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鲁公书法感谈
家櫪(艺术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创作品
朝中措 咏鲁公书法
平原 [1]壮岁法河南 [2]。张旭秘笈传。
多宝东方夫子,体呈刚毅雄涵。
切磋草圣 [3],观天道法,运笔闲谈。
屋漏画沙觉悟,雄浑气魄书丹。
颜真卿早年习书法,学初唐褚遂良,人称“褚河南”,又请教张旭书法之妙,张旭考问颜真卿十二笔意时,颜从容应对,对答如流,张旭深以为然,发现其意向高远,便将笔法传授与鲁公,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再磨砺的阶段。果然在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书碑渐多,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如天宝十一年的《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都是颜鲁公中年的代表性作品。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艺事。也可以说是鲁公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面貌,颜真卿所追求用笔的沉着、刚毅、雄健,结体缜密、端庄、豁达的书风,即秀美又刚劲,追求“雄“中带“秀“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从初唐而入,又能脱离初唐之轨辙,自立面目。
图1:临摹对比多宝塔感应碑
唐代时期人们使用的笔都是硬毫笔,有些还是夹心的,那个年代还没有羊毫笔,所以颜鲁公写的多宝塔碑也一定是硬毫笔,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狼毫笔,狼毫笔写出来的字容易挺拔、有力,富有弹性,我是试用兼毫笔,所以有些难度,这是算背临吧,所谓背临就是看一行,写一行,不能看一笔写一笔,所以写出来的不一定都能笔笔到位。
图2:临摹对比多宝塔感应碑
红色圈是算写的比较能过得去的,蓝色圈就是不足之处,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兼毫笔比不了狼毫,有时候达不到那么挺,但是兼毫一旦能写出来了,那狼毫就不在话下了,就如同用圈珠笔与毛笔一样,软笔能写好,硬笔就不是问题,但相反硬笔能写好,软笔可不一定能写哦。
图3:临摹对比多宝塔感应碑
比如说员字下面的一小撇,收笔没能尽善,郎字左侧的竖勾不够挺拔,原贴带一点左弓,富有弹性,邪、妙、诸写的就有神韵。初学需临摹,所谓临摹就是照着一笔一划写,力求笔笔相似,间架结构规整,不管学习那种碑帖,一定要自己选喜欢的,一练就得三五年不变,为什么呢?就是要吃深吃透,印在脑子里,随时能够调出来用。
图4:临摹对比多宝塔感应碑
绝对不能朝三暮四,今天学学这,明天学学那,就像老熊掰棒子,花费很多时间,一无所成。因为每一家的用笔、结构都不一样,东学学,西学学,笔法、间架都搞不清楚,事倍功半。颜鲁公初学褚遂良,后得张旭指点,苦练五年得笔法之妙。
五十以后,鲁公不仅经过了对书法的精研与张旭的指导、传授秘诀,有经历了战争的磨炼,心胸开阔、对事物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理解,人生的经历积蓄了内在的质变,又逢常与怀素论书艺,观天象,触景生情,感悟大自然的造化之妙,颜真卿悟出了“如锥画沙”藏锋之妙,怀素察觉了“屋漏痕”欲书而止之绝,高人之切磋,相互启发,互补其短,互杨各长,此时的颜真卿书体为之一变,完全呈献给我们一个崭新的面貌,雄浑博大、中锋运笔、取法篆籀、圆转藏锋、如印印泥。取势横细竖粗,横若弯弓,竖似锥沙,钩、捺、挑、提又展锋芒,既含蓄而又耀其精神。
六十五以后更是炉火纯青,大有回归自然之势,笔划圆润而疆其骨,圆而不肥,钢筋铁骨,蓄势待发,其弓弩之横,更富有弹力,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弯钩之巧,万毫钧力似若铁钩,那凝重、稳健、端庄、正气跃然纸上,一扫初唐楷法风貌,以雄浑博大的胸怀,圆润丰满的笔划彰显盛唐之审美取向,与盛唐美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日有一日之意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代表作有《元结碑》、《干禄字书》、《竹山堂联句》、《妙喜寺碑》、《颜杲卿碑》、《李玄靖碑》、《颜勤礼碑》、《马璘碑》、《颜家庙碑》、《颜氏告身》、《奉命帖》、《移蔡帖》等。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典型碑刻中,颜体的老辣中富有生机,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飘逸的风采,在笔锋得意处尽显精神,在圆润丰腴中透出豪迈。
图5:颜鲁公自书告身贴临摹对比
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后面有蔡襄、米友仁、 董其昌跋。蔡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 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颜真卿自书告。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 审定。”
图6:颜鲁公自书告身贴临摹对比
该帖曾收入宋内府,后又曾为韩 胄、贾似道,明韩逢禧,清梁清标、安 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 。钤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 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 六字。后面继蔡、米之跋,又有董其昌跋:“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 绝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又绝少。米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 言。董其昌。”
图7:颜鲁公自书告身贴临摹对比
此帖《云烟过眼录》、《清河书画舫》等均曾著录,南宋留元刚刻 《忠义堂帖》拓本为所见早期刻本,后世丛帖、汇刻亦多收入。由于《告身》流传 有录,又经历代丛帖刻入及部分书画典籍著录,所以历来被人视为颜真卿真迹。也有人考证认为此贴并非真迹。
图8:颜鲁公自书告身贴临摹对比
鲁公自书告身虽有不同看法,但是书法的气度、笔法都与《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风格一致。自书告身贴是唯一一幅颜体楷书墨迹,因为墨迹最能看出笔法、精神,碑帖还有刻手的高下之分,刻工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笔划、间架的效果,所以能看到墨迹那是极为难得的,细观墨迹可以更深一层地理解作者的真实笔法和神韵。
图9:颜鲁公自书告身贴临摹对比
学书三部曲:初学需像,这叫能入,进而能背,叫做掌握,三则能出,曰忘怀楷则,能入需坚持,能背凭理会,能出靠悟性,入虽难,难在理解,背之难,难在明理,出之难,难在超脱,吃透一贴,非三五年不能达者,再选二贴,或追溯寻根,或另选他贴,一两年而已,便能入而复出,三两贴后,便览诸名帖,观天象,查万物,游历山川,音乐舞蹈、诗词歌赋、壁画雕塑、青铜陶瓷、品茗挂画,诸门艺事无所不好,便可触类旁通,出神入化。学书贵似,尤贵不似。
所以,书法首先要临帖,不临帖无以成规矩,既无规矩何以成书?楷书尚可,草书不通草法何为书?不过是些线条而已。书法书法首先要有书写的法则,无法何谈书乎?
切记:书法不是美术字!书法是要“写”出来,而不是“画”出来,更不是“描”出来的,不要故弄玄虚,在起笔、落笔处转圈圈,那不叫“写字”,那是“美术字”!是不是“写”字,把宣纸翻过来看看就知道了,啥叫“入木三分”,啥叫“力透纸背”,看看纸背便晓。
定风波 鲁公颂
进士出身首受冤。无端得罪贬平原。
统帅铲平安史乱。平叛。代宗授誉鲁公冠。
长史 [4]点拨觉妙法,观天查物解疑团。
道法自然勤苦练。经典。欲脱凡骨有金丹。
[1]: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初入仕途,得罪权贵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古人称“颜平原”。
[2]:褚遂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
[3]: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4]:张旭,唐代书法家。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楷书##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作品##颜真卿##中国楷@楷书基础#张旭##怀素##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
每周二 每周五原创作品/网络作品转载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