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异化人类时,人类如何自我定位?
文丨果其然 · 主播丨涂山
美国人弗兰克·阿西恩的网店不卖任何物品,只提供一项特别服务:消失。
他最新的客户是一个法国人,为了躲避债务找到了阿西恩。在一个平常的早晨,阿西恩将客户一家送上车,汽车将跨越三个州,到达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
临行之前,阿西恩特别交代:在那一个月之内,不要刷信用卡、不要使用可以上网的手机、不要发送邮件、更不要登录Facebook。
与此同时,阿西恩飞往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入住一家豪华酒店、买了无数的东西,在Facebook上发了若干条状态——用得都是客户的名字和账号。
阿西恩说:“混淆视听,是确保客户消失的最好方式。”
三个月后,阿西恩收到了法国客户的酬金,代价不菲,但客户相当满意。阿西恩表示自己的网店生意不断,预定“消失”的客户,已经排到了明年,除了躲避账务的人之外,更多的是,厌倦互联网生活的普通人。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在网上“消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拜托阿西恩这样的“专业人士”,普通人难以做到。Facebook可以定位你的位置、各类APP可以留下你的脚印,即便你不允许定位,但你在网上不经意的举动,也会出卖你的一切。
比如美国有个叫Family Tree Now的网站,作用是通过输入一个姓名,便能找到该名字的历史背景资料,自动组成“家谱”。就是这个看似寻亲、甚至有点玩笑意味的网站,却令人毛骨悚然:你能找到陌生人的车牌号码、详细住址信息,以及Facebook账号。
不久之后,Family Tree Now网站就被叫停,但用户发现信息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散布到了网上,处于半公开状态。
被泄露隐私的用户,将矛头指向了Facebook,他们认为除了Facebook,没有具有这样能量和胆量的其他组织。
这样的怀疑,并非凭空捏造。早在2010年,Facebook就有“出卖用户私人信息”的前科。Facebook会在没有获取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偷偷记录、追踪用户的私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捆绑整合,卖给类似Family Tree Now这样的“第三方公司”。
这些第三方公司,会组织庞大的技术团队,分析这些信息。包括用户去过哪里、购买了什么、喜欢什么颜色……甚至是情感状态。所以这些公司推出的产品,极具针对性,总是让用户爱不释手,引发消费潮流。在不知不觉之中,用户会慢慢陷入被设计好的“理念”里,自己还觉得是“完全出于自愿”,是场“美丽的偶遇”。
这一过程,和最初的Facebook十分相似。2004年的时候,Facebook仅是一个用来评选“谁是哈佛最漂亮女生”的私人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靠这个网站,很快就收集到了4000多名女孩的照片、三围、电子邮件,甚至是家庭背景等等私人信息。别人问他是怎么得来的,扎克伯格笑着回答:是她们自己主动提交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启迪多元思维
“不知道为什么”,也是我们的答案:
不知道为什么,一醒来就要翻看手机;不知道为什么,遇到问题时首先的反应是上网查询;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喜好都要比照网上的推荐;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喜怒哀乐非得发到社交网络里。
不知不觉之中,网络成了我们的分身,只有活在网络里,我们才觉得舒服、踏实、快乐。网络是一张舒服的毯子,温柔地包裹我们,“网红”成了新时代偶像,WIFI成了新的文化图腾。
赫胥黎若是活到现在,一定非常自豪。
早在88年前,他的《美丽新世界》就预言了这一幕的发生:“人们不需要艺术、不需要创造、不需要信仰,更不需要思考,吃下一颗“解忧丸”就可以解决一切痛苦,享受一切快乐。”
现在,“解忧丸”就是“网络”,而且“网络”无形无影,无处不在,它总是显得笑容可掬、人畜无害。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尼尔·博斯曼分析的那样:在一个盲目崇尚技术的年代里,毁灭独立思考的敌人,一定有张可爱的脸庞。
所以赫胥黎最终会感到悲愤,“网络”成了《美丽新世界》的新主角,正面带微笑,代替人类做出一切决定、指出生活可能的一切方向。赫胥黎的寓言变成现实,而且程度上出乎意料,时间上大大提前。
面对“新世界”的暗流涌动,很多人却依然秉承温柔的观点,他们执着地认为,“网络”和其他技术一样,是客观的,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使用的人,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
但请别忘了,“网络”不是普通的技术,而是特殊的“媒介”,“媒介”最大的特点和“资本”一样,在于不断自我复制、自我增值,直至控制。其实这种情况早已发生,“网络”早已攻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填满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如果仅是衣食住行,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网络”正在成为我们的神经末梢,操纵着我们的所有的情绪。它刻意阻断反思、求索、拷问等等深刻的词汇,因为这些独立的思考活动,是阻止“网络”自我复制、自我增值的最大阻力。
最终会怎样?
