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的传统解读被颠覆了
我认为第十三章,是《道德经》最难解读的章节之一。你知道“宠辱”是动宾结构吗?你知道“贵、爱”的精确指向吗?你知道“贵(爱)以身为天下”是个人欲望模式的升华吗?你知道“寄、托”不是“百姓的寄托”吗?我相信这里呈现的理解是颠覆传统解读的,或许能给你提供更贴近第十三章原义的新思路。后面有本章的大意翻译,供你参考。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的想法是,如果从解读“宠辱若惊”开始的话,无论怎么弄,基本上都会掉到“宠辱不惊”和“宠辱皆惊”这两个自挖的陷阱里;出不来之后,后面的解读就会左支右绌,乱成一团,不知所云了。我知道,老子谈的是“荣与辱”,道者以“知其荣,守其辱”为“常德”,直白地说,道者总是以“贱”为本,时刻自“辱”着,哪里还需要“辱而不惊”的慷慨呢?另一方面,得道者居于上位时,达到了大威无威的境界(见细读系列之第七十二章),他人对其“亲而誉之”,甚至“不知有之”,也即上位者没有向下之“宠”事,众人也就没有“得宠”之实,哪里还需要“宠而不惊”的气度呢?多次熟悉文本之后,我确认老子绝对不会持一般“宠辱不惊”的观念,同时老子在这里的表述也确实语焉不详,有一些跳跃的地方,得另辟蹊径才行。于是,我从表述较为清晰的“贵大患若身”开始切入,终于取得突破。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句话谈的是“身与大患”对应关系,分两种情况:有身则有大患;无身则无大患。而首句用“贵”字,是珍贵、珍爱的意思。我们人不都是珍贵自身的吗?按照老子这样表述的逻辑,我们珍贵自身,就是“有身”,而“有身”就有“大患”,这不就相当于在珍贵大患吗?这时,我豁然开朗了:老子用的是一个特殊的倒装句式!“贵大患若身”等于“若身,(则)贵大患”!“贵”是动词,“贵大患”是动宾结构。“身”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老子的语意是:人们不是都说珍贵自身吗?然后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殊不知,这样做必然招致大的祸患及身;所以,如果为人处事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与其说是珍贵自身,不如说是珍贵大患!
仔细体会圣人的语意,真是给“有身者”猛然的棒喝,也是强烈的揶揄!在同一层面,老子的正面表述是“知止不殆”。大家对照一下传统的翻译,几乎没有这样的思路。当然,对不对呢?请继续看下去。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解开“贵大患若身”之后,我感觉与老子会心一笑了,我又坚信:“宠辱若惊”和“贵大患若身”作为句子,其句式和内在逻辑必定是一样的!可以立马把“贵大患若身”的句式,套在“宠辱若惊”上,即“若惊,(则)宠辱。”同样的,“宠”是动词,“宠”是动词,“宠”是动词,是宠爱的意思。这个太重要了!我说三遍。“辱”是名词,是耻辱的意思。“宠辱”是动宾结构,不是两个名词的并列。还有,为什么要说“宠为下”呢?“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宠”是居高向下的爱,所以老子特地交代了一下,有一种“宠(爱)(耻)辱”的特别情形。
老子还把“若惊”细分为“得之若惊”和“失之若惊”。“惊”是害怕的意思,表示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这里跟“得失”联系起来,就是“很在乎得,也很在乎失”,即自身利益有所得失时,表现出一惊一诧的情状。
所以,什么是宠辱若惊呢?耻辱不是什么好东西,却有人宠爱它。为什么呢?如果他为人处事时,既很在乎自身利益的得到,也很在乎自身利益的失去,殊不知在个人欲望上这样不知足,势必会给自己招致耻辱啊;所以,如果他为人处事时,总是为了自身得失而一惊一诧的,对个人利益在乎得不得了,他简直就是在宠爱耻辱啊!
