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笔记:在虹桥火车站放自行车
梁东方
2010年,曾经骑车到还在建设中的虹桥火车站周围观望,想象这座庞大的火车站建成以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后来虽然在虹桥火车站下过车,但是因为是站内换乘地铁、大巴或者其他方向的列车而去,所以对于其外观和运作机制并没有多少整体性的印象。
这一次从虹桥火车站出来乘坐市内公交,才看清楚其出站、进站的人流完全错开的格局:出站通道中有持续的电梯直接将人送到地铁、公交、出租车和地面,乃至高架处的商场市集。基本不与进站人流相遇,是其总的原则。
相应的,回程的时候在进站口也只是入闸一次。入闸一次便有了全部安检和人证合一的校验手续,不重复,不繁琐。进站以后大厅巨大,各个检票口标志明确,大致上和全国其他新建的大型火车站的候车厅相似。
不一样的还是站外的格局和管理。比如和大型机场毗邻,这在国内的火车站里还是不多见的。
虹桥火车站站外的区域,是一片现代化的高楼,因为曾经是没有多少建筑的郊野,所以其作为商务区纯粹的商场写字楼性质很明确,鲜有居民区。在这样的地方,就遇到了问题:想找一个放自行车的地方都不大容易。
我因为刚刚骑车在沿着河的虹桥机场观光长廊走了走,看了不断起降的飞机,感慨了这种顺势而为,适应人们看飞机的需要而专门建立的沿河观机平台的做法,便也就骑车穿过漫长的地下通道直接到虹桥车站来了。
可是火车站广场周围,到处都竖着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牌子。最后一直骑车在周围各个街区之间绕着圈寻找,矢志不渝地寻找,在火车开车时间越来越近的压力下矢志不渝地寻找,才终于在一块这样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牌子下看到了成排摆放的共享单车。于是停入其行列,果然APP显示停车位置正常,不是红色区域。而这里距离进站口的高架通道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需要快跑才好了。
禁放自行车可能是可以让市容整齐,但是也肯定对层次各个不同的旅客需要造成了不方便。
从权利平等的角度上看,旅客是有权在地铁出租车公交车之外选择骑车的。在关于车站管理的问题上,这样高大上的想象之中对非机动车的排除,恰恰是一种想当然的做法。虽然未必都像欧洲国家那样自行车可以推行直接进入候车室,但是给自行车非机动车规划出距离进站口出站口最近便的停放位置,还肯定是一种权利平等原则下、环保原则下的理想状态。
硬件的高大上和管理上的一刀切往往是一些地方的痼疾,思想观念中对自行车和骑自行车的人的不以为然是非现代文明的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的一种表现。将交通工具划分出三六九等的念头,实际上是将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的人划分出三六九等的观念流露。
在现代城市里,自行车在规定区域里的自由停放、方便存取,不仅是环保低碳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人间烟火气的一种表征,是城市温度的典型景观。而对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路权充分考量与尊重,实际上是对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落实。
上海在这方面可以说已经是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了,但是依然还会有这样排除自行车的简单思维存在。其他一些城市干脆在火车周围划定自行车禁行区的极端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毕竟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也有可能是我没有找到那唯一可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吧——即便那样,也肯定还是有指示不明、禁停地域过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