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中的食物盛宴 2024-04-21 13:11:37 回顾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西方世界变得支离破碎,虚无主义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死亡面前,人们逐渐开始麻木,一切生活的保障都不再被赋予信任。在这种困境之下,死亡和虚荣的主题不断在艺术的语境中出现,食物也经常被当做表达的媒介,承载着比今天更复杂的意义。一、作为艺术创作媒介的食物1936年,玛格丽特·勒内创作了一件作品《这是一块奶酪》,他将一张画有一块奶酪的油画放置在玻璃罩内。通过这件作品,艺术家与观众们玩起了一个分裂的游戏,展现了图像认知与语言理解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像1930年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中所提及的:艺术可以和烹饪在本质上产生连接,艺术可以组成实验性的食物宴会,我们从食物的展现形式和味道同样有机会让我们对艺术产生思考。而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将有机物融入到与欲望、梦想、无意识、荒诞之中,自此真正的食物有时会被融入艺术作品中,帮助艺术家们进行着各种对于生活的感知。梅雷特.奥本海姆1959年的作品《食人族的盛宴》就将艺术变成了一次这样的“盛宴”:各种食物放置在一个女性的裸体之上,女性带着金色的面具,像是一具没有生命的雕塑,直白的表达了男性想象力的解放需要建立在对女性的奴役之上。在一次参与展览当中,艺术家把真人女性换成了一具女性模型,似乎作品的一切表现更加凸显,人们围绕着一个女性符号进食,那具模型凸显出的状态比真人更加的冰冷。二、艺术中“食物”的起源如果想要根究一个根源的话,要从20世纪下半叶,食物对于每个人生活变得尤为重要开始。首先,20世纪经历了两次战争摧残的欧洲,食物对于人而言似乎不再是简单的保持生命体征的生物需求,人类再次通过食物的紧缺感知到了痛苦。另一方面,战争之后,消费主义逐渐抬头,那些在人民当中积攒了多年的欲望得以在商品化社会当中释放。巨型的超级市场,五颜六色的各种包装,广告,这是一个狂欢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再有节制的时代。美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波普艺术才应运而生,。波普艺术家们在拒绝了继续延续抽象表现主义那种画面晦涩,粗糙,丑陋的艺术创作,转而创造一种大众的艺术,通过再现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围绕着人们生活的各种元素进行在创作,明星的肖像,各种广告元素,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能够让人们联想到食品的作品,比如快餐的广告,杂志等等。他们的作品颂扬美国的消费主义,将当时的各种食品提升到了标志性的行列,我们今天所习惯的品牌意识也是这个时刻才崛起,艺术家们用绘画,丝网印,拼贴,装置,影像等各种方式对商业性的成功进行着表现与复制。美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对商店、物品、橱窗有着同样的迷恋,在绘画上与摄影竞争,在雕塑上与现实(代表的人物和真实的物体)竞争。Jasper Johns在1960年创作了《painted bronze》在这件青铜雕塑中,模糊了物品和艺术化再现之间的界限。他将两罐百龄坛啤酒浇铸成青铜,并手绘,而在许多方面,约翰斯对大规模生产商品的表现是也波普艺术潮流的早期尝试。 《Painted Bronze》 三、欧洲的“食物艺术”在欧洲,食物作为艺术的主题就与美国大不相同。虽然少数欧洲艺术家们会像美国一样庆祝消费社会的那种丰富多彩,但实际更多的人会更愿意关注食物的回收,垃圾的产生,也会把食物作为一种创作材料,而不是作为一种艺术模式。新现实主义艺术家,斯波里·丹尼尔把吃饭本身变成了艺术本身,艺术家甚至为了艺术作品开了一个餐厅,他把客人剩下的饭菜,盘子,桌子,桌布,直接固定在一起,竖向的呈现在观者面前。作品展示了抓住了生活中短暂瞬间,通过制作让这样一个短暂的瞬间成为永恒。面对这个垂直的桌面,观众迷失了方向,这是新现实主义的特点之一:赋予普通物体一种反映力。在欧洲的这些作品当中,生的有机物、熟的有机物、腐烂的有机物都有可能成为雕塑的材料:通过油、奶、糖、盐、米组成装置,暴露它们的物质性、色彩、气味、昙花一现,用有机物的循环特点作为人类生活的隐喻,通过人类对物质的共同的感受来让观众与他们的作品进行交流与互动。巴尔塞罗·米格艾尔1976年的作品《Cadaverina 15》中,225个小盒子装载着各种有机物,鸡蛋,死鱼,肝脏,香蕉,煮熟的大米,意大利面等各种有机物在展览中直接停留15天。