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伯父毕厚生与华县毕家乡完小 2024-07-31 04:46:07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二伯父毕厚生(一) 作者 毕慈芬我的二伯父毕厚生先生,1912年正月二十六生于陕西省华县毕家乡渭河旁的一个小村庄。少时就读私塾,毕业于华县咸林中学附小。十六岁那年,祖父毕鸿文先生在王宿镇“德生福”中药铺任经理兼毕家乡中心完小董事长期间,因事务太忙,顾不上料理家务,我二伯父便弃学回家。 王宿街道 刘焕民摄1938年刚把毕家乡中心完小校舍盖好,祖父便患上了高血压病,为了办好乡村教育事业,二伯父便辞去保长职务,接替祖父在毕家乡中心完小担任董事长兼教务主任的职务。此后,连续从事国民教育管理工作十一年整。毕家乡中心完小的学生升学率很高,在华县是有名的。解放战争期间和华县解放前后,二伯父默默地支持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地下革命工作者做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伯父回家务农,也样样农活都精通。除热爱劳动外,他以极其开明的心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革命政策、合作化政策,并与焦子龙一起参加并完成了由农会主席毕福盛领导的土地登记工作。我的二伯父是我的良师和益友,是我从小就十分崇拜和尊敬的楷模,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在我出生前,我的伯父和二伯先后生育过哥哥和姐姐,但因农村医疗条件太差,均未长大成人就夭折了。这样我就成为家中最大的孩子,爷爷奶奶、伯父母、二伯父母和母亲都视我为掌上明珠。加之父亲早逝,全家人都十分疼爱我。伯父在燕京大学英文系读书,1927年由于患病回到陕西,常年在西安教学,只有寒暑假回来。放假回来他就教我英文,还教我唱英文歌,教我写字帖。二伯父长年在家,自然就负担起父亲的职责,教育我,关心我成长。我记得二伯父因体力活太重伤过身体,经常咳嗽,而我小时候也体弱多病,二伯父总是骑自行车带我到华县县城、王宿镇和华阴县焦镇求医看病。平时二伯父赶集上会走亲戚也会带上我,特别是每年清明节总带着我去上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已上了初中,毕家乡完小的老师们去华山旅游,二伯父也带着我一同去玩。我在华县上初中,西安上高中,咸林读大学这八年中的寒暑假,都是二伯父骑自行车到县城或火车站接送我。1956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郑州工作。郑州素有“中国三大火炉”之称,刚到郑州那一年的夏天,我每天晚上热得几乎睡不成觉,当地没有竹席卖,我写信给家里,二伯父便把他刚买的新竹席寄给我度夏。当我回到家中,看见二伯父自己睡在一个帆布躺椅或木床上,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惭愧。二伯父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这张竹席已随我近五十年,尽管上面已破了两个洞,但我一直舍不得扔掉,保存至今,它就是父爱的纪念物。二伯父庄稼活样样精通,至今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他撒麦的潇洒姿势,看上去轻松自如,犹如在跳舞。他仅学到小学毕业,珠算很熟练,小时候他还教我珠算的凤凰单扇翅、凤凰双扇翅。他管理毕家乡完小的会计账目有条不紊。我喜欢音乐也得益于二伯父,毕家乡完小有一架风琴,是东张村张定九老先生捐赠给学校的。每年寒暑假,二伯父都把风琴搬回家,放在我母亲的房间保管。使我惊奇的是,二伯父竟在音乐老师张新生简单的指导下学会了弹奏风琴。他对音节、升降、半音、节拍掌握得很好,像一位专业音乐老师一样,弹得很优雅。假期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我母亲房中练习风琴,他弹奏熟练的曲调,如《百鸟朝凤》《三潭印月》《祭灵》,犹如余音绕梁,至今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中。我对音乐的爱好主要受二伯父的影响,音乐也使我受用终生。当我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坎坷、疲倦和孤独的时候,我便放声高歌打发艰难和苦涩。音乐给了我勇气,使我愉快,伴我终生。二伯父从爷爷手中接管了毕家乡完小,在有校舍的条件下,为办学做了如下的事情:(1)请木工做学校上课的桌椅;聘请校长、教务主任、任课老师和厨师。(2)制定办学规章制度。规定适龄儿童,无论男女均能上学;学校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为主,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爱国主义、尊师爱幼。(3)学校制定了半工半读制度。如家庭困难又有求学欲望、学习又好的毕耀东、吴喜生两位同学先后以半工半读方式完成了小学课程,这一点在当时的乡村学校被列为先进管理范例。(4)勤俭办学。为了节约学校的开支,保证教师工资,因此规定校长、教育主任都要兼课,二伯父也不例外,除担任教务主任外兼任学校会计以及所有杂事。(5)将学校课程和教学设备开设或配备齐全。如保证文体课的基本设施齐全,音乐课有风琴伴奏,体育课有篮球场、棒球场以及双杠、跳高、跳远的场地和器械,这一切都为全面培养学生考入初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华县县城内有国民党胡宗南的反动军队重兵把守、城内白色恐怖,不少革命教师纷纷到乡下教学。