采用了蓝绿的灰色调作为主色调,画面构图选用了近、中、远型构图,这样使得画 面有延伸感。蓝绿的灰色调一是代表红军过草地的艰难性,二是代表草原气候的季节性特点,变化无常。作品并没有过多的细节,我采用了概括写意手法,远处的沼泽凹坑里积存下的水映出亮光,在画面里起到透气性作用,画面中上部地平线拉伸了上部的空间感。草地和天空形成微妙的色调对比,远看天地合一,色彩浑然一体,展现出气势恢宏而悲壮的场景和红军强大的精神力量。

次日那毛泽东旧居   甘肃迭部

次日那毛泽东旧居旧址(甘肃迭部)  布面油画    60x50cm

次日那毛泽东旧居之一(甘肃迭部)  创作草图  纸本综合材料  27x20cm

俄界会议旧址(甘肃迭部)  布面油画  60x50cm

我创作《过草地》这幅作品,采用了概括写意性的风格表现。一是在色彩上,二是在动势上,三是在强化画面的气氛上。特别是红军长征这样特定的历史题材,我认为,气势的表现非常非常之重要,气势就是长征精神的品格。创作长征作品,最主要的就是把长征精神的品格体现出来,这才是我想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绘画艺术作品创作离不开绘画语言的个性表述,这对于创作者来说,不是简单的画得像或色彩运用准确,需要做到客观叙述历史,把画面里的“灵魂”表述出来才是根本。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在强化动势地展现红军穿越草地的悲壮场面中,通过作品高度赞扬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品格和英雄气概,就是我创作《过草地》这组作品的构思理念。

2021年3月于沈阳涂墨草堂

①《红军长征史》第214—215页,中共党史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