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不打不骂处罚孩子的3个技巧,让孩子乖乖听话

孩子第一次犯错,父母还可以耐下性子给她讲道理。如果孩子不长记性,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就会失去耐心,惩罚就不可避免了。父母最擅长的处罚方式无非是罚站、打骂等,可是没多久孩子又会犯错,似乎处罚一点效果也没有。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坐地铁就是不戴口罩,奶奶怎么说都不管用,于是就连续扇了孙女几个耳光。很多网友看到后说奶奶教育的对,孩子不听话,如果不能及时惩戒,孩子长大后就会更不守规矩。也有人说,孩子犯错了,父母也要给予无条件的爱,惩戒会给孩子带来阴影,影响深远。

孩子犯错后,父母惩戒孩子是非常正常的,是帮孩子建立因果联系的必要手段。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惩治,不是处罚,而是一针防疫针,是给孩子的未来注入强大的免疫力。对于父母而言,什么时候使用惩戒,如何使用有效的惩戒才是重中之重。

不是孩子所有的错都要受到惩戒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归纳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错误和客观错误。一般情况孩子无意识犯的错和第一次犯的错都属于客观性错误,父母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以说教为主。主观性错误是指孩子明知是错或已经多次触犯的错误,父母就要惩戒, 只有说教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

为什么有时候父母的惩戒好像没有任何效果

有时候父母常常会看到受惩戒的孩子还在那里嬉皮笑脸,扭来扭去,惩戒后孩子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犯错后,我们打了也吼了,再问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孩子会说自己不听话,你再问他哪里不听话,孩子也不知道。如果惩戒前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任何惩戒都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只是提高了孩子大脑的警报器,并没有锻炼到孩子大脑的认知区域。

父母掌握3个惩戒技巧,不打不骂也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1、惩戒要有限制性

父母对孩子惩戒,必须让孩子感到被限制的感觉,不能让孩子有痛的感觉。孩子犯错后,父母喜欢打孩子,认为不打就不会长记性。其实疼痛只是一时的,并不能让孩子长记性。限制的感觉不会让孩子感觉到疼,但是会感到不舒服,会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时间。

我们就拿罚站来举例,告诉大家如何有效的惩戒。罚站的时候,孩子常常会直接拒绝、罚站时扭来扭去、做出无所谓的表情,父母不要认为这种方式没有效。当你让孩子罚站的时候,孩子直接说不去,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孩子害怕罚站,是有效的惩戒方法。孩子罚站的时候扭来扭去,只要还在父母规定的区域内,就说明罚站是有效的。当孩子对罚站表示无所谓的时候,父母不要认为罚站没有用,可以延长罚站的时间。

2、自然后果法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妈妈们会怎么做?很多妈妈会说:“你不收拾玩具,我就不让你吃零食。“孩子听到这句话可能会乖乖收拾玩具,其实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妈妈这种说法,只是让孩子感觉到零食更重要,并不知道错在哪里。

我的做法是:你不收拾玩具,就说明你不喜欢他们了。10分钟后妈妈再来,会把你不喜欢的玩具处理掉。“教育孩子,父母切记不要乱用转移法。不收玩具的后果是没零食吃,玩具和零食有什么关系。应该是你不收拾玩具,玩具就会消失,孩子才知道错在哪里。

3、态度要严肃

孩子犯错后,妈妈可以表情严肃,用手握住孩子的手,大声告诉他:“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是不可以的”。父母表情变得严肃,孩子会觉得父母和平常不一样,不是和自己开玩笑的。抓住孩子的手,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限制了。如果孩子低下头,不敢看你,就说明孩子知道错了。

由此可见,让孩子听话的秘密不是打骂,而是让孩子知道错在哪儿后正确的惩戒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前建立因果联系,犯错就会被惩戒,惩戒是为了避免再犯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