这一时期、毕家乡完小有不少来自县城和外地的老师。记得那时学校老师很多、有校长安步超、教育主任李伯皋、毕厚生、教师李宗白、武明甫、冯其昌、杨增庆、李惜玉、吴敬云、郑翠珍、宋征静、史巧玉、毕国风、张新生、朱家镭等。此时,学校校风蓬勃向上、充满了爱国热情。学校提倡老师学生唱进步歌曲,我记得朱家镭老师教音乐课的时候教的一首歌只要唱起来总是那么激动人心,歌词是:“四万万同胞、大时代来了、快快团结起来向前进,反对内战,民主实现、求得自由幸福和平等。”由于毕家乡完小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现了小学生参加革命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冯家有一位叫陈华汉的男同学突然失踪了,后来得知他北上参加了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毕家乡完小毕业的学生在祖国各地不同岗位工作,为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富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未完待续) 原文来源:《华州记忆》 赞 (0) 相关推荐 原创 | 苦涩的童年 苦涩的童年 文/刘春涌 我们家处在凤凰山下,北靠凤凰山,南濒顺阳河,西临宫里桥,西接董村窑.地处八百里秦川,属历代帝王争霸之地!故有"天府之国,帝王之乡"的美誉,可谓是风水宝地,祥 ... 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小感 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小感 熊贝玲 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早起来发现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太阳公公像是知道我们送教三队要开启本学期第一轮随班就读巡回指导 ... 华州区毕家 记事(四) <咸林璧记事> "华州毕家"钩沉之四 作者丨BWX(咸林璧) 记忆中的"毕家完小",解放前毕家四村村民除有着勤劳.忠厚.节俭.尚德的家风外,还重文习 ... 不愧是衡水学校的金牌老师,一天就总结完小... 不愧是衡水学校的金牌老师,一天就总结完小学所有重点的公式,这9张图学生必须都要吃透,原来数学经常不及格的孩子,这一次竟然上了90分. 学好数学对于每道公式的掌握,那肯定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除了 ... 我的二伯父毕厚生与华县毕家一带的地下党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二伯父毕厚生(二) 作者 毕慈芬 解放战争期间,我年纪小,对二伯父做的事情并不太懂,但本能地感到他是在做好事.长大了才知道二伯父秉持正义,数次帮助地下党员 ...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华县人写给儿子的信被刊载在《共进》期刊上! 邮箱:3125136050@qq.com <共进>半月刊编辑杜松寿与他的评论文章 作者 杜明科 <共进>半月刊是由陕西旅京学生杨钟健.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刘含初.杨明轩 ... 一支早熄的蜡烛(二) ——王平凡在华县的最后两年时光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支早熄的蜡烛(二) --华县县委书记王平凡 作者 邵拉雄 蜡烛曾以自己全部光亮无私奉献, 人们常因蜡烛的熄灭而伤感, 对于一支早熄的蜡烛, 谁不深感痛惜和思 ... 1963年我不愿去华县毕家搞行政工作,被寄放到杏小! <流年光影>: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我被寄放到杏小 有人说:七十二行,有两个职业.两个行业最受人尊重.一个是教师,行业是教书育人:另一是医生,行业是治病救人.我的理想职业是教育,但我从事 ... 华县毕家芦笋的兴与衰! 华县毕家芦笋的兴与衰 作者:秦获幸 一,芦笋是何方神圣? 芦笋是舶来品.两千年前生长在地中海地区,十九世纪就是意大利人的盘中佳肴,二十世纪初国内大上海郊区农民栽植芦笋专供城里的洋人和中国土豪食用.其它 ... 一个华县毕家人在梦里的车祸重现于现实中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个华县毕家人遇到的怪事 作者 时三文 1995年6月,经乔堡村乔全龙大哥介绍:省第四建筑公司将华县桥上桥锅炉厂车间1000平米的混凝土地面制作工程转包给我. ... 参加朝鲜战争时所在营打下美军战机的华县毕家人孙守智 邮箱:3125136050@qq.com 缅怀二哥孙守智 作者 孙守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我以这篇文章怀念我的二哥孙守智. 我的二哥乳名麟瑞,出生于华县毕家乡孟村,比我大八岁 ... 二OO三年八月,华县红岭厂参加抗洪救灾珍贵图片! 邮箱:3125136050@qq.com "陕西红岭机械厂",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厂址位于华县城东少华山脚下的柳子镇,隶属陕西省工信厅管辖.八十年代初,由柳子搬迁至华县城. 二 ... 华州区毕家 记事(二) <咸林璧记事> "华州毕家"钩沉之二 作者丨BWX(咸林璧) 华州毕家东毕村,不仅单独修有祠堂而且至解放前夕,有两支尚未脱离五服的族系,一支是"五家" ...