这就像是个巨大的垃圾桶,也像是直面生活的场面,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个极其恶心的产物,但是对于地球而言腐烂只是元素转化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Cadaverina 15》 贾纳·斯特巴克的作品连衣裙从远处看就像是意见由破布缝合制成的一件旧衣服,当你走进它时,衣服本身是由肉质缝合而成,从这件作品中我们不难理解,人类的虚荣成为了她的主题,时间的流逝年轻与老去,新鲜与腐烂,出生与死亡。作品本身呈现的状态非常的绝望,在衣服刚刚缝制而成之时,贾娜穿上它,鲜血从牛肉中慢慢的渗出,衣服鲜红艳丽,同时我们会感受到那种背后的残忍,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通过固定的技术手段,我们终究无法复原作品原本的状态,肉品干涸,僵硬。 赞 (0) 相关推荐 唯美灵动的雕塑作品 by Benjamin Matthew Benjamin Matthew Victor 一位美国雕塑家,擅长创作造型美观的灵动人物雕像. 他1979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塔夫脱,大学期间在北方州立大学学习艺术和雕塑课程,大二时其雕刻的一座真人大 ... 艺术家曹广伍其人其画 作者:李倪诗懿(笔名莉莉丝一) 雕塑家.画家曹广伍老师近年来醉心于中国画创作,虽说是长期从事雕塑的职业,但曹老师对诗词书画也是研习多年,创作的中国画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抑或花鸟虫鱼,都透出一种率性真实 ... 对当代艺术的阐释——论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个人品牌化现象 在当代艺术中, 艺术家个人品牌化现象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群体现象, 并且呈上升趋势.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这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 扩大了艺术的影响力, 但如何保证艺术创作的纯粹性则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 美协副主席冯远:崔振宽山水在当代艺术中达到了较高境界 这些年来我比较关注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中,崔振宽是我特别予以关注的一位.最初崔振宽先生吸引我的,主要是他笔墨语言的图式. 大家想必也知道,近些年来中国画的创作,应该说是非常的繁荣,各种各样的展览 ... 画家汪意丰——在中国文化中创作当代艺术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界常谈常新的话题,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特殊之处,对之应有更客观准确 ... 变异学系列 || 当代建筑艺术中的审美病态倾向探析 本文原载<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年第2期 已获作者和刊物授权,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张熹,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艺术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文艺理论专家曹顺庆先生与傅 ...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编者按: 2021上海首届云间赏石盆景文化博览会举办"海上石语云间赏石论坛".这也是长三角联盟成立以来的首次论坛.赏石家俞莹先生确定论坛主题为-"赏石:从传统到现代&qu ... 展览预告|梦笔生花——当代语境中的文人艺术 策展方 ▏梦边文化 协办方 ▏北京杏坛艺拍 主办方 ▏北京杏坛美术馆 开幕时间 ▏2021年4月11日 下午3点 展览时间 ▏2021年4月11-22日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车前子.王祥夫 ... 当代艺术的能量“场”是在与已有秩序的斗争中形成的 | 呓艺术 通过塑造种种趣味共同体,强化种种群体身份,艺术消费明显主导了当代艺术的"场" 当代并非投机 本文作者:周计武 本文为<现代艺术神话的生产与消费>第三部分 为什么重视形式 ... “物派”中的日本当代艺术:事物一直存在,永远不会被改变 | 呓艺术 真正的抛弃传统经验,是对当代艺术的尊重-- 当代并非投机 本文作者:建田哲(日) 本文原标题为<物派与日本现代艺术> 那场后来被称为"物派"的艺术运动在战后日本前卫艺 ... 当代影像中的肉体束缚(监狱)和精神束缚(精神病院) | 呓艺术 真正的抛弃传统经验,是对当代艺术的尊重(图为马克吕布作品)-- 当代并非投机 本文作者:吕楠 编者按: 本文展示了摄影师吕楠镜头中的束缚和自由(另一种束缚). 缅北监狱 吕楠1962年生于北京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