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唐诗解读——李白之《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注:
“独漉”四句:语出晋人《指舞歌》五曲中的《独漉篇》古辞。
“越鸟”两句: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落叶”:语出庾信《哀江南赋》序。
犀象:犀角和象牙。
鸱鸢:善飞的猛禽。
抟: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
解读:
萧士赟曾说道:“《独漉篇》即《拂舞歌》五曲中之《独漉篇》也。挑雪特《太白集》中'禄’字,其间命意造辞亦模仿规拟,但古词为父报仇,太白言为国雪耻耳”。这首诗历来索解者多以“国耻未雪”之句判断此诗为安史之乱所作,然据此诗“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来推断,是诗人自比明月,而今非但浊世无人能知,自己有灭顶之灾,可知此诗当是永王璘事败被定“从逆”罪后为自己申冤之作。最后四句诗人自信如梦泽神鹰,当为“君”搏鹏,亦可知此诗有投赠之意。印证了李白安史之乱后的生命历程与心灵轨迹,可以推测这是诗人出浔阳狱后,流放夜郞初时投赠宋若思以求援救之意。公元157年二月,永王李璘兵败浔阳,李白受累获罪入浔阳狱,时宣慰大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之昭雪,并率兵赴河南,亲释其囚,辟为参谋,使谋其军事。后李白因永王之事流放夜郞,大有“惜其中道失归路”不虞之感,故遂作此诗,以求宋若思再度援救,至诗全诗之意明了。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此度”化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思乡之意,是说自己在流放途中,“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与古辞“我欲射雁,念子孤散”形同意不同,古辞之意为痛惜大雁雌雄之离散,而诗人之意以越鸟、胡雁为喻,暗喻自己难返家乡之虞。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与古辞“翩翩浮萍,得风遥轻。我心何合,与之同并”意同而更推进一层。古辞之意为欲射双雁而止、惜夫妇分别而悲,以“浮萍”作比,叹离乡漂泊之痛,而李白的诗则化用了庾信的《哀江南赋》中“将军一去,大树飘零”一句,诗人感念自己曾得宋若思一度援救,如今主客离散,如叶别木根,飘零随风,无所依傍,并为下文请求再度援救埋下伏笔。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承古辞“空床低帷,谁知无人;夜衣锦绣,谁别伪真”之句以示剖白,又以明月与首联相呼应,表明自己入永王幕府,实如皎月入帷而素心清澈,此中之情意真伪,唯宋君一人明了。紧接着诗人又道:“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这与古辞“刀鸣箾中,倚床无施;
父冤不报,欲活何为!”相对应,揭示出这首诗的主题,诗人自谓自己犹如龙泉之剑,置之匣中发出龙虎之吟,掣出刀鞘则可断犀象之皮,然沉冤使自己如雄剑生锈难割皮革,如今是有家难回,有国难报,也引出尾两联“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抟九天”投赠宋若思以求宋再度援救之意,与古辞“猛虎斑斑,游戏山间。虎欲啮人,不避豪贤”所控诉不同,透出一股英豪之气。
全诗在沿用古辞字句意象同时,插入一些微小意象,将全诗引向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月”字透露出诗人的操守与忧愤,一个“惜”字道出了诗人踏上流放之途的忧畏心理。“落叶别树”是失去依托之悲,“神鹰梦泽”是表明为国雪耻之志。诗凡六叠,各主一意,似断非断,若离若合,然均围绕剖白明冤,抒其忧虞,吟诸怀抱,投赠求救之情感主线,最后绾结于为国雪耻之志这一诗歌主题,得行云流水之妙,言语间于朴茂深永之中透出掩抑不住的豪俊之气。其中“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人,无心可猜”于全诗沉郁厚重之中,增添一缕明亮色调,这也是李白天才式语言功力的体现。
附:晋人《拂舞歌》之《独漉篇》: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
泥浊尚可,水深杀我。
嗈嗈双雁,游戏田畔。
我欲射雁,今子孤散。
翩翩浮萍,得风遥轻;
我心何合,与之同并。
空床低帷,谁知无人;
夜衣锦绣,谁别伪真。
刀鸣箾中,倚床无施;
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猛虎斑斑,游戏山间;
虎欲啮人,不避豪贤。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