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看书与听书

看书与听书

看书有看书的乐儿,听书亦有听书的趣儿,虽然一样是书,然而,其间滋味儿各有不同。

先来谈谈看书。80年代那会儿,纸质书可没有现在这般精良。大多数的书纸张柔薄,更重要的,那字儿排得小且密,费死了眼睛。我妈对家里一柜子乱七八糟的书瞧不顺眼,最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书还要不要?”这个“不要”的答案务必小心谨慎,不然很快就会在厕所的草纸里觅得它们的行踪。我对付这种简陋的书自有妙招,那就是彩笔。用各色彩笔把一本书勾成春天的花园,姹紫嫣红、绿意盈盈,书也立刻从苍白的惨淡变得生机盎然。我亦会在许多惊言妙论旁边加上带感情的批注,譬如:“胡扯”“妙不可言”“太棒了”“我晕”之类。这样,一本书从头至尾就被腌制成自家坛子里的一瓮泡菜。经年之后,拿出来翻阅特有意思,那些感悟、言语会把当年的思想封存在“日记”一样的书里,记录下生命的成长。

现在书店里的书早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那些名家名著,书页的手感质朴温润,装帧精美,优雅的插图提升了整本书的观感,更重要的,排出了行间距,字也变大了,读书变成了轻松的享受和自在的修行。在静谧的光阴里,在花前月下,在茶香氤氲中,翻一本书卷的体验相信每个人都不言自明。手机普及后,许多人不看纸质书了,然而,我的生活里,永远会给纸质书留下一方净土。那种沙沙的翻书声、淡淡的墨香,那种捧一本书的温婉和宁静只属于纸质书。

随着网络的疯狂普及,眼睛着实愈来愈差,于是自然地开始寻觅可听的书,将眼睛的负担一部分转用了耳朵的机能。

对于听书,我喜欢益处良多、知识丰富的“正统书”,亦喜欢筛边打网、奇谈怪论的“野味书”。但多年的听书经验告诉我,无论哪种都务必要寻觅制作精良的佳品力作。一般从阅读量、评论、点赞可略知一二。听书和看书会有极大的不同,看书会与古老的文字、柔美的书页接触,而听书则摒弃了这些,是与思想和声波的接轨。书好,念的人念不好,就糟蹋了这书;书不好,念的还行,就像是花架子,糟蹋了我自己;书好,念得亦好,就真真儿对得住我的光阴。

听书,就像是与一只手臂的接触。书的思想自不必言,是撑起这枚手臂的骨骼,而朗诵者的朗诵水平、个人魅力能否与作品完美契合却又决定着这手臂的肌肉是否强健有力。我曾经被一个作品深深感染,这部作品其实我之前从未看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这部作品描写伟人托尔斯泰埋骨于自己亲手种植的绿树之下。墓冢没有纪念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墓志铭,但却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这部作品的配乐采用低沉的交响乐,用忧伤舒缓的旋律与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对那些为坟墓大兴土木者的鄙视相融合。这篇文章的朗读者是濮存昕的父亲苏民老师。他深沉、缓慢而充满力度的朗诵,在深邃的音乐背景下,将托尔斯泰绿树荫蔽的简单墓冢清晰呈现,野花在那开放的栅栏边静静摇曳的图景肃穆而自然。你一遍遍聆听会一遍遍动容。朗诵者节奏和轻重力度的完美把控,与音乐这种最能打动人心的声波密密契合,产生了超越原著的更丰腴的效果。

这些精品的朗读者中还有一位我挚爱的语言大师张家声老师。他的读法和通常的认知略有不同。有些我们认为该断句的地方他连着读,我们认为该连续的地方他却拦腰斩断;有些我们认为该轻读的地方他一拳重击,而我们认为该加重的地方他却如清风带过。然而,就是这样的差异却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在他的把控下,《浮士德》作为人类代表的善恶双性一览无余。我听他的《浮士德》入迷了,至少听了十遍。川端康成《雪国》的失落无奈,屠格涅夫《父与子》的细腻雕刻都在他声音的魅力宫殿里闪耀星光。我几乎听完了他所有的作品。这些大师们所成就的有声书精品,将思想、朗诵、音乐这三种力量完美融合,构筑了一只强有力的擎天臂,托举住文字的厚重,击碎心灵的困顿。

“闲情野味”的书里亦遍布着糟粕精英,需小心捡拾。我是东野圭吾的粉丝,在看了多部小说原著后,开始品味“读出来”的“东野圭吾”,倒是另有一番意趣,重在迷雾氛围的营造和朗读者沙哑诡谲的表现力是否到位。像“东野圭吾”这种大热门,若干广播剧正在酝酿筹备中,明星阵营的加入,让我满心期待。小说设若做成了广播剧,就比单听小说更有意趣。有段日子,我迷上了张爱玲,有一套数百集的有声剧叹为听止。贾平凹说张爱玲是“女狐子”,唠唠叨叨、风趣刻薄、行文诡谲。而她的有声剧比看小说、看影视剧有更精彩的体验。既能把张爱玲语言的巧妙一字不拉地呈现,又能切实体会到男女主人公语气里的渴望和无奈。几个男女主播奇巧配合,音乐恰到好处地点缀,把经典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不了情》《第一炉香》《封锁》刻画得惟妙惟肖,让我没法不中毒。细腻的情感纠葛丝丝入扣,直听得两耳鼓涨、唏嘘难挨。

听书的好处还有一个,那便是身体的自由,可以坐着听、走着听、躺着听、边干活儿边听,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很棒。然而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听着一个个动人的小说,不自觉就进入了甜蜜梦乡,于是听书的另一丛好处不言自明:催眠……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何华,女,自由撰稿人。曾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APP,公众号玉醉墨等发表散文。非常热爱写作,以写作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力求在写作中不断获得更大超越。目前全力以赴新媒体写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