在老子看来,坚执和在乎私欲得失的人,不仅不知道是在自招其辱,而是乐于自招其辱。如此人间世相,真是荒唐啊!所以,“宠辱若惊”是老子对欲望奴隶的精妙刻画,也是严厉的批判。简单来看,宠辱若惊,就是“若惊,(则)宠辱”的倒装表述,在同一层面,老子的正面表述是“知足不辱”。
到这里,或许你还不能认同我对“宠辱若惊”这样罕见的解读,请继续往下看,就会了解到老子把前面的“有身的欲望模式”升华到“以身为天下的欲望模式”,从而获得“自身的长生久视”的要义。那时,你还不信,我就没办法了。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在这两句话里,有三个要点:第一,贵与爱,对自身指向的不同点在哪里?第二,“贵(爱)以身为天下”是对个人欲望模式的升华,意义重大。第三,“寄天下”和“托天下”是什么意思?
第一,在这两句话里,“贵”与“爱”是有区别的,其各自的指向是不同的,不能模糊,更不能忽略。
这得从《道德经》的立足点说起。很多人读《道德经》没有注意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点:老子是立足于“自身保全”来谈尊道贵德的意义的!在“生”叫“长生久视”,在“死”叫“死而不亡”。只有明确了这个要点,解读起来才能做到提纲挈领,条理清晰,逻辑一致。
在老子看来,众人总以为个人的名位、货利和享受,是“自身”的全部;其实,“自身”不仅包括这些,更重要的还包括“长久保全”的问题。
大家要特别注意,在概念的理解上,要从对应关系来把握老子赋予的内涵。当立足于自身的“保全”来说时,名位和货利就是身外之物。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子在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两个问句,对应的是后面的“甚爱必大费”,前两句里的“身”就是从“保全”角度来说的,而“甚爱”的对象就是身外的名位和货利。(可参阅上图和“细读系列之第四十四章”)
还有,老子在第七十二章说“自爱不自贵”,意思是,真正的“自爱”是从“保全”的结果来爱自身,而不是“爱”身外的名位和货利。而“爱”身外之名利,就是“不知足”,会招致耻辱,对自身保全不利(正面的说法是:知足不辱)。
好,这时有人听了老子说不要“爱”身外的名利,那就“爱”自己,注重自己,因而让自己沉浸在自我享受之中。老子说,这是珍贵自身,叫做“自贵”,这也不对。因为一“自贵”,做事就会以自身为出发点,进而以个人利益为优先,做事犯禁,会导致对自身的危险,对自身的保全更不利。也就是上一段所说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的意思。(正面的说法是:知止不殆;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可见,在谈与自身相关的问题时,“爱”是在“保全自身”与“身外之物”之间做出选择;而“贵”则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做权重倾斜。也许有人觉得,这样解释两个字,很啰嗦。我的回答是,一来,老子的用字,是极其讲究的,因而其表述极为精准和严密。解读时,我们万万不能轻忽大意。二来,不这样辨析的话,就无从理解“贵(爱)以身为天下”的内涵,谈欲望模式的升华就没有了起点,继续往下看就明白了。
第二,“贵(爱)以身为天下”是对个人欲望模式的升华,意义重大。
老子说“自爱不自贵”,就是身外的名利不能“爱”,自身的欲望不能“贵”。显然,老子从逻辑上把一般“个人欲望模式”下的路给严密地堵死了。但是,作为人,毕竟是有个人的名利和欲望享受的呀!那怎么办?
老子毕竟是得道高人,智慧无比,他没有主张要泯灭个人利益欲望,而是主张升华私欲!其原理是:天地因不自生而得以长生;圣人因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历来,老子总被说得玄妙无比,飘在天上。其实,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整部《道德经》的精髓就在“升华私欲”上!老子的思想一点也不消极,反而是大积极!“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大部分人不敢用以面对自己!因而经常出现老子的圣人境界被误解、被拉低后大受赞誉的奇特现象,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怎么升华私欲呢?回到第八章这里,“贵以身为天下”就是对“自贵”的升华;“爱以身为天下”就是对“甚爱”的升华。(“甚爱”即不自爱,见细读系列之第四十四章)举例来看,就明白了。原先“自贵”的人,把自己吃得肥肥胖胖的,老子说这是“厌其所生”,都吃腻了,老陷在自我享受中;如果他转而“贵”“以身为天下”,珍贵自身,注重保养好身体,那是为了服务天下有个坚实的“革命本钱”。这样,原先排他的“自贵私欲”就升华了;原先“爱”身外名利的人,沉浸在名利地位的虚荣里,老子说这是“狎其所居(迷恋自己的高位)”;如果他转而“爱”“以身为天下”,把同样的名利地位用于服务天下,就能发挥更大、更长久的作用。这样,原先向外的“甚爱私欲”也升华了。
理解到这些,我由衷赞叹老子思想的伟大!一种思想之所以是极具正能量的光辉思想,就在于它承认个人的利益欲望并提出切实的升华路径!正因为在老子这种“以身为天下”的欲望升华模式的长期滋养影响下,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具备了类似“天下为公”的精神内核。
