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和人体关系特别密切,心、肝、肾等脏腑,眼、耳、鼻等孔窍,还有我们的皮肤,这些都需要阴液的濡润。中医认为阴液是有营养的液体或是脏腑的阴精,而肾之气化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环节,肾如果虚了,下焦就会有一些反映。
《灵枢·营卫生会》有云:“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膀胱与肾皆为水脏,而膀胱所藏之津液赖“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经阳气为自身“气化”之主源,而世代医家论膀胱气化的焦点在肾、肺、脾之间。《素问·经脉别论》中有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也就是说,三者均会对膀胱造成影响。
肾气虚弱,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失调,膀胱的开阖就会出现障碍,则会出现排尿问题。男性主要集中在小便不利,小便不通,尿滴沥,尿不出,针对男性的肾虚,中医会在补肾的基础之外用到“提壶揭盖法”,利用宣肺或者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和大便,使排尿通畅。女性则是集中在漏尿问题上,在50岁到59岁的年龄段中,发病率高达28%。日常生活中则体现在打个喷嚏,咳嗽,骤然用力时无法控制尿液,漏尿或者经常想小便和小便疼痛。
黄芪性温,入肺、脾两经,能够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桔梗归肺经,能够宣肺、利咽、祛痰、排脓,降气,通过黄芪与桔梗的一升一降,能够利于排尿的通肠。女性肾虚除了补肾之外,中医还会考虑脾胃原因。这个也是李东垣补土派的学说,他认为多种原因造成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在此基础之上还容易产生湿热,影响气机升降,导致肾和膀胱受邪,小便不利。那么,针对此类女性肾虚患者,除了用金匮肾气丸之外,常见药材还会用到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白术,黄芪,茯苓,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升麻等,因为需要辨证使用,所以益寿君在此不展开说。除了内调,还有一些“小动作”对肺、肾、盆底肌、括约肌都好,这个也是乾隆皇帝钟爱的一个小操法,他是有名的长寿皇帝,据清代的御医典籍记载,他曾几十年坚持这个方法,这个操法就是——摄谷道。操作方法:呼吸时稍微用力,使肛门括约肌有意识的做“上提”动作,同会阴一起上升,呼气时放松,晨起睡前最佳,每次做30~40次。
参考文献:
黄纯琪. 肾与膀胱病辨证论治[C]//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4.
郭文娟, 李俊莲, 牛春兰. 膀胱藏津液、气化出之功能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020(002):162-163,182.
霍湛锋. 运用东垣脾胃学说治疗慢性淋证经验[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 10(10):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