——网络会改变我们的观念。
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做出的决定,到底是我们“自己”做出的,还是网络信息植入之后暗示的?
再回想一下我们情绪的波动,究竟是自然产生的,还是网络信息影响的?而且随着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难,我们总是被网络所左右,但又割舍不了,明知是饮鸩止渴,但只能乐此不疲。
其中道理正如媒体学家博斯曼所述:“网络是隐喻、是认知、是观念。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偏向,它并非完全单纯,更不是绝对中性。”
那该怎么办?
正心正举
自知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
审查的实质是在审视我们自己,检查我们自己,即是自知。人难有自知之明,因为我们自己审视自己的角度,太过狭窄,而自从有了网络的涂抹之后,审查的手段都变得虚假。
有关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软件不是微信、微博,而是各类PS软件。我们是如此喜欢涂抹自己、伪装自己,已经到达了“不PS就不敢发自拍”的地步。这并非大错,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一种不自知。是不自知让我们难以定位自己、认识自己,也让我们伪装自己、不敢正视自己。
所以要想做到自知,首先应该脱下伪装的面具,这当然不是“以后不用PS软件”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客观评价自己的价值。
自我的价值,来源于自己的过往,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每天的反思能让我们的角度变宽,视野变广,定义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加客观,更加准确。
自立
自立的狭义理解,是经济独立,经济独立的实质,是思想独立。一个思想不独立的人,经济的独立也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思想。
独立的思想,源自独立的思考,这是网络时代最为稀缺的品质。如若不信,请在网上任意查询有关热点话题的辩论,双方都会呈现“非黑即白”的观点,是在释放情绪,而非表达观点。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那么到了网络时代,则应变成“网上得来终觉浅”了。要想得到真知,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不迷信网络。
德国有一所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公布论文题目之后,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查询方法,最后比较那个组别的论文写的快。结果出乎意料,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图书馆查询组”要远远胜出“网络查询组”,因为前者得到的是系统化的理论,后者仅是碎片化的信息。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后半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要想获得真知,仍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反复比较,而不是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就行。只有掌握了真知,思考才能更加独立,自立的目标才不只是纸上谈兵。
自爱
“自爱”与“洁身”搭配才算完整,“洁身自爱”的意义是谨言慎行、不要恣意妄为。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都会有人因“言论不当”和“行为不检”而被法律制裁,当被问及其中缘由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回答:觉得好玩儿,想博取关注度。
为了有趣和博眼球,竟然不惜以身试法,实在令人感叹,除了自身认知水平低下之外,网络媒体的涂抹渲染,也起了推动作用。
互联网常以自由、无拘无束作为特点不断炫耀,无形之中,也再刻意忽视行为的限度和自由的边界。
于是谨言慎行,不要恣意妄为在网络社会仍有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种能力只能通过深度阅读来培养,只有深度阅读才能使我们认知,而不再停留在事物的表象。
特别是在“太长不看”成为阅读习惯的年代,深度阅读已被边缘化,但是我们只有平心静气的进行阅读和分析的时候,思考才会随之深入,言行才会得当,才能真正体现“自爱”。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时代的进步,以科技进步为标志,但随着每一次科技的广泛应用,人类也陷入新的不安和危险。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巨大进步,但也夺走了大量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于是他们开始打砸机器,拒绝使用机器,这就是著名的“卢德运动”,但它最后还是失败了。
“卢德运动”的失败在于,它仅仅看见了科技对于经济生活的侵害,而忽视了科技对于精神生活的干扰,因为可怕的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科技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才能不被科技奴役,成为科技的真正主人。
我们需要自知,在科技时代准确定位自己的位置;我们还需要自立,不被科技的制造的乱象所干扰;我们更需要自爱,保证自己的权力不在科技时代被滥用。因为时代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人的进步;时代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反抗、反思科技,直至准确把握未来方向的过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