第三,“若可寄天下”和“若可托天下”是个人欲望模式升华之后的正向结果。
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里,“寄”取其本义,是“寄居”的意思,说的是有个地方可以寄身、寄口、寄命的意思!而“托”呢?《汉典》说,它的本字是“乇”,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按照这样的本义,这里是“托足”、“托身”的意思。上文说到的“大患”就是没地方寄居和托身。还有,这里说到“天下”,意味着是在谈国家治理层面的事情,那么,就要把“侯王”作为主体加进来。这也是我一直把《道德经》定位为“侯王治国守则”的原因。
全句的语意是:所以,侯王把珍贵自身的享受,升华为“以更好的自身为天下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天下寄居了。侯王把珍爱自身的名利,升华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天下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天下托身了。
看到这里,就这一“寄”一“托”,我再次赞叹老子用字的精妙!寄居和托身,就是没有永久居留权,都是临时的!说明什么?前面不是说立足于“保全自身”来说事的吗?是啊,做得好,就有地方呆;持续做得好,才可以持续寄居下去。如果“天下”是房子,“以身为天下”的人一时取得的是完全产权,他以后做得不好,他还可以住下去,因为房子是他的。
接下来,我把第十三章的内容归总一下,来个意译吧:
这次谈两个问题,一个是宠辱若惊,另一个是贵大患若身。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耻辱不是什么好东西,却有人宠爱它。为什么呢?如果他为人处事时,既很在乎自身利益的得到,也很在乎自身利益的失去,殊不知在个人欲望上这样不知足,势必会给自己招致耻辱啊;所以,如果他为人处事时,总是为了自身得失而一惊一诧的,对个人利益在乎得不得了,他简直就是在宠爱耻辱啊!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你看,如果我有大患,是因为我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导致的;相反,如果我凡事不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我哪有什么大患呢?也就是说,如果为人处事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与其说是珍贵自身,不如说是珍贵大患啊!
所以,侯王把珍贵自身的享受,升华为“以更好的自身为天下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天下寄居了。侯王把珍爱自身的名利,升华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天下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天下托身了。
下面就一些常见的解读,谈谈我的看法。
1、把“宠辱若惊”理解为“宠辱不惊”或“宠辱皆惊”。我不认同的理由在文章开头就有说到。另外,结合第四十四章的“多藏必厚亡”来看,它们说的都是个人利益模式,即“不知足,则有辱('知足不辱’的反面)”。“多藏必厚亡”重点在于说“不知足”的情形,而“宠辱若惊”重点在于说“有辱”的结果。两者跟一般的“宠辱观”一点都不搭边。
2、把“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理解为“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这样的话,都把“身体”弄没了,还谈什么“长生久视”?其实,“身”就是自身及利益的代名词,如“后其身而身前”、“外其身而身存”、“以身轻天下”等。
3、翻译不出“贵(爱)以身为天下”的精准指向,根本就不清楚“以身为天下”是怎么来的。相关的翻译很多,反正说的都是为天下利益的大好话,因而掩盖了概念不清和逻辑混乱的问题。这是很无奈的事。
4、把“寄天下、托天下”理解为“百姓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意味着“天下”是百姓的。这是现代才有的思想和实践,在中国春秋时代怎么会有这样先进的说法?在老子的学说框架里,总的表述逻辑是自因自果的。除本章所说外,圣人依道而行,不离无私、不争之德,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而且,圣人想要长久保全自身,就得一直做对做好,否则就没地方“寄”和“托”了。这也是极其能得的正能量啊!够我们学习的了。
总之,关于这一章的传统解读,很多是概念不清,逻辑混乱,而且注入很多《道德经》以外的认知和观念,都是想当然的表现,自然不得要领。
本文有点长,谢谢你有耐心读到这里。如果你和更多的朋友因此有所收获,也是我很高兴的事。
【细读《道德经》系列之第十三章。我相信解读《道德经》只能在《道德经》里,不在别的地方,特别是不在我们的头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