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超3亿人失眠,失眠的根源是“阳不入阴”,如何调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些问题?

● 早早在床上躺好了,却翻来覆去毫无睡意;

● 好不容易睡着,又会在凌晨突然醒来;

● 睡眠浅,睡不踏实,有一丁点动静都能被吵醒;

● 经常做梦,惊醒之后再难以入睡;

● 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这些啊,可都是失眠的表现。

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期发布睡眠调查报告,中国居然有3亿人失眠、睡眠质量差。

熬夜、工作疲劳、生活压力大、上了年纪夜里睡不安稳、睡不着、凌晨2点还精神百倍,相信你至少经历过一种。

很多人表示,白天困,晚上躺床上脑子居然精神得睡不着,第二天起来恍恍惚惚又困又累。

失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凡是经历过失眠的人,都应该懂得这种痛苦,却又无可奈何。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失眠,在于“阳不入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身体的阳气过于亢奋,导致阴气不足,从而使得身体的阴阳调理失衡,这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睡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恢复精力和体力所必须的。

众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构成健康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睡眠的作用尤为突出。

睡眠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是维持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睡眠甚至比饮食还重要,据研究,人不吃饭可以活20天,不喝水可以活10天,如果不睡觉则只能活5天。

概括起来睡眠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保护人的心理健康。

睡眠并不是越久越好

科学家发现成年人每天睡七个小时左右死亡率最低,而睡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寿命造成影响。那什么是良好的睡眠呢?

好睡眠有以下几条标准:

1.入睡快,一般30分钟内为正常;

2.睡眠深,呼吸深长,不容易惊醒;

3.无起夜或很少起夜;

4.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无疲劳感;

5.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

失眠的根源是“阳不入阴”,如何调理?

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

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这就是对睡眠机理的解释。

阴是死物,阳是动力,是能量,只有通过阳气的推动和温化,阴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阴得阳生”,才能泉源不竭!

人活在天地之间,人体内气机循环与天地是相通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到自然界,向自然界学习,对养生才会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建议你也找一个山洞,夏天和冬天分别去看看,体会一下山洞的夏湿冬燥。站在山洞之中,就是站在天地的脏腑之中,也好似站在你自己的脏腑之中。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对我们人体而言,它就好比是一个太极,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刚之气。透过阳刚之气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输布于体表的阳气,为阴液所化,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消耗体内的阴分。阳以阴为基础,阴以阳为表现形式,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消耗阴分。

当动到极限,阴分消耗过度,人就会疲劳,就需要静下来,需要休息。当人体入静或者入睡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消耗减少,反过来促进阴分的化生,只有阴分养足了,人体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阳气。

那么失眠该如何调理呢?

很简单,引阳入阴,就能治好失眠!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患者为什么阳不入阴,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

1、气郁化火型

有些人经常心情烦躁,这是因为体内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

这样的人只需要服用清热的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2、寒湿严重型

有些人是体内寒湿较重,阳气进入身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就会感到很累,睡觉睡得累,连做梦也是做很累人的梦,有的患者甚至描述,做梦时感觉双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来,好像一夜没有睡觉一样。

这样的人,需要温补阳气,促进阳气推动阴液的运行,只要阳气足了,推动有力了,睡觉就感到轻松了。

3、阳不入阴型

有些属于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

人之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人之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由阳入阴,是由表入里的过程,即由太阳至少阳,由少阳至阳明,由阳明至太阴,由太阴至少阴,由少阴至厥阴,“人卧气血归于厥阴肝”就是这个道理。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也就是由阳转阴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人也就失眠了。

阳明在人体指的是胃,太阴在人体指的是脾。《黄帝内经》中写道:“胃不和则卧不安。”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进入到太阴脾,阳不入阴,所以卧不安了!

半夏汤是《黄帝内经》中仅有的十个方之一,专为失眠而设。原文记载其组成、用法及功效是:“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这里面的关键是半夏。半夏者,夏季的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阳转阴的过程,半夏生长于夏季之半,大自然阳气正浓之时,正所谓“阳极生阴”。半夏归于胃经,禀赋阳极生阴之性,是引阳入阴的最好药材。

如果人肝火较重,阳气也是无法进入肝的,因为肝火会排斥阳气,即使用半夏引阳入阴,也只能使阳气处于少阴、太阴的境地,就能入睡,但会比较浅,只有在彻底清泻肝火之后,人才能进入熟睡的状态。

有一味草本叫夏枯草,长于夏季暑气正浓之时,到长夏季节就会因成熟而枯萎。大多数植物都是在入秋之后才枯黄,而它独禀天地之气,提前枯黄,能将金秋肃杀之气提前,所以它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的作用。肝火得清,则能吸引阳气入阴,因此对于阳不入阴、肝火亢盛的人,半夏配夏枯草,效特佳。

阴阳之间、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阴阳和五脏,只有深入思考它们内在的关系,对失眠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